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金相观察、电化学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和静态腐蚀失重试验,发现当热源间距为2mm时,接头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优于3mm和4mm时的接头。同时,该条件下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其它热源间距的接头。但热源间距对接头的均匀腐蚀速率影响很小。经过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的焊接接头耐电化学腐蚀性优于焊态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后者。另外,此热处理方法有助于减缓接头区均匀腐蚀速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热源间距为2mm时的接头中,柱状晶在生长过程中,树枝晶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分枝较少,结晶后显微疏松等晶间杂质少,组织比较致密。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消除了焊缝的氢气孔,减少了侵蚀性阴离子对基体的吸附作用;同时,大量Mg、Si原子重新溶入铝合金基体,晶界杂质原子较焊态减少。

  • 标签: 6009铝合金 激光电弧复合焊 腐蚀性能
  • 简介:0引言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基体复合材料在航空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类材料韧性好,耐热性优良(可耐150℃的高温),易加工,可作为纤维的预浸料,也可用于热压罐成型。一般地,这类复合材料在热压罐成型时都是使用高温固化(HTC)(如,〉180℃)来达到优异的性能。

  • 标签: 复合材料 树脂改性 环氧树脂体系 低温固化 碳纤维增强 航天
  • 简介:分析了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阐述了关于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电阻-温度效应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导电填料的种类、含量以及高分子基体的结构等因素对电阻-温度效应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填料和基体进行改性和表面处理能有效提高温度效应的强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还概述了相关电阻温度效应的计算模型.

  • 标签: 导电复合材料 电阻温度效应 导电机理 PTC强度 稳定性
  • 简介:利用自组装法在空气水界面制备了SiO2薄膜粒子,将所制薄膜粒子先后用AgNO3溶液与Na2S2O3溶液浸泡,并充分曝光,形成了一种形状如“西瓜”的SiO2-Ag纳米复合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其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纳米Ag“瓜子”均匀地分散于SiO2“瓜瓤”颗粒中,形成的复合颗粒呈球形,粒径均匀。

  • 标签: 二氧化硅银 自组装 纳米复合粒子
  • 简介: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CNTs/ZM5镁合金复合材料。测试了铸态条件下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并对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NTs/ZM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在拉伸速度为lmm/min以及温度为150℃时其抗拉强度可达149.92MPa,但是,碳纳米管加入量过多会导致偏聚,从而使高温性能下降。

  • 标签: ZM5镁合金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高温性能
  • 简介:简要介绍了超声辐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综述了合成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方法,包括化学沉积法、声解法、还原法、分散法、电镀法和水解法,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及应用展望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超声辐射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采用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W-20wt%Cu超细复合粉末,并对由该复合粉末所制得的压坯进行了高温烧结,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末的特性和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表征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制备的W-20wt%Cu超细复合粉末颗粒细小,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喷雾干燥后的氧化物复合粉末在还原后产生了新的合金相(Cu0.4W0.6),还原后的复合粉末由Cu0.4W0.6相和Cu相组成,而且两相的晶粒度达到纳米级,其中Cu0.4W0.6相的晶粒约为33nm,Cu相的晶粒约为63nm;复合粉末具有很高的烧结特性,经高温烧结后合金致密度达到98%以上,而且金相组织分布均匀。

  • 标签: 喷雾干燥 钨铜 超细复合粉末 Cu0.4W0.6
  • 简介:针对现有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材料高温软化、低温断裂的缺点,以沥青材料的高温软化点和低温延度为指标研发了适用于防治裂缝反射的有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试验(FTIR)和差示扫描热(DSC)试验探究了有机添加剂对沥青官能团的影响和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工作环境下温度变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深入分析了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抗拉和抗变形能力。结果表明,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够满足在高温施工不软化流淌、低温环境受拉不断裂的要求;两种高分子材料加入到沥青中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材料延展性和降低温度敏感性的基团;同时,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辅助以玻纤布后具有了与强力材料相同的弹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屈服阶段和缩颈阶段,其抗拉与抗变形性能可以在刚柔复合式路面中发挥良好的裂缝反射预防功效。

  • 标签: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裂缝反射 结构表征
  • 简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SnO2交替薄膜,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后处理温度低、对衬底要求比较宽、易于定量掺杂等特点,通过X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测量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电阻变小,导电性变好?

  • 标签: 溶胶-凝胶 二氧化锡-氧化锌 透明导电膜 电流-电压关系
  • 简介:综合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损伤设计和合格审定中的两个关键参数(损伤尺寸参数和冲击能量截止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阻抗较低时,可按损伤尺寸(采用冲击凹陷深度表征)确定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当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阻抗较高时,可按冲击能量截止值确定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为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合格审定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飞机结构 复合材料 损伤容限 设计参数
  • 简介:在甲烷气氛中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铝粉。使用XRD、TEM、HRTEM对碳包覆纳米铝粉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胶囊粒径范围为8~40nm。平均粒径28nm,纳米铝粒子表面包覆了3-4层石墨碳。对碳包覆纳米铝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含能材料 纳米铝粉 碳包覆
  • 简介:综述了原位聚合有机一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聚合物与纳米SiO2的复合,聚合物与层状硅酸盐纳米材料的复合,聚合物与纳米TiO2复合以及聚合物与其它纳米粒子的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详细介绍了其发展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制备方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 纳米SIO2
  • 简介:结合XRD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从钢渣对胶凝材料活性影响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比表面积钢渣复合胶凝材料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推广绿色混凝土以及加快工业废弃物钢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采用比表面积为450m2/kg的钢渣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在钢渣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0%时,制备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接近普通混凝土强度;在钢渣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水泥和矿渣可以协同激发钢渣的活性,促使水化过程中硅氧四面体结构的变化,提高胶凝体系的活性。

  • 标签: 钢渣 活性指数 气相色谱 混凝土
  • 简介:建立了复合铁电薄膜的理论模型,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铁电组分垂直于极化方向进行复合,引入局域分布函数描述不同组分间过渡层的性质,采用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I)唯象理论展开研究。通过改变复合铁电薄膜的组分数量(2种和3种),主要研究了复合铁电薄膜的极化、相变及热释电性质,并与均匀铁电薄膜的相关性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组分数量的变化对铁电薄膜的相变和热释电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2组分复合而成的铁电薄膜与均匀铁电薄膜一样都只出现1个热释电峰,而3组分复合而成的铁电薄膜随着温度的变化出现了2个热释电峰。2组分薄膜的热释电峰和3组分薄膜中的1个热释电峰峰值较均匀铁电薄膜的热释电峰的峰值有所升高。

  • 标签: 铁电薄膜 自发极化 相变温度 热释电系数
  • 简介:评述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和金属基熔覆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金属基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及性能,指出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介绍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涂层
  • 简介:在传统的纳米压痕实验中,常采用已知折减弹性模量的标准试样经过多组压痕实验的方法求得面积函数A.然而,这种常用的方式所求得的面积函数,在压痕接触深度非常小的情形下会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针对玻氏压头,采用纳米压痕实验修正其在小压深范围内的面积函数,然后通过修正后的面积函数,使其在小压深范围内测量的材料硬度值接近于真实值.

  • 标签: 纳米压痕 玻氏压头 面积函数 硬度 小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