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胸部各种创伤、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后造成的气管狭窄是后天性气管狭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应用机械呼吸疗法,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气管狭窄也日渐增多。气管狭窄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的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组织,恢复气管管腔通气。因为病程是进行性加重,也有骤然发生气管完全梗阻的危险,所以手术宜尽早进行。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 治疗方法 T形管 外科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对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实施穿刺气管造口术。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穿刺气管造口术进行操作。结果65例患者采用改良的穿刺气管造口术进行操作无明显相关并发症。结论改良的穿刺气管造口术更具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改良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8例,其中改良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组(A组)2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组)17例。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分别记录术中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拇指关节疼痛情况,并测量第一腕掌关节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内收外展ROM,测力计测量握力;按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患指功能;根据末次随访时X线片,采用Eaton-Littler分期评估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5.0~7.8周,平均6.2周;B组愈合时间为5.2~8.4周,平均6.5周。A组手术时间15~35 min,平均(21.3±0.3)min;B组30~45 min,平均(38.5±0.2)min。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为(0.85±0.05)分,B组为(0.72±0.04)分。第一腕掌关节屈伸ROM、收展ROM及握力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患指功能:A组优良率为90.4%,B组为88.2%。Eaton-Littler分期评估创伤性关节炎:A组,Ⅰ期3例,Ⅱ期1例;B组,Ⅰ期1例。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改良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耗时更短,但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更大。

  • 标签: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第一掌骨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通道经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减压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的7月都2020年6月的20例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术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61±17)岁,左侧8例,12例;患者的囊肿大小为5.2~11.0cm,平均(6.9±1.9)cm。这20名患者都通过彩超技术还有增强CT技术的检查之后确诊为肾盂旁囊肿,全麻、取截石位,囊肿患侧采用逆行的方式将输尿管插管到患者的肾盂,输尿管中导入美兰生理盐水,之后再改为健侧卧位B超的引导下肾盂旁囊肿穿刺造瘘,肾镜下观察肾囊肿内,可寻找到蓝色肾盂,选定无血管钬激光切开肾盂,可见美兰液流出,通肾盂囊肿壁十字切开1-2CM,导丝引导下将肾造瘘管越过肾盂切口留置并固定或者留置支架管(越过肾盂切口)。结果:此次选取的20例患者肾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手术都顺利的完成,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在45分钟到75分钟,平均的手术时间为(55±13)min;患者手术中及术后,所有的患者状态无异常,并没有出现大出血、严重的感染、尿瘘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在20名患者手术之后的第二天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患者的肾周并没有明显的积液和积血等情况,患者好转之后拔出引流管出院。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病检,确定所有患者均未肾盂旁囊肿。对这20名患者进行3~9个月的随访,后期这20名患者的CT和复查泌尿彩超等,患者都没有复发。结论:通过对肾盂旁囊肿患者实行微通道经肾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减压术进行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因此,可以将该方法进行推广。

  • 标签: 肾盂旁囊肿 标准通道 经皮肾 钬激光
  • 简介:总结65例老年危重患者行经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环境、用物和患者准备;术中安置患者适宜体位,密切配合医生实施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中发生不明原因渗血1例、血压下降5例、脉搏氧饱和度下降2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术后发生痰中带血3例,均予对症处理。

  • 标签: 危重患者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最终研究对象。从开始到有创气管切开术,60例患者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容量为30人。对照组采用晚期微创气管切开术,研究组采用早期微创气管切开术。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维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保留时间,以上四个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肺部细菌感染(56.67%)和肺部真菌感染(6.67%)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微创气管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这可以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保留时间和强度,降低不同副作用的发生率,提升GCS评分和改善疾病预后。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经皮微创 气管切开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ICU中进行治疗的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中选取7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扩张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以及手术完成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以上两项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术 ICU 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状态下气管压力(TTP)对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患者说话瓣膜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佩戴说话瓣膜的50例气切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时长是否≥30 min将其分为耐受组和非耐受组。检测2组患者平静呼吸、用力呼气及发音时TTP,并探讨不同状态下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相关因素,并采用超声评估患者佩戴说话瓣膜前、后呼吸肌收缩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对说话瓣膜应用的满意度。结果发音时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具有预测价值(Cut off值为11 cmH2O,敏感度为83.78%,特异性为61.54%)。对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正性影响因素包括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和身体功能评分,负性影响因素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佩戴说话瓣膜后2组患者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收缩幅度均较佩戴说话瓣膜前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对应用说话瓣膜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11±1.71)分和(5.00±1.63)分)]均较高。结论发音时TTP可帮助预测重症气切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同时APACHE-Ⅱ评分、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及身体功能评分也可影响气切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

  • 标签: 经气管压力 重症 气管切开 说话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护理内容及要点。方法 :通过对本科室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 3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分析,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提出的一系列护理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实施护理措施,并对此评价。结果: 30例患者痊愈。结论:气管切开护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经瘘管栓塞治疗胆管支气管瘘一例,通过外引流通道使用组织胶水及3枚6 mm ×14 cm 弹簧圈栓塞瘘管。术后患者发热、咳胆汁样痰等症状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CT弹簧圈位置良好,半年随访期间未再发咳胆汁样痰,未发生栓塞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胆管支气管瘘 瘘管栓塞 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临床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肺部感染15例。结论气管切开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抢救危重病人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息息相关,因此,临床护士应掌握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点。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通过几年来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措施,对及时发现问题、减少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强调加强气管切开病人的管理;适宜的病房环境;严格的人工气道护理;细致的并发症观察是确保气管切开,改善通气,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