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右伴结肠切除术中运用改良中线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右伴结肠切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其中有48例行改良中线入路术式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患者行中线入路术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站淋巴结平均清扫数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引流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行改良中线右伴结肠切除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能够彻底的清除,同时手术难度较低,患者出血量低。

  • 标签: 右半结肠切除术 改良中线入路 结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18例,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13.56%(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复发率(3.39%、6.78%)均低于对照组16.95%、20.34%(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老年中晚期结肠癌疾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突出,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可列入到首选方式中进行选择。

  • 标签: 结肠癌 老年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分期治疗和进行Ⅰ期治疗的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进行Ⅰ期治疗的患者恢复快、治疗费用少;分期治疗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治疗费用高。结论结肠癌合并肠阻梗患者进行Ⅰ期手术治疗,治疗时间短、花费少、患者恢复快,治疗综合效果高。

  • 标签: 结肠癌 肠阻梗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危结肠癌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为6.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对高危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应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癌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不同分期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53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接受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两组Ⅰ和Ⅱ期淋巴结清除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但观察组Ⅲ期和总的淋巴结清除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9例并发症,前者总并发症率(3.64%)显著低于后者(16.98%)。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相比,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误诊比率、因素与病种,探讨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胰腺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效果分为误诊14例为对照组,未误诊31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31.11%,通过观察与记录误诊病种可分为胃十二指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确诊时间、症状表现、根治切除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误诊率较高,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关系,临床诊疗医师应对胰腺癌各种症状全方面了解,配合精确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或漏诊率。

  • 标签: 胰腺癌 误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不同分期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标准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的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而观察组则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类似,观察组生存率为90%而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8%)远远小于对照组(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较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在乳腺癌治疗效果相似,但能有效减轻治疗的负面作用,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标准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保留乳房 乳腺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根据其自身个体差异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给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治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好,对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我院自2002—06~2005—06共收治32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disease,HD,congenitalnegacolon).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根据其自身个体差异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给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治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好,对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探讨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化疗及放疗的护理。结果100例乳腺癌患者中88行改良根治术,12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98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细胞凋亡指数(A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糖蛋白(PgP)几项指标在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05年至2010年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PCNA、PgP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特征为,染色质在细胞核上,颜色棕黄,部分凋亡细胞核会缩小,核膜处于完整状态。此次研究中有7例没有出现凋亡,73例有不同程度凋亡,凋亡率是91.2%。此次研究中共出现了54例凋亡指数介于0到0.21的病例,其中有4例淋巴结转移;还有26例的凋亡指数介于0.25到0.57,其中有三例属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是78.6%。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7%。结论肿瘤发病和细胞凋亡、增殖有直接联系,PCNA蛋白表达和组织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紧密,PgP在乳腺癌组织存在表达,该指标和患者生存期有关系,因此可以将AI、PCNA、PgP作为乳腺癌预后诊断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细胞凋亡指数(AI) PCNA P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2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43个月,治疗组生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高危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质量改善等。结果手术均成功,无患者术中死亡。术后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创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术后1年患者生存率为74.56%,3年生存率为61.23%,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性肠梗阻外科手术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率,结肠癌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应大量推广各种手术方法,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手术 结肠癌性肠梗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应用结肠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疑似结肠癌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经螺旋CT检查后,所有患者全部被确诊为结肠癌,经病理检查后,36例患者结肠癌均被证实,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在结肠癌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通过图像确诊病灶的情况,是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诊断 结肠癌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灌肠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精心、全面的护理措施,53例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病情也均有所好转,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并减少复发的概率。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85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加强护理,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结肠造口的护理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有1例发生造口狭窄、2例发生造口周围感染,术后3个月排便有规律者占41.18%。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