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成立是新课程时期的一大教育事件。中国名校共同体陷入了学校教育哲学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迷路之境。共同体成员校正在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共同体学校课堂教学患上了一种流行性病症——假性主体症;杜郎口中学评价方法的效度偏低,学生中心主导的课堂教学未必能唤起学习者的兴趣,生本取向的模式会弱化教师的导学功能。作为杜郎口中学及其他成员校,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 标签: 名校共同体 教学模式 杜郎口 教育哲学
  • 简介:本文旨在盱衡当代国际学术的视野,综合省察百年来墨家思想研究的进路,归纳出历史、哲学与诠释三个向度,撮其要点,分别说明各类型的主要概念与特征,以作为可能开拓墨家思想研究国际化的参考.

  • 标签: 墨家思想 思想史 哲学诠释
  • 简介:受劳动分工中的性别角色定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气质期待、性别平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性别意识的错误的主观认同和大众话语中的性别歧视等历史、社会和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教育中普遍存在隐性的性别意识偏向,如教材体系所体现的男性中心价值体系,教师性别观念中的思维定势,学科中的性别霸权,学校性别教育的缺失等。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从“第二性”的角度来审视和反思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偏向,旨在重新理解性别意识的三个层面,即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和协调意识。

  • 标签: 教育 性别意识偏向 哲学反思 第二性
  • 简介:反思,顾名思义,可解释为自我省察。而自古就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课改之路不但崎岖不平,而且经常会让行动者陷入迷茫与困惑。

  • 标签: 教学反思 旁观者 “我” 行动者 教师 课改
  • 简介:〔摘要〕实行体育中考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体育教师感到为难的是,如何改变考什么教什么把体育课变成单一的训练课,学生不再喜欢上体育课。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上好初三毕业班的体育课,抓好课余锻炼工作,提高中考成绩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初三体育教学反思
  • 简介:理解教育民主首先应对民主作全面的认识。民主强调平等但并不主张平均,强调个人自主但并不允许自我中心,民主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程序,而不是最终目标。教育民主的依据是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自由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师生平等是知识、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门主应是培养中和指导下的自主,课堂参与也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理解和实践教育民主不能简单移植政治民主的概念和做法。

  • 标签: 教育民主 教育平等 指导下的有限理性自主 学生参与的反参与性
  • 简介:哲学在一般人眼中是深奥玄妙、抽象枯燥的代名词。因此,如何把晦涩难懂的哲学原理变得充满智慧之光,演绎生活之美,常开思想之花,让学生在课堂上既享受情感的愉悦,又获得理智、认知的满足,这一话题是值得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研究的课题。流行歌曲来源于生活,又艺术地概括生活,或一针见血揭示生活的哲理.或含蓄委婉暗示生活的智慧,具有生动有趣、通俗上口的鲜明特点。因此,让流行歌曲进入哲学课堂,借助健康、快乐的音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随歌曲而明理启智、随歌曲而感悟人生、随歌曲而享受快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哲学教学 流行歌曲 踏歌 哲学原理 教师研究 高中政治
  • 简介:教育理论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知识体系,有其"能"与"不能"。其"能"并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需要实践者这个必要的中介,且其"能"的运作有其内在机制。明于此,对于教育理论,既不能拔高它,也不能贬低它,而是要正确地认识、评价与体察它。

  • 标签: 教育理论 哲学审视
  • 简介:教学反思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回忆,具有自己的专业品性,要求反思者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选好反思的切入点,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释,并开展对话交流活动,推动反思的深入,这样才能发挥教学反思对教学实践的提升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标签: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 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 简介:作者采用"变换角度"的相对主义方法论,得出尽管宇宙不断变化而人类与天地却同样永存的结论.人在山水之乐中逍遥适意,与自然合一,也就达到了"瞬间"与"永恒"合一的境界.超然旷达的佛老思想构成苏轼文化性格的重要方面,它又植根于本身乐观的天性.

  • 标签: "何羡论"、"共适论" 变换角度
  • 简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分析和解读《回忆苏格拉底》中所体现的色诺芬教育哲学思想,可以看出:首先,色诺芬将“认识自己”这一德尔菲神庙格言的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不断提醒人们只有认识自己,更进一步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才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出发点;其次,色诺芬在对当时雅典公民对身体养成的忽视和无知的现象进行严厉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关注身体并通过锻炼来维持身体健康对于个体健全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同时,色诺芬视节制为最基本的美德,唯有践行节制才能摆脱身体的约束而获得灵魂的清明,从而为个体之身心的整全发展提供可能的路径。

  • 标签: 色诺芬 教育哲学 无知 身体养成 节制
  • 简介:作为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是如何开展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的?尽管杜威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是他在展开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过程中,综合使用了现象学方法、发生学方法、概念分析法、辩证法以及反省思维等多种方法。现象学的方法帮助杜威摆脱了传统哲学二元论的纠缠,确立了有意识的行动(或经验)在其教育哲学论述中的本体论地位。发生学的方法显示了杜威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关注到了各种事件的生成性、连续性和情境性,使得杜威的教育哲学论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各种概念分析方法的使用使得杜威逃脱了传统概念意义与用法的陷阱,并基于自己的实用主义立场赋予许多概念以崭新的意义。以上述方法为基础,杜威对辩证方法的应用也迥异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对许多概念关系的讨论不再囿于抽象的概念世界,而是深入到概念所指涉的行为及诱发这种行为的社会环境层面。至于反省思维方法更是直接地以人们行为中的困惑或问题为出发点,融科学的精神、哲学的精神与实践的精神为一体,消弭了科学与哲学的边界、理论与实践的隔阂、知识与行动的对立,形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独特风格。

  • 标签: 杜威 教育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 研究方法
  • 简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启动,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开展生物教学,是许多教师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笔者是一位年轻教师,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因此每次备课上课,总试图力求使自己的课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讲究教学方式的艺术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并为此进行了努力和尝试。本文以自己的课堂案例,谈谈新的课程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困惑与反恩。

  • 标签: 教学案例 探究实验 实践 设计 课程理念 年轻教师
  • 简介:〕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其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简单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 标签: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培养
  • 简介:反思性教学总结也称“教学札记”或“教后记”,它是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所作的解剖、分析;二是反省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面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之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体现;三是过程性,一方面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 标签: 反思性教学总结 教后记 教学理念 教师专业化成长 专家型教师
  • 简介: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 标签: 道德教育 超越论 德育超越论
  • 简介:生本教育是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它由郭思乐教授提出并主持了相应的课题,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生本教育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充分体现.生本教育把一切力量聚焦于学生的发展,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了教育主体认识的转变和最大程度的课堂中人的解放.

  • 标签: 生本教育 郭思乐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主体性教育 主体认识
  • 简介:面对近代中国“群雄环伺,祸变靡常”的局面,郑观应认为教育是富强救国的根本大计。他以天人观、道器观为基础,用诗性的笔触,阐发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他主张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构建中国的新教育体系,尽快实现近代教育的蜕变与超越,为民族的复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他的诗性教育哲学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提供了助推力。

  • 标签: 郑观应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现代化
  • 简介:素质教育正处在艰难的探索阶段.为了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加快素质教育实践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并从哲学思考的层面作简要分析.

  • 标签: 素质教育 哲学思考 视点 基点 疑点 继承
  • 简介:〕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要想让教学反思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

  • 标签: 〔〕反思效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