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健康志愿者口腔微生物群落,为慢性牙周炎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生物学基础。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唾液样本及龈上、龈下菌斑样本的总DNA,构建基因文库,测序并分析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和相对丰度计算),获得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口腔唾液样本可获得15个微生物属,龈上菌斑样本中可获得19个微生物属,龈下菌斑样本中可获得20个微生物属,微生物群落存在多样性。健康志愿者龈上微生物样本组、龈下微生物样本组及唾液样本组间微生物门、属的平均相对丰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获得健康志愿者口腔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并初步分析各样本组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标签: 口腔宏基因组学 基因文库 多样性统计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的T3自锁托槽矫正的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的徐氏托槽矫正的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与行为习惯,为制定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9月对中国医科大学199名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仅有25.1%的学生了解"牙菌斑"的概念,42.7%的学生能回答出"蔗糖致龋力最强";口腔保健意识较薄弱,如有龋坏牙齿,仅有68.3%的学生会去医院治疗;但口腔卫生习惯较好,有89.9%的学生每天刷牙≥2次,且口腔专业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的知、信、行等方面显著好于非口腔专业学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缺乏,但愿意接受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示在医学院校开展口腔疾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 标签: 医学院校大学生 口腔健康
  • 简介:2009年8月22日,由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2009年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关系暨牙周基础治疗病案分析研讨会圆满落幕。在为期4天的探讨中,来自国内外近200多名牙周病学的专家学者就“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关系暨牙周基础治疗病案分析”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病案分析 健康关系 牙周炎 全身 广西医科大学
  • 简介:本实验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健康牙周组织中评估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组织(SGT}高度的变异性。评估不同位点、牙齿类型和牙周生物型的SGT高度的差异。所有测量都用游标卡尺进行.精确至01mm。总共对366颗牙齿上的1932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总SGT的中位数为350mm,范围1.80~620mm。厚-平坦型比薄-扇贝型的SGT中位数更大。在设计牙冠延长术时,牙周生物型可能对决定SGT高度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牙槽嵴顶 生物型 评估 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骨缺损与完整牙列对照组,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因肿瘤手术切除导致上颌骨缺损的患者16例,另选择16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测量两组在不咀嚼、空咀嚼5min、10min三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值(Vm)。采用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两组实验对象Vs、Vd、V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段上对照组的峰流速高于病例组。时间因素对Vs、Vd、Vm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峰流速均数增加。时间因素与缺损因素对Vs、Vd、Vm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与完整牙列受试者相比,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一定程度减少。咀嚼运动可显著提高完整牙列受试者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增加相应脑区供血量,且随咀嚼运动时间延长(累计咀嚼10min)脑血流速呈加快趋势。

  • 标签: 上颌骨缺损 咀嚼 脑血流
  • 简介:2011年5月23~24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活动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卫生部医政司、疾控局相关处室领导、中华口腔医学会赵铱民副会长、王渤秘书长、宁夏卫生厅叶旭副厅长、西部12个省卫生厅、局领导、口腔医学会领导及部分院校领导、相关支持企业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丁笑乙副秘书长主持,

  • 标签: 口腔健康 医学发展 会议 西部 中华口腔医学会 银川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取全口唇颊侧附着龈的宽度,为牙周、种植、正畸和修复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30岁并且牙周、牙体、颌面部健康又无特殊病史和半年内服药史的健康青年144人,测量其角化龈宽度和龈沟深度,进而得出附着龈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上颌可达(5.2±1.1)mm,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下颌仅为(1.8±0.8)mm;上颌各牙位的附着龈宽度都显著大于下颌同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附着龈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同名牙附着龈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上颌各牙位附着龈的宽度显著高于下颌同名牙;附着龈宽度无性别和左右侧差异。

  • 标签: 附着龈宽度 膜龈联合 牙周软组织手术
  • 简介:2011年9月16日,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院与唐山市儿童福利院联合举办了“关注残障儿童口腔状况,促进残障儿童口腔健康”的活动。活动期间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的老师为福利院的孩子以及工作人员做了一堂精彩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对于儿童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做了形象生动的讲解,并对人们的口腔知识认识误区做了详细的解答。讲座结束后,

  • 标签: 口腔健康 残障儿童 口腔状况 医院 河北 儿童福利院
  • 简介:目的:观察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OHRQo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全口义齿修复的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拟行全口义齿修复并伴有牙槽嵴严重吸收的老年无牙颌患者20名,其中男11名,女9名,年龄为(71.1±2.9)岁,通过随机交叉对照实验,在依次戴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8周后,采用无牙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HealthImpactProfile20-EDENT,OHIP-EDENT)对全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修复后患者满意度。选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分析比较戴用两种不同(牙合)型全口义齿后的各量表指标差异。结果:在OHIP-EDENT量表20项指标之中,"义齿适合性不佳"(Z=-2.449,P=0.014〈0.05)、"粘膜破溃"(Z=-3.000,P=0.003〈0.05)以及"中断进食"(Z=-2.236,P=0.025〈0.05)等三方面,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显著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改良(牙合)型,长正中(牙合)型有利于减少义齿基托下粘膜疼痛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咀嚼效能的发挥,进而降低了佩戴全口义齿对患者进食的影响,更易为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所适应,明显改善了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牙合)全口义齿 牙槽骨吸收 无牙颌 老年患者
  • 简介:2010年10月27日上午,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与宝洁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共同启动了“卫生部健康教育中心佳洁士全民口腔健康合作项目”。该项目为期3年。在卫生部指导下,将围绕我国口腔健康的重点工作,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口腔卫生意识和技能。

  • 标签: 口腔健康知识 合作项目 新闻宣传 卫生部 宣传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
  • 简介:2009年4月27上午,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陶人川副院长的陪同下,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口腔顾问、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内科教授Nittayananta参观了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CDC)艾滋病门诊及无国界医生(MSF)组织艾滋病门诊,并与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唐致荣副主任和无国界医生组织医学专家PeterSaranchuk博士进行了广泛交流。

  • 标签: 广西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艾滋病 健康讲座 无国界医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敬老院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为提高金山区敬老院中老年人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和2017年分别对金山区敬老院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监测,对两次调查结果中老年人牙缺失、存留牙以及义齿修复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10年和2017年分别监测年龄60~90岁的敬老院老年人402人和329人。分析发现2017年金山区敬老院老年人牙缺失人数所占的比例(94.22%)和全口牙列缺失人数所占的比例(23.10%)同2010年相比(97.01%和25.37%),略有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与2010年相比,金山区敬老院老年人牙齿存留率由32.02%升高为40.03%,人均存留牙数由8.96颗增长至11.21颗,增加了2.25颗;存留牙数﹥5颗的人数由48.76%升高至61.09%;牙齿修复率由25.64%升至52.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山区敬老院老年人在存留牙和修复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情况仍低于全国老年人的平均水平,有待于加强敬老院口腔卫生保健工作。

  • 标签: 敬老院 老年人 口腔健康 牙缺失 存留牙 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调查在全口义齿随访患者中,总义齿戴用时间(CDs)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OHRQoL)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应用德国版的LI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G)测量总义齿戴牙2到51个月后仍保持复诊的5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标准差:72.5+9.4;年龄范围:52—91岁,66%为女性)的OHRQoL。研究的结果是OHIP—G各项的和(OHIP—G49;范围0—196)反映了有特征性的OHRQoL。自变量有(1)戴用第一付总义齿至今的时间,(2)之前所戴用过的总义齿的数目,(3)现有总义齿戴用的时间,和(4)戴用第一付总义齿时的年龄。在控制了年龄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应用ordinaryleast—square回归分析研究自变量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结果现有总义齿戴用的时间,戴用第一付总义齿至今的时间,之前所戴用过的总义齿的数目和戴用第一付总义齿时的年龄并不显著影响OHRQoL。每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O.0,95%CI:-0.1到0.2;00.1,95%CI:-O.4到0.3;0.8,95%CI:-1.5到3.0;和0.4,95%CI:-0.1到0.8。结论在戴用总义齿并保持复诊的患者中,对口腔内无法避免的与无牙颌、义齿戴用、年龄和其他因素相关的解剖学和生物学变化的反应,不会必然地迅速转化为明显的口腔健康的变化。

  • 标签: 戴用时间 全口义齿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随访 平均年龄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原卫生部医政司、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活动经中华口腔医学会第4届理事会第14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决定于2015年在四川启动“西部行”公益活动。

  • 标签: 口腔健康 公益活动 医学发展 四川省 西部 中华口腔医学会
  • 简介:2013年6月1日,"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公益活动青海口腔修复技术培训在西宁市成功开班。此次培训活动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青海省口腔医学会、青海省人民医院承办,讲课专家全部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选派,

  • 标签: 青海省人民医院 口腔修复 技术培训 公益活动 医学发展 口腔健康
  • 简介:牙周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两大口腔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是造成我国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牙周疾病是由菌斑微生物所引起的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疾病都表现出牙龈的炎症,牙周炎时还有深层牙周组织的病变,轻到中度牙周炎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重度牙周炎患者才出现脓肿、不适、牙齿松动和移位等症状,在检查时会发现牙周的炎症和破坏表现,如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时可发现有牙周袋形成、牙周附着丧失,X线片上可显示患牙的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重度患者会有牙的松动或脱落,从而造成咀嚼等功能的丧失。

  • 标签: 牙周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全身健康 糖尿病 牙周炎患者 慢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目的采用群体、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发展为频发性头痛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包括TMD各种症状和体征,同时也评估了头痛及TMD肌肉源性和关节源性体征对该样本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材料方法调查了4255名个体的医疗史和牙科及社会人口统计参数,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参数与频发性头痛做相关分析,通过体格及精神健康问卷对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该样本人群中9%报告有频发性头痛。发现咀嚼肌群压痛、既往有咀嚼肌痛病史、耳鸣、颞下颌关节区压痛、睡眠障碍、身心失调、女性等因素在整个样本人群中的危险性比值比(OR)有显著性。肌肉压痛更显示有剂量效应关系。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发展为频发性头痛的危险性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和弹响史、吸烟、酒精滥用、使用避孕药、经济收入和慢性疾病史均未发现与频发性头痛有显著性相关。主诉有频发性头痛的患者其体格及精神健康分值有显著性降低。有肌肉压痛的个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生活质量指标均低下。结论除颞下颌关节压痛之外,肌肉压痛与频发性头痛的发生有显著相关。由于各种共变量都已包含在该模型中,因而该相关性是可靠的。

  • 标签: 头痛 压痛 生活质量 TMD 人群 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