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题简析】一、仔细审视,巧填题目在审题时,先要认真解读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把题目填充完整。

  • 标签: 2010年 中考试题 解读 欣赏 黄冈 湖北
  • 简介:原题(2005年广州市)如图1,某学校校园内有一块形状为直角梯形的空地ABCD,其中AB∥CD,∠B=90°,AB=100m,BC=80m,CD=40m,现计划在上面建设一个面积为S的矩形综合楼PMBN,其中点P在线段AD上,且PM的长至少为36m。

  • 标签: 中考 试题解析 演变 直角梯形 广州市 原题
  • 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问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为体现《课标》新理念,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猜想和归纳能力的培养,近几年中考涌现出许多新颖并能考查学生归纳猜想能力的试题.学生解此题型,时常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经点拨后又豁然开朗,所以对这种题目既喜又怕.笔者认为解此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是:

  • 标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考试题 数学思想 感悟 初中数学教学 猜想能力
  • 简介:中考中逐渐加大对创新能力考查的力度,对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里探讨一下怎样改进命题,发挥中考命题对创新教育的导向作用。

  • 标签: 中考 创新教育 试题 教育观念 教学质量
  • 简介:通过对2011年江苏省泰州市一道中考的深入探究,拓展、变式出一系列问题串.中考压轴题的命制,其本质就是通过一些基本、核心、典型题的不断探究、整合、完善综合而成的;通过解一题,能达到明一理、通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当然.我们在探究过程中,要合情探究,因人、困题探究,而不能因为过程复杂而漠视.这对于教师今后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考题引领 教学探究 构建模型 因材施教
  • 简介:一、原题呈现(2017年武汉市中考第15题)如图1,在△ABC中,AB=AC=23~(1/2),∠BAC=120°,点D、E都在边BC上,∠DAE=60°.若BD=2CE,则DE的长为____.二、解法分析这是一道几何填空题,解决几何题的关键是寻找解题思路,我们根据AB=AC=2槡3,∠BAC=120°,可以求出边BC的长度是6,而又知BD=2CE,要求DE的长,所以想到把线段DE、BD、CE集中起来,显然可以通过旋转和轴对称把这三条线段集中.

  • 标签: 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 填空题 数量关系 证明方法 证法
  • 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因此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空间观念的概念及6种活动的基础上,以近3年来的中考为例,进一步分析中考题目中关于空间观念6种活动的考查方法、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 标签: 空间观念 6种活动 建议
  • 简介: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以往的中考形式分析,很多学生之所以得不到高分,其原因在于学生在阅读题目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分析出题意,促使解题失误,造成丢分情况。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从中考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 标签: 中考试题 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以后都要进行中考,这个考试不但是他们9年学习结果的一个检测,更是他们接受新的高一级教育的起点。所以,只有一套质量保证的中考,才能更好的,全方位的检测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才能更公正公平的对他们进行评判。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更多的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中考看齐,多命制一些仿真题来对学生进行操练。下面就以完形填空为列,来谈谈应该怎样去对这一题型进行命制。首先,要控制难度系数。其次,选取的内容一般是有一定道理的或有启发性的,受教育的,较为真实的记叙文或说明文。再次,在挖空上也很有讲究。最后,最难的也就是设置选项了,完成这一步时我们一定要反复阅读,认真推敲。

  • 标签: 中考试题,完形填空,试题命制,难度系数,选材,挖空,设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