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长白山新记录种款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款冬提取物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活性,高效液相标定分析3-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长白款冬花中3,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达8.55%,高于其他省份(0.51%),这些数据表明长白款冬花是天然的抗氧化植物资源,具有应用于食品药品产业的潜力。

  • 标签: 抗氧化活性 长白山 款冬 3 5-二咖啡酰奎尼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氯酚与庆大霉素联用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11株粪肠球菌临床菌株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患者,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硫氯酚及庆大霉素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硫氯酚与庆大霉素的联用效果;最后,选取亚抑菌浓度的硫氯酚及与庆大霉素分别单独及联合处理48 h后观察其持续抗菌效果。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中两两比较采用Tukey或Dunnett检验。结果硫氯酚对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4 mg/L和4~8 mg/L。硫氯酚与庆大霉素联用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其协同抑菌指数为0.313~0.375。硫氯酚与庆大霉素联用48 h能持续抑制粪肠球菌的增殖(P<0.01)。硫氯酚能协同庆大霉素抑制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分散24 h已形成的生物膜(P<0.05)。结论硫氯酚与庆大霉素联用对粪肠球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可持续48 h以上。

  • 标签: 硫氯酚 庆大霉素 肠球菌, 粪 协同作用 药敏试验
  • 简介: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的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的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的其他组分(P〈0.01);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质和菌核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体外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的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摘要:采用芸豆作为基础材料,改良芸豆种皮中的多酚提取技术,同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基于单因素实验,我们使用反应面法来选择最优的生产流程,同时,我们也通过分光光度法来评估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氧化能力。 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芸豆种皮多酚 提取工艺优化 提取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纳托克(Venetoclax)在HepG2、Hep3B 2个肝癌细胞株的抗癌活性。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0、3、10、30 μmol/L)处理肝癌细胞,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0,3, 10和30 μmol/L Venetoclax作用细胞48 h,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0,5 μmol/L Venetoclax,作用24 h,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netoclax诱导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Venetoclax对HepG2、Hep3B细胞株均有较强活性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处理肝癌细胞48、72 h,Venetoclax在HepG2细胞株中取得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46.5 μmol/L和14.2 μmol/L;在Hep3B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4.6 μmol/L和11.2 μmol/L。处理24 h,30.0 μmol/L的Venetoclax在HepG2和Hep3B细胞株中诱导57%[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4.00±1.00)%、(56.67±8.51)%,t=-10.650,P<0.01]和54% [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5.67±1.53)%、(54.33±9.87)%,t=-8.440,P<0.01]的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能诱导肝癌细胞的Caspase-3活化,PARP裂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用0、3、10和30 μmol/L的Venetoclax处理48 h,在HepG2细胞株中可诱导3%(3.26±1.71)%,12%[(12.36±1.99)%,(t=-12.36,P<0.05)],32%[(32.38±4.57)%,(t=-10.350,P<0.01)]和67%[(66.71±6.29)%,(t=-16.86,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Hep3B细胞株诱导2%(1.91±0.68)%,16%[(15.72±3.40)%,(t=-6.890,P<0.05)],42%[(42.39±6.86)%,(t=-10.180,P<0.01)]和73%[(73.32±2.69)%,t=-44.490,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Venetoclax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从56%(56.71±6.29)%降低至11%(10.70±1.43)%,(t=12.350,P<0.01)和68%(68.05±10.16)%至12%(12.7±6.12)%,(t=8.0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etoclax能够通过诱导Caspase的活化,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对肝癌细胞进行杀伤。

  • 标签: 癌,肝细胞 维纳托克 凋亡
  • 简介:【 摘要 】 从甘草中的提取得到的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查尔酮 A 、甘草查尔酮 E 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最近几年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方向。

  • 标签: 甘草 黄酮类 抗肿瘤活性 研究
  • 简介:本文测定了湖北利川长型山药的营养成分,并同时对鲜样、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三个处理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山药营养成分的影响.从湖北利川山药中分离出粘液质,经组分测定为甘露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经铜试剂沉淀,从粘液质中分离出水不溶性多糖A;改用蛋白酶-SEVAG法去蛋白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水溶性多糖B.该粘液质溶于水,组分含量为总糖21.4%,氮9.32%,蛋白质58.25%.本文还研究了水溶性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对ES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山药 粘液质 抗肿瘤活性 中药才 营养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从8种微藻中制备水溶和脂溶性的提取物,用来筛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抗菌活性是用抑菌圈法(细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真菌用黑曲霉和产黄青霉为指示菌)。实验选用的所有的微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一种或多种菌活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微藻提取物中的57.14%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藻提取物对HeLa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大多数的提取物有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尤其是球等鞭金藻3011和H29显示有强的抗HeLa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微藻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用来筛选抗菌和抗肿瘤的新药源。

  • 标签: 微藻 筛选 抗菌 抗肿瘤
  • 简介: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5~6,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1~12,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7~8

  • 标签: 产美味 广西产 抗肿瘤活性部位
  • 简介:龙葵中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具有诸多药理作用的为生物碱类、多糖类及皂苷类等,论文对龙葵中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龙葵的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 标签: 龙葵 活性成分 抗肿瘤作用 生物碱 多糖蛋白
  • 简介:本文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的衍生物(1–6)。在对它们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中,发现化合物5对人肝癌和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而化合物6在结构上与化合物5非常相似,对人结肠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 标签: 吲哚 4H-β-咔啉 抗肿瘤
  • 简介:目的:采用新型聚阳离子载体压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of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pTRAIL),解决基因药物难以入胞、容易降解的问题,并考察其体外肝癌活性。方法:用纳米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及电位,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硬脂酰多肽(SHR)及硬脂酰多肽聚合物(SHRss)压缩pTRAIL的能力;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对SHR/pTRAIL和SHRss/pTRAIL的摄取能力;用CCK-8法检测载体的细胞毒作用及纳米复合物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SHR和SHRs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压缩pTRAIL,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SHR/pTRAIL和SHRss/pTRAIL。N/P=10时,两种纳米复合物的粒径最小,分别为(306.22±31.64)和(184.41±25.16)nm。交联后的SHRss能够显著增强SHR压缩pTRAIL的能力,增加肝癌细胞的摄取,提高pTRAIL的药效。SHR/pTRAIL和SHRss/pTRAIL分别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8±9.46)%和(65.39±5.43)%。结论:低毒、高效的SHRss/pTRAI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运复合物用于治疗肝癌。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 聚阳离子 肝癌 载体
  • 简介:目的测定比阿培南等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活性。方法收集2008—2009年5所教学医院分离的临床非重复菌株42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上述分离菌的体外活性,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结果3种抗生素对所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93%,其中对非产ESBLs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均为100%。比阿培南对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除MIC50与几何均数介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之间,其他指标均与亚胺培南相同。铜绿假单胞菌对比阿培南耐药率仅为12.8%,低于亚胺培南(31.9%)和美罗培南(17%),但中介率较高(19.1%)。对鲍曼不动杆菌,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的体外活性相似。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种抗生素的MIC90均≥256mg/L,几何均数范围为5~14mg/L。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对3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100%,但比阿培南的MIC50、MIC90和几何均数均介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之间:小于美罗培南而大于亚胺培南。结论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体外活性相仿,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

  • 标签: 比阿培南 碳青霉烯类 抗菌活性
  • 简介:<正>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抑制DNAGyrase的独特作用机制,与其它类抗生素几乎无交叉耐药性,既可口服也可注射,毒副作用小,自然耐药频率低,而且抗菌谱广,近年来成为抗感染化疗药物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双氟哌酸(Difcoxacin,A—56619,简称DFL)就是一种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它是1984年

  • 标签: 药代动力学 体外抗菌活性 双氟哌酸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研究阶段 抗生素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阿莫西林/舒巴坦(amoxicllin/sulbactam)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钠、头胞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方法:对121株临床分离菌株,经VITEK重新鉴定后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对G+球菌的6敏感率为90.91%,明显高于阿莫西林和头胞噻肟,而对G-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嗜血杆菌属的敏感率分别为83.3%和100%,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胞噻肟相近,明显高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对大多数临床常见菌显示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产酶菌的抗菌活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是一对产酶菌有效的复合制剂.

  • 标签: 阿莫西林/舒巴坦 MIC 敏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黏菌素与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分别联用时对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共同耐药阴沟肠杆菌复合群的体外活性。方法收集2011—2018年间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复合群菌株,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共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共同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复合群菌株19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对19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微量棋盘稀释法评估黏菌素分别与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对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共同耐药阴沟肠杆菌复合群菌株的体外活性。结果19株菌株对一、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26.3%和31.6%;黏菌素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对阴沟肠杆菌复合群的联合用药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美罗培南/黏菌素与亚胺培南/黏菌素组合各对1株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碳青霉烯类与黏菌素的联合使用对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共同耐药阴沟肠杆菌复合群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可作为此类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潜在治疗策略。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黏菌素 阴沟肠杆菌复合群 联合治疗
  • 简介:一、材料与方法1.抗菌材料及菌株:纳米晶体银离子敷料(商品名:爱银康、Acticoat)为英国施乐辉有限公司产品,批号66000791。实验用菌株由我院检验科提供,为分离自烧伤病房的多重耐药病原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PAE)、大肠杆菌(ECO)、肺炎克雷伯菌(KPN)各1株。

  • 标签: 纳米晶体 多重耐药 体外抗菌活性 银离子 病原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标签: 猕猴桃籽油 微乳液 抗氧化活性 过氧化值
  • 作者: 王爽1 王慧宾1 邓朝阳1 方金山2 方婷2 江国志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12
  • 出处:《健康养生》2023年7期
  • 机构:(1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2 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抚州)
  • 简介:摘要: 虎奶菇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食用菌种,其活性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超滤技术分别对水提取和碱提取得到的虎奶菇多糖进行了除杂和分子量分级,得到纯化的虎奶菇多糖产品。对水溶和碱溶两种多糖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氧化活性评价,发现碱提虎奶菇多糖的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好于水提多糖,两种多糖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能力相当,且虎奶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 标签: 虎奶菇多糖 超滤纯化 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