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散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1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散溶液,B组口服硫酸镁,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洁度、肠腔内气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肠道准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肠道清洁率达100%,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在耐药性方面A组也有优势。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散清洁肠道准备效果佳,安全性好,准备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简介:郡士(GUNZE)开发出使用固体电解的新原理氢气传感器。与目前的接触燃烧式氢气传感器相比,具有不需加热、耗电低以及响应时间短等特点。目标用途为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燃料电池以及氢气站等使用氢气的领域。据该公司人员介绍,“目标是2~3年后达到实用水平,价格有望在10万日元以下”。

  • 标签: 氢气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 全氟磺酸 开发 燃料电池汽车 接触燃烧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清电解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输血治疗,根据其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n=29)和一般输血组(n=54),比较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电解、肝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输血1 d后,大量输血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长于一般输血组[(45.64±2.78)s、(17.71±2.08)s,(41.02±2.80)s、(15.35±1.72)s](t=5.53、7.18,均P < 0.05);两组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升高[(1.84±0.32)µg/L、(113.72±13.34)ng/L、(28.94±4.22)mg/L,(1.28±0.29)µg/L、(95.18±10.64)ng/L、(16.48±3.37)mg/L,(1.34±0.27)µg/L、(98.54±9.62)ng/L、(20.05±3.30)mg/L,(1.23±0.26)µg/L、(94.22±8.82)ng/L、(16.16±3.39)mg/L](t=6.98、5.85、12.42、2.15、2.43、6.04,均P < 0.05);其中,大量输血组TNF-α、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一般输血组(t=7.53、10.59,均P < 0.05);大量输血组K+和Ca2+水平均显著低于一般输血组[(3.56±0.54)mmol/L、(1.87±0.28)mmol/L,(4.27±0.34)mmol/L、(2.26±0.24)mmol/L](t=7.34、6.65,均P < 0.05);大量输血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高于一般输血组[(52.46±20.27)U/L、(82.37±31.15)U/L,(37.57±10.31)U/L、(49.35±10.14)U/L](t=4.44、7.14,均P < 0.05)。大量输血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2.07%(18/29),高于一般输血组的29.63%(16/54)(χ2=10.13,P < 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内环境将发生改变,应监测其凝血功能、炎性因子、肝肾功能及电解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输血 水电解质平衡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不同服用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液电解及pH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集前、采集后即刻取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作电解及pH值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集后献血者血液钾(K^+)、氯(Cl^-)、钙(Ca^2+)离子浓度降低(P值均〈0.01);钠(Na^+)离子和pH值未发生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钾(K^+)、氯(Cl^-)、钙(Ca^2+)离子浓度降低,但仍然在生理范围内,捐献机采血小板是安全的,不会造成献血者血液电解紊乱和pH值明显改变。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电解质 PH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使用传统透析,实验组使用每日透析,将两种透析方案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a、K水平以及SCL-90评分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Na和CO2-CP水平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较好,可显著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纠正电解失衡现象。

  • 标签: 诱导透析模式 尿毒症 心理状态 电解质
  • 简介:目的探讨需静脉使用利尿药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住院期间电解紊乱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使用袢利尿药的心功能Ⅱ~Ⅳ级CHF住院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定时间后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实验组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饮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使用利尿药过程中,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电解紊乱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该方法有效且安全。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药 电解质紊乱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快速血气分析仪与检验科大型血液生化分析仪在相同类别的样本中血钾、钠相同检测项目的可比性,从而确定床旁血气分析仪对电解结果检测的可靠性。方法分别用床旁便携式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急诊科需急诊检验电解的152例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血钾、血钠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类仪器测定血钾、血钠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能采用静脉血为检验标本替代传统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血钠。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 电解质Bedside blood gas analyzer and biochemical analyzer to detect the electrolyte analys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测定电解结果的差异。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志愿者进行静脉血采集,分别运用Aeroset-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GEM-3000型血气分析仪和对采集的血样的钙、钾、钠、氯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电解浓度的差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血中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血气分析仪检测的结果明显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高,P<0.05,差异显著,但钙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血中钾离子及钠离子水平的检测,血气分析仪的误差较大,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要提高警惕。

  • 标签: 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电解质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在肠道手术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择期行肠道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术前清洁肠道准备时,观察组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法,而对照组患者肠道准备时则采取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的传统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接受程度、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96%(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程度为72%(3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科限期行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前清洁肠道准备时,采取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术前准备及操作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且患者依从性较好、肠道清洁效果明显等优点,并且患者对该法依从性好,对水电解酸碱平衡影响不大,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同时护理操作简便易行,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肠道手术 术前准备 临床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多尿期是众多接受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必经的阶段,患者尿量峰值多集中于术后24h内,能达数千或上万毫升。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随着尿液电解大量丢失,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易引发电解紊乱、严重脱水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个性化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患者个体差异,目的在于满足不同患者的多元需求,能根据不同个体情况与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护理措施,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尊重、关怀、理解等人性化护理理念。为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尿中电解水平,本研究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肾移植 多尿期 电解质
  • 简介:正常成人体内总钠量约100g,每100g肝组织含钠6~12mmol。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改变、钠水潴留、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内分泌和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等,可导致钠代谢系乱,主要引起血清钠降低。一、稀释性低钠血症肝硬化患者体内钠总量正常或稍高,但潴水多于潴钠,引起血清钠降低。发生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1.抗利尿激素活性增加或灭活减少,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减少,结果总液体量增加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2.高醛固酮血症、肾脏合成前列腺素减少、血管舒缓素水平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等因素可引起钠潴留;3.低蛋白血症时细胞内呈低渗状态,加重水钠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

  • 标签: 电解质紊乱 代谢紊乱 稀释性 血管活性物质 血清钠 交感神经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在不同时段服用对肠道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接受肠镜检查病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散溶液肠道准备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服药前常规肠道准备,对照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晚上八时给药;实验组服药时间段前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检查前4~6小时服药。从肠镜下检查肠道清洁度、肠道积气、睡眠影响、饥饿感、病人满意程度等方面比较。结果检查当天给药患者肠镜下检查肠道清洁,粪便残渣少,肠道积气,对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不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肠道准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散溶液清洁肠道最佳时间段是检查前4~6小时给药,此法肠道清洁度高,睡眠影响较少,饥饿感明显降低,患者的较为满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诊疗 聚乙二醇 肠道准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水电解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80例颅咽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37例参照2017版《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进行治疗(A组),43例依据在ERAS理念指导下拟定的水电解管理方案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Na+含量与每24 h波动幅度、尿崩控制情况及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最大径、肿瘤质地、QST分型、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及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B组血清Na+出现高危(<130 mmol/L和>150 mmol/L)的次数少于A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3(20.3)对比84(33.5)、67(25.6)对比90(35.8),均P<0.05],而出现低危(130~150 mmol/L)的次数多于A组[141(54.1)对比77(30.7),P<0.05]。术后1~7 d,A组的血清Na+每24 h波动幅度均高于B组(均P<0.05);两组均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血清Na+每24 h波动幅度逐渐减小(F1=105.200、F2=87.100 ,均P<0.05)。术后1 d,两组日平均尿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7 d,A组的日平均尿量均高于B组(均P<0.05);两组均随术后时间的增加,日平均尿量逐渐减少(F1=62.600、F2=99.400,均P<0.05)。出院时B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A组[分别为(14.5±3.6)分、(10.3±4.9)分,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A组[分别为(9.7±2.9)d、(14.9±4.8)d,P<0.05],但是两组Karnofsky功能状态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基于ERAS理念的水电解管理具有稳定血清Na+含量、降低Na+波动幅度、控制尿崩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疗效的作用。

  • 标签: 颅咽管瘤 儿童 快速康复外科 电解质 尿崩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的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286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样本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3份血液样本。对照组样本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实验组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比较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高于血气分析仪检测出的浓度,而血气分析仪检测的氯离子浓度高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出的浓度,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电解质检测 结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在不同类别样本中钾、钠、氯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66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肝素抗凝动脉血和无抗凝的静脉血,采用西门子RAPID

  • 标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剂联合二甲硅油散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镜检查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5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于次日清晨检查前6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硅油散,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评分;肠道气泡程度评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准备时,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剂和二甲硅油散,能够有效清洁肠道,减少肠道气泡,准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二甲硅油散 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