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分析,探讨其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分为普通型135例,重型42例和危重型23例,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其入院1、3、7天的IL-6进行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CRP进行检测,记录三组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和CRP水平情况。结果三种类型患儿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在入院1、3、7天不同时间对比皆有明显差异,其中,入院3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有所下降,入院7天血清IL-6和CRP水平比入院1天、3天皆有所下降,三种类型在不同时间两两相比P值<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中,对其血清IL-6和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清IL-6 CRP水平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期间长期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选取同期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尿生化、残余肾功能、透析的充分性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透析龄显著短于对照组,透析时的血清肌酐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eGFR水平和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透析时间越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操作由患者自己操作的生存质量最高,保姆操作的生存质量最低;患者的并发症越多,尿蛋白浓度越高,生存质量越低。结论长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操作者、透析时的并发症情况和尿蛋白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色素密度及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选取2型NDR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九分区对比及黄斑色素密度分析。结果1.正常人和NDR患者的黄斑厚度对比A1~A9区域,NDR组厚度明显厚于正常对照组(P<0.05);2.黄斑色素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NDR患者的黄斑区各区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色素密度明显降低。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斑色素密度 视网膜厚度 MonPack3视觉监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检测69例急性胰腺炎(观察组)和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IL-6、IL-8水平,再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将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比较两组血清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病情越重表达水平越高。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IL-6 IL-8 诊断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瓣膜性房颤效果。方法选取65例瓣膜性房颤患者,均是本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而实验组基于此添加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华法林和常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抗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抗凝功能差不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抗凝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参考组更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9.09%和31.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瓣膜性房颤患者实行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存在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抗凝功能,减小患者脑栓塞以及脑卒中等概率,还能够减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瓣膜性房颤治疗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阿司匹林 非瓣膜性房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患者与脂肪肝患者血常规数据的差异性。方法选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1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目标,选同期我院收治的20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比较组观察目标,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测定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比较组,血小板测定指标数值低于比较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与脂肪肝患者在血常规指标检验数值存在明显差异,由此证实血常规对检验患者脂肪肝情况有明显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非脂肪肝 血常规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采用米司酮二联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9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是否采用米司酮二联保守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43例,占48.31%,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6例,占51.69%,采用米司酮二联保守治疗;以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二次用药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均大于对照组,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二次用药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司酮二联保守治疗可作为宫外孕的理想治疗方案之一,较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可协同提高疗效、促进病情转归和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不额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 标签: 宫外孕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采取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明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她们的资料,将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超声诊断符合63例、误诊7例,符合率为90.00%,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流信号表现来看,25例为Ⅰ级、29例为Ⅱ级、16例为Ⅲ级。结论哺乳期乳腺炎利用乳腺超声诊断可取得不错的诊断效果,检查速度快,创伤小,可重复检查,加上有不错的影像学与血流信号资料,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超声 诊断 血流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米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于2016年06月份-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40例则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宫内妊娠率高达65.00%,相较于参照组的45.00%,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对比发现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米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宫内妊娠,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中医药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文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病因病机、辩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特点展开探究。方法选出2016年7月-2017年12月因患老年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而进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78例病人(年龄≥60岁)列入试验组;选择同期就诊的60岁以下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列入对比组;回顾分析并对照两组病人出血原因、胃镜检查及急诊疗效等情况。结果和老年病人相比,老年病人因胃癌、胃溃疡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活动性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急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低(均P<0.05)。结论接诊老年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时,急诊医务人员要先查明出血病因,并按病人实际情况施予救治处理,以提升总体疗效。

  • 标签: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病人 急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心绞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30例患者资料。方法对收治的3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心源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患者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片检查等。结果30例患者中15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6例为胆石症,5例为胆囊炎,2例为更年期综合征,1例为胃溃疡,1例为胃癌。结论心源性心绞痛临床经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医生应该采取综合的诊断方法加以诊断,降低误诊率,使得患者可以及时的接受相应的治疗。

  • 标签: 非心源性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5例骨化性纤维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15例患者均经过X线平片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骨化性纤维瘤。结果所有患者症状轻,下肢长骨干骺端或骨干好发,本文中股骨8例,胫骨6例,肋骨1例。11例皮质型,表现为皮质内或紧贴皮质下的单层或多层透亮区,病变向骨内发展进入髓腔,周围有致密硬化带环绕,以髓腔侧明显。4例髓质型,病灶在骨内中央发展,显示为单房或多房透亮区,边缘有硬化,骨皮质菲薄,轻微向周围膨隆。结论诊断骨化性纤维瘤X线为最基本的方法,确诊需要典型的X线平片表现,加之典型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2015-06月至2017-04月我院接收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研究组应用调强放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结果对照组出现1+2级毒性反应几率为49.6%,3级毒性反应为6.3%,而研究组1+2级毒性反应15.2%,未出现3级毒性反应。且研究组患者1年存活率、3年存活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5.9%、38.6%、85.9%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放疗后的指标为60.4%、27.8%、47.8%,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小细胞肺癌选择应用调强放疗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了存活率和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4)应用常规化疗,研究组(N=56)应用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同步放化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行奥曲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74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将接受奥曲肽药剂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药物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常规组。详细记录信息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药物组的治疗有效率34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23例(62.16%),药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例(5.41%),常规组为5例(13.5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奥曲肽药剂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奥曲肽 肠梗阻患者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出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能够很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问题发生,是一种临床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手段4。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的5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子宫肌瘤病患,所有患者均应用米司酮治疗,按照米司酮用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用药后获得了和大剂量组相比稍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但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获得大剂量用药无差异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缩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米非司酮 小剂量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