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中药泡脚在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与安全。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药泡脚进行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4%,远高于对照组的73.21%,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泡脚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泡脚 糖尿病足 有效性与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不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还具有较高的安全,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盐酸贝那普利 老年性高血压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避免吸入变应原的方法对变应鼻炎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变应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但不避免吸入变应原,治疗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避免吸入变应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通过药物和避免吸入变应原进行治疗后,变应鼻炎症状消失的患者显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的显效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48例(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为40例(80%);治疗组患者无效2例(4%),对照组无效10例(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χ?=18.654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避免吸入变应原用于治疗变应鼻炎,能够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的疗效,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避免吸入性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心脏病并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分析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此研究时段内所在科室收治的风湿心脏病伴有焦虑情绪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常规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双号则为干预组,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风湿心脏病患焦虑情绪的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具有深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鲁唑治疗难治强迫症的有效和安全。方法69例难治强迫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服用原治疗药物的同时加用利鲁唑,对照组继续服用原治疗药物,观察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检测空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末,Y-BOCS和HAMA评分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高于基线、治疗1月末、治疗3月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鲁唑治疗难治强迫症安全有效。

  • 标签: 利鲁唑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和二次完成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04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52例,一次根管治疗)、对照组(52例,二次根管治疗),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次根管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二次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予连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用药依从。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良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用药依从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消化不良(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48例功能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精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焦虑和/或抑郁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消化不良的发病具有促进的作用;SAS、SDS评分越高,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越重。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精神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退行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退行膝骨关节炎患者140例予以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的WOMA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对退行膝骨关节炎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病症控制的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疗效 膝骨性关节炎 退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的可靠与准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8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结果通过对158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仪器设备落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部位和采血量差异、血样运输和保存、运动后进行采血和服用药物后进行采血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通过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购置先进的血常规检测设备和患者在检查血常规前要时刻注意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血常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为医师进行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可靠性 准确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应用于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护理及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化脓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化脓中耳炎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延伸性护理 化脓性中耳炎 术后护理 预后情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疼痛患者采用碘125粒子主治植入治疗的效果与安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患者46例,通过掷色子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碘125粒子组织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均有所改善,通过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缓解率为86.9%,对照组的缓解率为69.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癌疼痛患者采用碘125粒子主治植入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度,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癌性疼痛 治疗效果 安全性 碘125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霉菌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非侵袭霉菌鼻窦炎患者共计25例,全部患者都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鼻窦镜检查来查看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结果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都进行相应的评分,评分都有降低的趋势,并且为逐次下降的态势,和手术前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后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一次治愈率为92%(23/25),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实施再次的手术之后,患者达到治愈,应用CT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复发的情况。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对非侵袭霉菌鼻窦炎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非侵袭性 霉菌性 鼻窦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心脏病患者采用针对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风湿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心脏病患者采用针对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化疗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方法特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切除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切除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短期复发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化疗方式对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而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 化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化流程改造,达到规范输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门诊输液更简捷,高效,安全可靠。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院信息平台结合,自身开发研制出适合门诊输液室最佳计算机信息操作系统,并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改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输液室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流程改造,减少了护理差错及隐患,提高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信息化 流程改造 门诊输液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人类的各个感受器接收的信息、自身脑思维语信息,在大脑内如何进一步加工、整合各个信息成为相互关联的神经信息,并构成新的神经信息网络。研究中,通过对各感官神经信息、中枢神经信息的相互协调运作,作为研究入手点,发现在大脑中存在重要生理机制环节----神经结点。各神经信息,在神经结点为生理基础,建立起神经网络。神经结点是大脑记忆、大脑运转、运作的基础环节,它是构成大脑精神活动基本的生理基础。

  • 标签: 神经结点 神经网络 神经回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理标本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实践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的658个手术病理标本,将其作为观察组,给予信息化流程管理;同时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658个手术病理标本,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病理标本袋标签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30分钟内处理标本率、标本遗漏率。结果观察组的标本袋标签规范率(100%)、申请单填写正确率(100%)、30分钟内处理标本率(99.85%)均高于对照组(94.22%、82.07%、72.6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标本遗漏率(0)低于对照组(1.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流程管理,可降低标本错误率,提高管理水平,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病理标本 信息化流程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医院的病案管理的方式也因此发生巨大改变。医院病案室开始通过医院信息化平台,利用数字化的病案网络管理系统,促进了病案管理的现代化。本文将主要阐述利用数字化病案归档系统,解决病历更为大的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病案信息服务。

  • 标签: 数字化病案 信息系统 归档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据质量控制运用在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12月期间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400),而2017年1月—12月期间运用数据质量控制为观察组(n=1600),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数据错误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病案统计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运用数据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提高病案统计管理质量。

  • 标签: 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 病案统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