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为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服务,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58例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0例,试验组运用经循证后的新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运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及灌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清洁灌肠法灌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腹痛腹胀、肛周水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清洁灌肠法能减少灌肠次数,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清洁灌肠 舒适度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发情况及1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9个月、12个月复发率及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护理干预 复发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清洁灌肠法和改良清洁灌肠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80例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效果,灌肠总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清洁灌肠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有效地提高清洁灌肠质量,使患者更安全、舒适。

  • 标签: 清洁灌肠 腹部平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茵方法。[方法]将150例腔镜手术中经有效流程处理的腔镜器械分为A、B两组(各75例),A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柜进行灭菌,时间1h;B组使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10h。[结果]A组、B组灭菌后有效时间分别为90d、1d,灭菌剂毒性反应分别为戊二醛浸泡法2.7%,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为0。[结论]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柜消毒腔镜器械灭菌周期短、质量可靠,且有效时间长,便于储存,对腔镜损伤小,对人和环境无害,是腔镜器械首选的灭菌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灭菌方法 过氧化氢等离子 戊二醛
  • 简介: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和专科护理方面的得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优质护理服务 治疗效果
  • 简介:随着交通的便捷和病人就医需求的增加,我院门诊量持续增长,门诊空间狭小问题越来越凸显,门诊“三长一短”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的就医模式已不适应病人的多种需求。减少病人多次排队和排长队,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流程的优化。为进一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我院于2012年全面开展了门诊“一卡通”工作,不但显著提高了通过率,还较大幅度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门诊“一卡通” 病人等候时间 门诊就诊流程 服务满意度 门诊量 就医需求
  • 简介:[目的]观察痔疮术后病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注射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中药坐浴、TDP灯照射伤口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d后观察两组病人伤口疼痛、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及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病人可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保留灌肠 坐浴 疼痛 水肿 中药
  • 简介:产后尿潴留是指在产后6h~8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排净(膀胱内残余尿量大于或等于100mL)。产后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了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产钳术 留置导尿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牵引法用于预防留置导尿漏尿的效果。方法自行制作牵引物,对42例留置导尿漏尿的老年患者行牵引,观察预防漏尿效果。结果经观察,显效40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牵引法能有效预防留置导尿漏尿现象。

  • 标签: 留置导尿 漏尿 牵引法
  • 简介:[目的]探讨洗胃机内管道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口服药物中毒使用电动洗胃机洗胃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1组采用清水选择不同消毒时间比较;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将清水改为饮用纯净水比较。消毒后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比较3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合格率66%,观察1组合格率84%,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平均菌落数13.08cfu±6.61cfu,观察2组平均菌落数9.34cfu±5.58cfu,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加消毒循环次数、延长洗胃机消毒时间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饮用纯净水冲洗洗胃机管道,可以达到彻底有效的消毒。

  • 标签: 洗胃机 管道 消毒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方法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出现凝血的58只血滤器及血路管应用5000U/ml的尿激酶进行体外溶栓处理。观察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处理的效果及延长使用的时间、溶栓处理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1只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成功,成功率87.9%;溶栓后血滤器延长使用4~20h,平均(6±3.7)M溶栓后患者无出血、发热等不良反应,且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溶栓前降低,经比较,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肾脏替代治疗 血滤器 血路管 血栓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疼痛干预对促进顺产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实效。方法:选择2012年1~5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于进入待产室开始至产后72h每2h进行1次疼痛评估,分值≥4分时给予镇痛处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0min开乳情况、24h内母乳喂养次数、72h纯母乳喂养实施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0min开乳情况试验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24h,72h内母乳喂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干预能显著提高产妇舒适度,帮助产妇顺利实现母亲角色的转换,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 标签: 主动疼痛干预 产妇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围手术期肺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肺功能锻炼计划护理小组,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制订肺功能锻炼计划,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体能锻炼和缩唇、胸式、腹式呼吸锻炼,有效咳嗽排痰训练及术后早期活动等,定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患者肺功能测定值、肺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和有效咳嗽排痰率提高(P〈0.01或P〈0.05),肺部并发症降低(P〈0.05)。结论对心脏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肺功能锻炼
  • 简介:吸痰作为重要的护理手段,对于及时抢救窒息患者、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无论是气管切开患者,还是经口插管的患者,都需要利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

  • 标签: 导丝 多孔吸痰管
  • 简介:目的探讨三腔两囊导尿管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46例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三腔两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期间利用其外气囊和无菌纱布进行导尿管外固定;对照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24h、72h、120h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三腔两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适用于女性患者留置导尿。

  • 标签: 三腔两囊导尿管 导尿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34例、实验B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A组给予鞘管拔出后8h下床活动,实验B组鞘管拔出后12h下床活动,对照组鞘管拔出后24h下床活动。观察并记录鞘管拔除后2、4、8、12和24h患者舒适度、相关并发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A组腰背痛程度、入睡困难情况、烦躁状况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实验A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 股动脉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阅读疗法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放疗期间焦虑的症状.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3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阅读疗法,包括阅读前准备;选择不同的图书;并记录患者的感受.采用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评价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阅读疗法1个月后,患者的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得分、焦虑得分都显著降低,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可显著改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焦虑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焦虑 阅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