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西药退原因,并提出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发生的退药单206份,根据退药单写明的退原因对分类、统计,并提出管理措施。结果医院门诊西药的退原因可归类为医师原因的有53例、病人自身原因的有43例、药物原因的有49例、药房原因的有35例、医保原因的有26例;有38例退药物是因发生不良反而退,其中发生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他啶、舒血宁注射液、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不良反发生率分别为18.42%(7/38)、10.52%(4/38)、15.78%(6/38)、13.15%(5/38)、10.52%(4/38)。结论为有效降低药物退事件,医师和药师应提高对药品属性的认知,医院应建立动态的沟通机制,医师和药师随时进行沟通,确保药单的准确性,加强对药房管理强度,减少门诊西药的退事件。

  • 标签: 医院门诊 西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处方退的原因以及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200例退处方,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200例次退处方记录中,居首位的112例患者退原因主要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占62.00%;患者拒绝用药有24例,占12.00%;重复用药有31例,占15.50%;药房因素退有15例,占7.50%;处方用药不当,有6例,占3.00%;因患者转住院治疗所占比例最少,只有2例,占1.00%。居首位的退种类主要为抗感染100例,占50.00%,其次分别为抗炎镇痛34例,占17.00%,消化系统20例,占10.00%,呼吸系统11例,占5.50%,心血管14例,占7.00%,以及调脂13例,占6.50%。结论:门诊西药处方退的原因中,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多为抗感染,因此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药学服务,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原因分析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高危药品使用期间通过药品管理模式对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3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8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前组,并2022年9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后组,使用针对性管理后分析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西药中高风险药品使用安全风险,并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对这些药品的认知,从而限度实现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高危药品使用期间通过药品管理模式对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3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8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前组,并2022年9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后组,使用针对性管理后分析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西药中高风险药品使用安全风险,并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对这些药品的认知,从而限度实现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减少纠纷,改善关系,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药房窗口近年来发生的纠纷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找出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对药房窗口进行1年的细节管理实践。结果细节管理包括服务细节、调配细节、沟通细节、沟通细节,是减少或避免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结论纠纷明显得到遏制,细节管理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药患纠纷 药房窗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基层药房。方法分析医疗机构药房现状,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办法。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单位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完成药学服务任务。

  • 标签: 管理 药房 服务 信息化 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病人用药方面的安全性,药品一经发出,便不能随意退换。但在现实工作当中,受药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的影响,患者仅能被动消费,造成退情况时常发生。本文以门诊西药为例,分析了其退的原因,指出了减少退的具体措施,望能为此领域实践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西药房 门诊 退药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用药指导,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用药患者通过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用药指导,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用药患者通过西药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及发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 100例西药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用药指导,西药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 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时间、高峰阶段的发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组更好, P< 0.05。结论:西药用药患者通过西药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药房工作效率、药品使用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评估了新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强化药品合理分类和监管制度显著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和药品使用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门诊药房提供了有益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西药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未曾强化西药前的药学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强化西药后的药物学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设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药品调配错误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医院西药进行强化可有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故值得加以推广实施。

  • 标签: 西药房 管理 药物服务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药品是否分类合理、药品监督是否得当可直接影响西药质量,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次采用统计学调查方式,选取某三甲医院西药为调查研究场所,用于验证西药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价值,检验分类合理性及监督有效性,继而减少药品错误发放事故,营造安全用药局面。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药品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误发的原因并分析应对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西药按处方调配时产生误发的医药处方共计1688张。通过对误发医药处方相关记载资料的采集与整合,分析造成西药误发的原因,并对各因素对西药误发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最终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我院西药误发的原因可归类为西药药师因素、患者自身取药因素、其他医务工作者因素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各方面占比依次为60.63%、10.78%、19.56%、9.03%。结论西药误发原因有很多,加强防范,优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医院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西药房 误发药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患者退原因,为减少退,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记录分析退原因。结果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退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原因的19.53%。结论通过对我院退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费退原因,以尽量减少退情况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西药处方151815张,其中退费退处方共计243例,按不同原因分类分析。结果未取药,做退费处理的处方有231张,占95%,其中用药人群禁忌29张(12%),医师手误开错54张(22%),重复开药26张(11%),费别搞错25张(10%),公费患者违反规定开药63张(26%),家里还有未向医师说明25张(10%),患者不愿接受近期9张(4%);已取药,做退处理的处方有12张,占5%,其中药物不良反应9张(4%),急诊转住院2张(1%),药品质量问题1张(0)。结论采取对策,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降低门诊退费退情况的发生。

  • 标签: 退费退药 处方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