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于我院实施诊治的 90 例肱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抽签法单双数形式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n = 45 )与对照组( n = 45 ),两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 T 型钢板固定法,观察组患者予以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针对肱骨骨折患者予以肱骨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同时还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促 进肱骨加速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有效性,更适用于临床治疗肱骨骨折患者 。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骨折的患者使用肱骨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间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共30例,将这些患者实行肱骨锁定钢板治疗,将患者的骨折碎块和撕裂的肩袖使用可以吸收的钻头来缝合修补,进行手术以后需要悬吊固定3-4周,肩关节的被动活动锻炼需要在手术后2-3天后开始。结果这30例患者在随访观察7-20个月以后,没有发生手术后感染的案例,包括内固定断裂、畸形愈合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但是有3例患者的肱骨小结节稍微有一点移位,但是最终愈合。结论本文通过肱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骨折,不仅并发症少,愈合情况好,而且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可以优先选择治疗的方法,不过随访患者的数量有限,远期的治疗效果还待更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 钢板 患者 治疗 随访 观察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予以肱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手术,且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具有较好临床推广应用前景与价值。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肱骨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肱骨头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肱骨锁定钢板 治疗在 成人肱骨骨折 中的疗效。 方法 :以医院诊治的 78 例 成 年 肱骨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分别采用常规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与 肱骨锁定钢板治疗 (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肱骨锁定钢板 治疗在 成人肱骨骨折 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7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7.37%、Neer评分(96.47±2.81)、SF-36(95.33±1.11)、VAS(2.06±0.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21%、Neer评分(81.88±3.06)、SF-36(76.49±4.49)、VAS(4.00±1.50)。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有效率高,患者预后好,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钢板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有效复位是后期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的关键,通过钢板内固定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骨折块复位的同时发挥良好的固定作用[1]。肱骨锁定钢板固定技术是根据生物接骨术设计而成,由于锁定钢板体积小,且不刺激周围软组织等,在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的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以此来证明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有益效果。

  • 标签:
  • 简介:本人跟随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监测小组用SONOST--2000BMD测试仪对193例40-65岁陕西省省直机关干部做了BMD的相关实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BMD明显高于不运动锻炼人群。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宜都市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之间超声骨密度的异常情况,为临床儿童低骨密度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在本院儿保门诊,随机抽取己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0-7岁儿童1525名,用超声骨密度仪测胫骨中段骨密度,根据同年龄、同性别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分成正常、轻度骨强度不足、中度骨强度不足、重度骨强度不足。结果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女童(36.70%)高于男婴(28.89%);不同年龄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分别是0-6个月组67.36%,6-12个月组36.17%,12-36个月组7.76%,>36个月20.57%,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岁以内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较高,其中以0-6个月龄为高发年龄,提示出生前一年,尤其是前6个月是儿童防治骨密度降低的关键期。

  • 标签: 儿童 超声骨密度
  • 简介:据报道,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卡马西平)可致骨密度降低及继发性骨折危险增加。Petty等的研究表明,服用具有酶诱导性质的抗癫痫药2年以上的妇女(〉40岁),其骨密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于此项研究范围较小不能区分不同抗癫痫药的作用。这一现象的高危人群为妇女和长期服药患者。

  • 标签: 骨密度降低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长期服用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铅中毒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79例进行血清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测定的婴幼儿分析。结果铅中毒有23例,骨密度降低有29例;其中铅中毒组骨密度降低有13例,铅正常组骨密度降低有16例,两组比较,x2=5.48,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铅中毒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

  • 标签: 铅中毒 骨密度
  • 简介:“人上了岁数。身高会降低.总会有些驼背;岁数大的人易骨折.而且不容易好。”这些现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了,但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被人忽视的疾病一骨质疏松。

  • 标签: 骨密度 体检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检测分析骨折病人的骨密度,探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245例病患的骨折密度进行检测分析,其中三十岁以上者986例,三十岁以下者259例,其中城镇人口387例,农村人口858例,均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患者约有67.9%骨密度异常,而三十岁以上的女性患者有78.5%的骨密度异常者;三十岁以下的男性患者有19.6%的骨密度异常者,女性患者有11.5%的骨密度异常者;两组数据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人口的骨密度异常比例为85.5%,农村人口的骨密度异常比例为86.2%,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十岁以上的人群骨密度异常情况明显高于三十岁以下,所以三十岁以后的人群骨折发病率比较高一些。

  • 标签: 骨折 骨密度 检测 骨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各椎体骨密度(BMD)的差异。方法1214例在我院住院进行BMD检查的20~89岁的骨科病人及健康查体者,男性390例,女性824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用双能X线吸引仪(DXA)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椎体BMD值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用EXCEL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MD值以L1最低,L4最高,L1-2与L2-4BMD女性在40岁以上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在60岁以上(P<0.05),80岁以后无明显差异,女性50岁以后骨丢失明显快于男性。结论腰椎各椎体BMD存在差异,尤以女性明显,其差异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降钙素水平降低和增龄造成的腰椎退行性变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骨密度 退行性变
  • 简介:3类症状须警惕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从我们中心的体检结果来看,60岁以上受检者约有一半存在骨质疏松。”据北京市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何彦海介绍,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过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骨质疏松。

  • 标签: 骨密度检查 健康体检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患者 脆性骨折 副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选取某油田从事野外生产的采油、测井、水电工和从事后勤保障的机加工与物业服务等五类人员共16887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男性骨量异常高于女性,40岁是油田工人骨量减少的分界线,5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异常率高于男性;测井工与物业人员高于其他工种,测井工中20、30岁男性年龄段骨量异常率高于其他人群,笔者认为与测井工长期接触γ射线有关。油田工人的骨量减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对测井现场职业照射防护,强化40岁以上人员自我保健和科学干预。

  • 标签: 油田工人 骨密度调查 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