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的病因及宫腹腔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腹腔联合修复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结果7例患者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淋漓不净;3例月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1例继发不孕。术后随访3~16月。9例症状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7.3±2.2)天,有效率81.8%(9/11)。结论宫腹腔联合修复子宫瘢痕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胆囊切除术与开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分为组和开组,每组各3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开组与组相比,手术进行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开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胆囊切除术疗效相近,但是腹腔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康复速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和开切除术两种方法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肝切除术并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123例,其中45例实施腹腔切除术,78例实施开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明显小于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切除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肝切除术。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的病例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120例腹腔胆囊切除术中转开病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全麻麻醉后,“四孔法”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手术的原因及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转开手术原因为胆囊床出血37例,胆囊三角粘连49例,胆囊动脉出血17例,胆囊管残端处理不佳6例,胆囊周围粘连致分离困难7例,肝面破裂4例。所有患者经中转开手术后,均为一次性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胆囊切除术中转开手术主要原因胆囊周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胆囊床及胆囊动脉出血等。术前准备评估,术中对胆囊床及胆囊三角进行合理处理,是有效预防腹腔胆囊切除术中转开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案。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下子宫切除术与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均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全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率、住院时间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全子宫切除术与经全子宫切除术属于临床子宫良性病变常见治疗术式,腹腔下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要优于开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微创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良性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护理工作的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6月进行腹腔胆囊切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没有并发症,治愈率100%,住院时间6-8d,平均7.0±0.8d;对照组出现了9例并发症,治愈率为77.5%,住院时间8~16d,平均(10.0±1.5)d。结论患者进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后,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胆囊切除 腹腔镜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工作中为胆囊切除患者提供有力依据,使其选择更适合的手术方式。方法临床观察法。结果对比4项指标三项有差别。结论腹腔胆囊切除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进餐时间早的优点。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开腹胆囊切除 患者 关心问题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阑尾切除术与开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5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180例,行开阑尾切除术(openappendectomy,OA)170例。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OA组,LA组的手术费用高于OA组,但是L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A组,LA组术后使用止痛药、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OA组。结论腹腔阑尾切除术(LA)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微创、疼痛感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手术临床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行阑尾手术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15例进手术,15例腹腔手术),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进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六小时后下床活动,24小时内肝门排气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住院费用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L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OA组(60.0%)(P<0.05);L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低于OA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A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例数、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例数与术后24小时内肛门排气例数与O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LA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OA组(P<0.05)。结论腹腔手术在临床上行阑尾切除,特别是阑尾穿孔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中暴露小,视野清楚,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可以对腹腔全面探查,对腹腔鉴别诊断具有主要意义,目前,腹腔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腹腔阑尾切除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开手术,现已成为一种技术成熟,治疗效果明确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手术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4年3月之间3例全膀胱切除加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护理。结果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密切观察、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中药注胃、保留灌肠、针灸、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痊愈3例。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疗效满意。

  • 标签: 腹部术后 炎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配合。方法对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2例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回访的针对性护理。结果提高了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效率和质量。结论手术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手术室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行LA治疗184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138例,阑尾穿孔腹膜炎18例,慢性阑尾炎10例。结果3例中转开。181例成功完成LA,手术时间22~65min,平均32.5min;术中出血量2~10ml。术后切口感染3例,阑尾周围炎、粘连性肠梗阻各1例,保守治愈;盆腔脓肿1例,腹腔脓肿引流治愈。结论熟练掌握腹腔技术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腹腔全子宫切除,92例经全子宫切除。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腹腔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但腹腔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腹腔全子宫切除与经全子宫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经腹全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腹腔辅助阴式与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子宫切除手术,其中LAVH(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组46例,TAH(经子宫切除手术)组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阴道残端感染率、血栓静脉炎发生率、胃功能紊乱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LAVH组平均手术时间(122.5±21.7)min明显高于TAH组(95.2±12.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AVH组术中出血量(145.2±13.6)ml明显少于TAH组(153.6±15.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术后血栓静脉炎发生率11.90%、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30.95%明显高于LA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微创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子宫切除手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与开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要做部分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74人,再将这74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开肝脏部分切除术进行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近年兴起的腹腔切除术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伤口愈合程度,术后的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腹腔肝脏部分切除术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对术后伤口愈合也较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腹腔肝脏部分切除术相对更有效,更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肝部分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0年7月到2014年3月腹腔胆囊切除的421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21例中,1例脐部切口出现感染,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后积极观察,及时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优质护理。

  • 标签: 胆囊切除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腹腔探查的价值。方法研究近3年来本院进行的521例腹腔胆囊切除术病例,在术中均进行详细的腹腔探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胆囊本身病变外,探查出腹腔内其他病患79例,探查阳性率为15.1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68%(22/206);女性患者探查阳性率为18.10%(57/315)。男女探查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324,P〈0.05)。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组,39岁以下探查阳性率为7.14%(7/98),40~5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16.23%(37/228),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17.95%(35/195),39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与其他两组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6和6.202,P〈0.05)。结论腹腔胆囊切除术中仔细的探查十分必要。且女性患者探查阳性率大于男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探查阳性率大于39岁以下患者。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探查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