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排便训练 按摩 反射
  • 简介:摘要 :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导致儿童便秘及低位不完全肠梗阻的常见外科疾病,发病率为 1/2 000~5 000[1]。大部分患儿可以通过一期巨结肠根治术获得痊愈,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和腹腔镜技术的深入应用,经典直肠内拖出手术得到进一步改善,促成了如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等的应用[ 2]。本文对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做一综述,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对136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通过术中、术后冥想及四肢放松训练、呼吸,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和心理障碍。68例全身麻醉手术和67例局部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通过冥想和放松训练疼痛明显减轻,1例因术中过度紧张加用镇静剂。冥想和放松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结肠息肉术中及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因手术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结肠息肉 冥想训练 放松训练
  • 简介:总结微创根治乙状结肠冗长症患儿的手术配合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术前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中加强患儿的保温,特殊体位的安置,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熟悉手术步骤,主动及时无误配合,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5例经肛门微创切除肠管20~52cm,平均切除结肠肠管25cm。手术经过顺利,均于术后2~3d开始进食,术后1个月随访,本组患儿每日排便6~8次,6个月随访每日排便1~3次,无大便失禁。

  • 标签: 乙状结肠冗长症 微创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治疗中病症的效果,并对护理的要点与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阐述。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实验组采用的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实验组采用的药物灌肠治疗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方法较对照组采用的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的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药物灌肠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导致儿童便秘及低位不完全肠梗阻的常见外科疾病,发病率为1/2000~50001。大部分患儿可以通过一期巨结肠根治术获得痊愈,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和腹腔镜技术的深入应用,经典直肠内拖出手术得到进一步改善,促成了如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等的应用[2]。本文对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做一综述,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进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最佳时间,以避免进食对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造成影响,导致检查失败。方法将15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于进食后2h、3h、4h行结肠镜检查。比较3组行结肠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肠道清洁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组的肠道清洁程度较高,清洁范围较大;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最佳时间是进食后1-2h。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进食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肿瘤患者经切口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口结肠造口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4/43)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95%(6/43);两组胃肠肿瘤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接受护理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肠肿瘤 经切口结肠造口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的最佳温度和速度,以期为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不同的灌肠温度、速度干预分为4组,12d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测评疗效相关性指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对温度和速度等的主观感受。结果组1、组3药液保留时间长于组2,组2长于组4;保留时间和医院焦虑、抑郁呈现负相关。组3、组4的温度感觉较好(P<0.05);组2、组4的速度感觉较好(P<0.05)。组3、组4腹痛得分较高,组2、组4即刻便意得分较高(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灌肠以温度37.0~38.9℃、速度10~14mL/min为宜,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灌肠药物温度 结肠炎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和结肠造口干预护理,分别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直肠癌术后 结肠造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营养风险评估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营养风险评估。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恢复时间更短,疼痛程度评分更低,营养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可以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营养状况,缓解疼痛,缩短恢复所需时间,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营养风险评估
  • 简介: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年龄为40岁~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男性罕见。手术是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病人从一名健康人到被确诊并行手术治疗,会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幻想、悲观、沮丧等一系列负性情绪,这样往往使他们出现心理危机,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和家庭也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病人的一项需求。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改变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放射治疗,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放疗副作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本文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改变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放射治疗,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放疗副作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腺癌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对国内外乳腺癌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概述,强调应注意生理、认知、情绪、应对方式等对疼痛的影响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疼痛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改变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放射治疗,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放疗副作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