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36例腹腔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体会。结果136例患者术中基本保持适宜压,提升护理效果及病人的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腔阑尾切除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小儿阑尾炎20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开阑尾切除术)、研究组(腹腔阑尾切除术),评定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手术长时间多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阑尾炎患儿行腹腔阑尾切除术作用突出,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借鉴。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技术在腹腔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全子宫切除术的73例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下子宫血管缝扎术,对照组采用腹腔下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开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中开及其他损伤,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肠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下子宫血管缝扎术能显著减少电凝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及周围脏器的热损伤,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腹腔全子宫切除术是指全部子宫切除的过程均在腹腔进行。腹腔全子宫切除术即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短,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有术中急性损伤,术后迟发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的损伤等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 方法 优点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给予手术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8年05月收治的28例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护理方案的研究;参照组(14例)创建基础护理方案展开;研究组(14例)创建基础护理+手术护理方案展开;最终就两组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参照组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对比,研究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同参照组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86%)对比,研究组(7.14%)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护理人员合理创建手术护理方案对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将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将术后并发症减少,对于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手术水平以及护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室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下子宫切除术与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均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全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率、住院时间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全子宫切除术与经全子宫切除术属于临床子宫良性病变常见治疗术式,腹腔下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要优于开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微创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良性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开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恢复情况、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结论腹腔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胆囊切除术(LC)和开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OC,观察组50例,行LC,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3±0.08)h,平均住院时间为(7.76±1.10)h,术后疼痛为(4.87±0.55)分,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0.1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0±0.86)h,术后疼痛为(4.07±0.59)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胆囊切除术的好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阑尾切除术手术经验,方法回想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腹腔阑尾切除术145例归纳分析腹腔阑尾切除术的方法。结果住院3~6天,手术后跟访2~18月,中转开5例,脐部切口感染1例,无术后出血、盆腔感染、门静脉炎、肠梗阻。阑尾残株、漏粪及别的并发症;结论典型腹腔阑尾手术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住院周期短,保证微创的同时愈后好。

  • 标签: 阑尾手术切除 腹腔镜 微创 手术心得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腹腔技术开始应用于泌尿外科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腹腔内隐睾的诊断。20世纪80年代,随着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成功,腹腔技术又开始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泌尿外科大部分切除和重建手术均可用腹腔完成。1992年首次报道腹腔膀胱切除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公认的较为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但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难度高,因此,对于“腹腔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是否较开放手术(ORC)更有优势”这一问题,专家们也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为此,在2009年第四届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学术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标签: 全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根治性切除术 开放手术 泌尿外科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解剖性全膀胱切除与开放手术的早期 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9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组和开放组,每组各 45例。腹腔组采用腹腔解剖性全膀胱切除术,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组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平均血红蛋白及手术时间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8.9%)显著低于开放组 (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膀胱癌患者可采用腹腔解剖性全膀胱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 症 发生率,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浸润性膀胱癌 解剖性全膀胱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用腹腔切除术与开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均为我院肝胆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腹腔切除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40)与采用开切除术方案治疗(对照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除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外,血管阻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经口摄食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肝功能指标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用腹腔切除方案治疗,相较开切除,可显著提高手术质量,加快康复进程,且具较高安全性及防范复发价值。

  • 标签: 肝癌合并肝硬化 腹腔镜下肝切除 开腹肝切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手术护士配合腹腔肝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配合经验的总结来提高护理人员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能力。方法手术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到病房探视患者,准备手术设备及器械,术中巡回护士查对病人,建立通路,摆放患者体位和仪器,清单所以物品;洗手护士准备器械,建立气腹,安置装置孔,标本装入取物袋,配合医生粘好敷料贴;结论腹腔肝肿瘤切除手术难度大、手术方式新,通过手术护士对物品充分准备和娴熟手术配合,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肝肿瘤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