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护生在实习中与老师沟通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刚从学校进入临床的护生,因其面对不同性格的老师.以及学生自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及青少年的特殊心理反应,均会不同程度影响沟通效果

  • 标签: 老师 护生 沟通效果 分析 对策
  • 简介:总结2001年7月至2002年5月对217例手外伤患者实施清洁护理的经验。认为清洁护理作为一项专业性操作,要结合个体需求,专科特点来实施,介绍了手外伤住院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要点及效果评价标准。

  • 标签: 手损伤 清洁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由于检查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导致许多患者害怕甚至拒绝检查。检查前尿道内应用润滑剂及麻醉药对减轻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本院自2004年6月起在膀胱镜检查前予尿道注入润滑止痛胶(商品名为舒泰),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镜检查 润滑止痛胶 疼痛 插镜成功率
  • 简介: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在处理各种诊疗包时,为防止器械生锈,一直采用液状石蜡油擦拭器械,但效果不理想。灭菌后的器械仍然生锈,生锈的器械使用后可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2001年起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擦拭器械灭菌后观察,器械不但不生锈且光泽明亮,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凡士林纱布 医用
  • 简介:目的:探讨王不留行耳穴治疗促泌乳效果。方法:对64例阴道顺产、健康的产妇予王不留行耳穴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二组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母较对照组乳母泌乳始动时间早,且泌乳效果好。结论:耳与人体经络、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王不留行刺激耳穴,对防治产后乳汁不足确实有效,且安全、方便,无副作用。

  • 标签: 王不留行 耳穴固定 泌乳效果
  • 简介: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皮肤切口保护方法,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非常重要。1996年4月至9月,我们对84例腹部Ⅱ类切口同时用两种保护方法(同一切口两侧各采用一种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1)保护方法:第一种保护方法(以下称方法1)是切口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单、切开皮肤、皮下止血,然后以皮肤切口边缘处置一四层纱垫保护皮肤,进腹后再置一四层纱垫保护腹膜,最后用缝针同时将两处纱垫固定在腹膜和皮下层。

  • 标签: 皮肤切口 皮下 手术切口 效果比较 腹膜 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高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病人投票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方法,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并佩星上岗.结果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的(92.74±3.36)提高到(96.54±2.12)(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的(89.86±3.25)提高到(94.55±1.92)(P<0.01).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能促进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的提高.

  • 标签: 星级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从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附件的消毒灭菌和管理方法、预防消毒后内镜的二次污染3方面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比较改进法与原方法内镜的消毒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内镜清洗合格率从改进前74.2%提高到82.9%(P〈0.05);内镜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5.%提高到100%(P〈0.005);活检钳及一次性器械合格率从改进前75%上升至100%(P〈0.005);口塞、弯盘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2%上升至100%(P〈0.005);采取预防内镜二次污染措施后检测镜身与弯曲部合格率从92%上升至100%(P〈0.05);检测活检孔道合格率从98%上升至100%(P〉0.05)。结论通过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内镜与附件合格率达100%,避免了内镜二次污染,从而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 标签: 消化内镜 医源性感染 清洗 消毒 预防
  • 简介:随着社会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如果把一个未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派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单独工作,一则自身感到压力很大,二则工作质量不到位,患者不满意,医生不满意。为使新护士顺利过渡到单独临床工作期,笔者作为护士长亲自设计并具体实施了专科培训。

  • 标签: 神经内科 新上岗护士 专科培训 培训方法 护理质量
  • 简介:骨髓穿刺是血液科最常用的穿刺技术,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在穿刺前、穿刺时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有很多患者拒绝穿刺,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本院血液科102例行骨髓穿刺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髓穿刺 护理技术 血液科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驱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通过对我科4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从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口罗音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疗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超声雾化组缺氧发生率远远高于氧驱雾化组。结论超声雾化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组副作用远远大于氧驱雾化吸入组。且氧驱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氧驱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尤其适合COPD患者。

  • 标签: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氧吸入疗法
  • 简介: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单元运用护理新模式做好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作者在完善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使手术期护理成为完整、系统、连续的整体护理。其效果评价结果为:(1)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了恐惧心理;(2)适应新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3)使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4)连接了病房与手术室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患者 效果评价 术前 手术期护理 手术室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腹腔镜器械有2种类型:带有冲洗口可拆卸型和不带冲洗口不可拆卸型。为了探讨这2种类型的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有无差别,2003年1月-2004年12月,分别对可拆卸型与不可拆卸型腹腔镜器械各采样200份,检测结果为可拆卸型无细菌生长,而不可拆卸型有6份培养出细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器械 灭菌效果 细菌生长 检测结果 拆卸 冲洗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干预对手术室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规范的影响。方法将术前访视记录表作为护理记录资料应用于2001级的36名护生,干预前后护生各完成护理记录10份,共计720份,带教老师对其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和总结。结果干预后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教学干预对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有效,临床带教中需要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 标签: 护生 护理记录 干预 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开始的最佳时限.方法对4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参照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操,术后12h、24h、72h三个时限采用我科改良的功能操进行锻炼,并以患肢伤口引流、皮瓣生长成活、伤口Ⅰ期愈合、4周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为效果评价标准.结果术后12h(A组)开始患肢功能锻炼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患肢功能恢复及伤口Ⅰ期愈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12h开始功能锻炼,安全有效,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及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肢体功能锻炼 早期 锻炼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3种药物在泪道探通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潇莱威眼液、玻璃酸钠、金霉素眼膏进行泪道灌注,观察3种药物在泪道内停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3组病例的药物停留时间比较,金霉素眼膏组平均3.3d,潇莱威眼液组平均2.9d,玻璃酸钠组平均2.7d,经方差检验,F:9.43,P〈0.05;3组的疗效经卡方检验,z=4.029,P〉O.05。结论金霉素眼膏具有消炎不易排泄的特点,在鼻泪管内停留时间长,有助于炎症吸收、阻止黏连。

  • 标签: 泪器 泪道探通 金霉素眼膏
  • 简介:本文通过对210例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采用妊娠后期预备分娩教育课、全程陪伴式分娩服务、深吸慢呼静息训练等心理放松指导法.从分娩痛感方面与传统分娩服务模式相比.结果表明:待产妇对宫缩疼痛的主观感觉明显降低.从而得到心理预防性减痛分娩的目的.这是一种安全、简便、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 减痛分娩 镇痛 产科
  • 简介:介绍我院护理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的管理方法和系统培养模式。通过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使护生在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获得了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构筑了全面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内科实习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