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64层宝石能谱CT750-HD混合能量和单能量成像对肝血管瘤检出比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CT能谱成像三期扫描,获得140kvp和70kev图像。一、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二、测量血管瘤-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NR).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记录血管瘤在不同条件的检出,采用百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上质量评分分别为(4.54±0.57)和(3.794±0.60)分;CNR分别为5.93和3.68,单能量图像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70kev单能量图像通过改善图像质量并增加病灶与肝实质的对比,有利于病病灶的检出,对检出小病灶更敏感。

  • 标签: 肝血管瘤 能谱CT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81例疑似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均予以患者实施CTA检查,对病变情况进行检查找出疾病病因,分析CTA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经CTA检查检出44例血管性病变,检出率54.32%,在检出的的病变中,占比最高的是动脉瘤,共计检出19例,占23.45%。结论:采取CTA检查对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血管成像 头部血管性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脑CTP检查和头颈CTA检查。比较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诊断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单独脑CTP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72.83%(67/92),单独头颈CT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55.43%(51/92),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4.78%(78/92)。单独脑CTP检查和单独头颈CT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低于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脑CTP检查和单独头颈CTA检查的准确性、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均低于CTP联合头颈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也低于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脑CTP检查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高于头颈CTA检查(P<0.05),但两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阳性检测率,减少漏诊和误诊,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为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由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而斑块破裂继发于斑块进展,因此早期识别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A(CCTA)对易损斑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易损斑块的CT影像特征、流体力学特征、血管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易损斑块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肿块)72例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MSCT多起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肿瘤血管显示的恶性证据为条件,对CT肿瘤血管成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情况予以分析。结果52例肺癌患者中,有4例患者于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1型与2型并存;恶性肿块和血管之间的关系在1型与2型中较为常见,良性与炎性病变在3型较为常见;肿瘤血管征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分别为37.50%、41.67%。结论CT肿瘤血管成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提供有利数据支持,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肿瘤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怀疑颈动脉及椎动脉病变患者经16排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用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结果35例血管成像发现颈内动脉狭窄12例,颈总动脉狭窄9例,颈动脉瘤2例,椎动脉狭窄6例,正常6例。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分析、评价预后以及为临床指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 颈部动脉血管 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CT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管造影 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动脉CT血管成像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的可行性,并且研究其与增强值、平扫噪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连续上腹部增强检测,增强CT值在300.0HU之上的50例患者,对其采取16层CT进行相应的扫描,选择回顾性动脉期重建标准算法对其计算.在平扫图像中选取患者右侧后搁脚图像对腹主动脉的CT值进行检测,且将CT的SD(标准差)设置为图像噪声;通过增强CT对腹腔动脉根部中的水平主动脉CT值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后将动脉期数据通过VR进行整理,将其图像评分以优、良、差进行划分,并以此为标准对图像的总体质量以及主动脉增强值进行分析,探究主动脉增强值与平扫SD值间存在的关系,结合患者所操作的ROC(特性曲线)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其患者的增强主动脉CT值在300.0-400.0HU之间的患者例数为27例,当设置SD值为11.00时,其图像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1%以及61%;且CT值在400.0HU之上的患者例数为23例,当设置SD值为12.15时,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5%;当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03时,CTA图像优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可达到50%,此时强化值能够达到355.8HU;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5%时,强化值为386.5HU.结论在腹腔动脉CT血管成像中,采用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成像效果好时,平扫的噪声越小,毫安秒的使用也越少,成像的效果越好,使用的毫安秒值越小.关键词腹腔动脉CT技术;辐射剂量;固定毫安秒低剂量技术分析AbstractObjectiveFeasibilitystudyoftheceliacarteryCTangiographyfixedmAslowdosetechnology,andresearchandtoenhanceitsvalue,unenhancedrelationshipbetweennoise.MethodsSelectthecontinuousdetectionofabdominalstrengthening,enhancedCTvalueover300.0HU50patientsweretakentotheirrespective16-slicescanningCT,selectretrospectivearterialreconstructionalgorithmtocalculatethestandard.AfterselectingtherightimageintheunenhancedimagesfootrestvalueofCTtodetectabdominalaorta,andtheCTofSD(standarddeviation)issettoimagenoise;throughenhancedCTCTvalueoftheabdomiGnalaorticarteryroothorizontalconductappropriatetesting.ThearterialphasewillcollatedatabyVR,scoringitsimagewithexcellent,good,poordivide,anduseitasastandardforanalysisoftheoverallqualityandenhancethevalueoftheimageoftheaorta,aorticexploreandenhancethevalueofunenhancedS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valueexists,ROCoperatedconjunctionwiththepatient'sown(characteristiccurve)analyze.ResultsEnhancethevalueofitspatientswithaorticCTinthenumberofpatients300.0-400.0HUbetweenthe27cases,whensettingthevalueSD11.00,itsexcellent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theimagewere71%and61%;andtheCTvaluethenumberofpatientson400.0HUof23cases,whensettoSDis12.15,its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95%;whentheareaundertheROCcurveof0.903whenreached,CTAimagesuperiorsensitivityupto100%,specificityof50%,thentheenhancementvaluetoaGchieve355.8HU;its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75%,strengtheningvalue386.5HU.ConclusionInceliacarteryCTangiography,usingfixedmAslowdosetechniqueisfeasible,andingoodtimeimaging,plainnoisesmallermAsusingtheless,thebetterimaging,usingthesmallerthevaluemAs.KeywordCeliacarteryCTtechnology;Radiationdose;MAsfixedlowdoseoftechnicalanalysis中图分类号R3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危急重症,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过程中对责任血管栓塞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在咯血中的应用以及在多层螺旋CT增强基础上的血管重建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及介入医师诊断及治疗大咯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咯血机制进展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咯血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 标签: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确诊的椎动脉变异的患者14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的变异情况,了解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及其变异的诊断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变异的临床诊断的意义,为临床确诊椎动脉变异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椎动脉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常用的肺血管成像(CTA)对肺栓塞患者外周小血管的诊断不足,通过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的方法提高外周肺栓塞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80例临床拟诊肺栓塞(PE)的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数据分别采用CTA、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两种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别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两种图像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分别记录由CTA、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诊断的肺段及亚段动脉肺栓子位置、数目,计算显示率并评价其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的方法提高外周肺栓塞的诊断率,对确诊肺栓塞患者定量计算全肺灌注容积,评估其严重程度及预后,是肺栓塞新的一站式的检查技术。

  • 标签: 双能量CT肺血管 肺灌注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价值。方法抽取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非小细胞肺癌的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血管皮内生长因子(VEGF)等表达水平进行检查。结果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与VEGF、PCNA呈现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评价价值,灌注参数BV、BF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VEGF、PCNA表达水平评价指标,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CT灌注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治疗 评价价值
  • 简介:【摘要】肺栓塞主要是指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者是其分支导致的疾病,病理特点主要为体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急性血管疾病。最近几年,CT与图像后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CT血管成像技术得以完善,其逐步成临床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方法,除了可以诊断中心性肺动脉栓塞外,用于周围段以及亚段肺动脉栓塞诊断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基于此,现以西门子32层螺旋CT为例,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肺栓塞诊断的临床进展,现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裂口部位、内膜片均可明确显示。Ⅰ型1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壁间血肿3例。累及髂总动脉分叉处6例,左锁骨下动脉1例,右髂总动脉1例,左颈总动脉1例,右肾动脉2例,左肾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1例;腹腔干5例,局限于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的9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经DSA确诊为烟雾病11例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结果MSCTA在诊断脑烟雾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方面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MSCTA诊断颅底烟雾状血管符合率为90.9%(10/1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烟雾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烟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 标签: MSCTA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像 烟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