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敏敏1,李玲玲2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1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期
  • 机构:1.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连云港222500;2.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南京210029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Teach-back护理教育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10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为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Teach-back护理教育模式,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知识宣讲。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参照组的用药依从性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Teach-back护理教育模式可以改善用药依从性,此方式适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推广,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Teach-back护理教育模式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Teach-back护理教育模式;常规健康知识宣讲;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肩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行肩关节镜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参试人员,依据患者个人分组意愿展开对比干预,5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教育,50例观察组行肩关节镜围手术期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术后患者肩关节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自我效能变化。结果:行肩关节镜手术后,观察组肩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二者之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 肩关节镜 围手术期 肩关节疼痛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35本院于 2019年 10月至 2020年 2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对以上选出的患者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开展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对比患者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以及血糖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较教育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所提高,评分优良率为 68.6%,远高于教育前的 31.4%,且血糖情况也较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将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改善血糖状况,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Teach-back法 健康教育 老年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法在肿瘤患者预防跌倒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12月120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6月14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预防跌倒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法实施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跌倒防范措施依从率、跌倒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防范措施依从率为97.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8%(χ^2=2774.640,P〈0.001),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19,P=0.024)。结论在肿瘤跌倒高风险患者中运用基于案例的Teach-back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跌倒防范措施的依从率,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案例 Teach-back 跌倒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 法健康教育在进行新冠肺炎儿童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2月-2022年03月,年龄在4-16周岁的住院患儿332例,按照性别、年龄等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6例)。对照组在新冠病毒核酸采集前向家属及患儿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法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儿新冠肺炎核酸采集一次成功率、平均采集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使用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核酸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法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儿新冠肺炎核酸采集成功率,并缩短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在疫情常态背景下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 标签: Teach-back法 血液病患儿 核酸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不同护理沟通模式会直接影响护理沟通效果与质量,进而影响护理质量。CICARE沟通模式是美国护理沟通中常用的方式,该沟通模式的应用促使美国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作为效果突出的护理沟通模式,CICARE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方面应用意义非凡,不过在我国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CICARE沟通模式的应用并未给予重视。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现状,提出引入CICARE沟通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建议:通过对护士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的培养,医院构建系统的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以及对护士临床护理中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以达到有效发挥CICARE沟通模式的作用,促进临床护理质量优化的目的。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护理质量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湘西民族地区心血管病患者传统健康教育下的健康素养水平,探究Teach-back方法在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68名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Teach-back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COPD老年患者56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流程化沟通模式。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老年患者用流程化沟通模式干预健康教育的作用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人 健康教育 流程化沟通模式
  • 简介:摘要: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核心制度之一,是与手术患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开展高效的术前方式,是我国手术室领域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于文献,阐述了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沟通方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沟通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者,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实施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37例,实施SBAR沟通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以及专科护理上的质量评分均要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SBAR沟通模式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值得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病区应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病区护理人员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汇报,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病情汇报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汇报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科病区 SBAR沟通模式 汇报病情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是医疗机构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急诊科工作繁重,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时间有限,但有效沟通对于改善急诊科的护理质效、降低医患纠纷风险有着积极作用。沟通模式是一种基于相关证据的标准化沟通方式,已逐步运用于诸多学科的相关疾病护理干预中,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清晰、直观、准确的重要医疗信息,继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本文现主要通过整理与总结相关的文献报道,进一步探析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SBAR沟通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科护患沟通中采用CICARE沟通模式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体牙髓科在2018年4月08日~2020年7月03日治疗的100例牙体牙髓科患者进行CICARE沟通模式研究,通过数字随机方式分为普通组与CICARE组,每组各50例牙体牙髓科患者,观察牙体牙髓科患者满意指数、牙体牙髓科护患纠纷、护患沟通质量三项数据。结果:CICARE组牙体牙髓科患者满意指数高于普通组牙体牙髓科患者,P<0.05;CICARE组牙体牙髓科护患纠纷低于普通组,P<0.05;CICARE组护患沟通质量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科护患沟通中采用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牙体牙髓科护患沟通质量,减少不良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患沟通 CICARE沟通模式 牙体牙髓科
  • 简介:摘要:本文从常见饮食模式对孕期女性的效果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总结某些饮食模式对孕期女性具有保护因素,以期为预防孕期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饮食 饮食模式 孕期女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简要的探讨了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对处理医患关系有所帮助。方法:本次实验选取 2016年 5月份至 2017年 5月份医院接收的 64名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32人。对照组患者接收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患者接受 CICARE标准化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需要建立就诊、治疗、护理等多个程序,护理结束后,不仅需要注意护理效果,更需要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使用 CICARE护理模式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上升。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 CICARE标准化护理模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通过使用 CICARE护理模式麽易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并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 CICARE模式应在临床护理上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医患 护理人员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简要的探讨了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对处理医患关系有所帮助。方法:本次实验选取 2016年 5月份至 2017年 5月份医院接收的 64名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32人。对照组患者接收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患者接受 CICARE标准化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需要建立就诊、治疗、护理等多个程序,护理结束后,不仅需要注意护理效果,更需要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使用 CICARE护理模式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上升。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 CICARE标准化护理模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通过使用 CICARE护理模式麽易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并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 CICARE模式应在临床护理上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医患 护理人员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的护理工作,应用cicare护患沟通模式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儿科在2019年6月-2020年4月接诊的180例儿童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普通模式和cicare护患沟通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各组人数均为90,分别为普通护理组和cicare模式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护患沟通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家长对病症、饮食护理以及给药护理的认知情况和沟通不畅所致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icare模式组的家长满意度要比普通护理组高出15.56个百分点;两组的护患沟通质量评分在护理之前没有明显差别,在护理后均出现了提升,但cicare模式组的提升幅度更大;cicare模式组对病症、饮食护理以及给药护理的认知评分均要高于普通护理组;从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护患纠纷问题发生情况上来看,cicare模式组要比普通护理组低15.53个百分点。结论: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采用cicare护患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质量,有效减少甚至是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引发的护患纠纷,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cicare护患沟通模式 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