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椎椎管狭窄症(thoracicstenosis)系由于发育、退变和i或韧带骨化等因素造成胸椎椎管局部或多节段管腔狭小,压迫相应节段脊髓,并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胸椎椎管狭窄症并不少见。

  • 标签: 黄韧带 异位性骨化 胸椎 椎管狭窄
  • 简介:韧带位于椎板间,参与构成椎管后方边界。与其他脊往韧带相比,韧带寓含弹性纤维,可辅助椎旁肌控制椎体间运动、保持椎管及椎间孔后壁光滑、保证坐位及站立位时的脊柱稳定。Elsberg于1913年首先报道腰椎管韧带肥厚可导致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由于骨化或增厚的韧带可以压迫脊髓或马尾产生一系列症状或体征,因此也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 标签: 腰椎 黄韧带 肥大 椎管狭窄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胸椎韧带骨化症(TOLF)是一类与慢性退行性病变、炎症、反复应力损伤及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易引起胸椎管狭窄而导致脊髓受压,进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以免因脊髓受压时间过长而产生不可逆损伤,影响患者预后。对此类病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采用“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韧带骨化症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随访1-7a,手术优良率为81.8%。结论:“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韧带骨化症疗效满意。

  • 标签: 骨化 异位性/外科学 黄韧带 胸椎/外科学 人类
  • 简介:摘要胸椎韧带骨化(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TOLF)是胸椎韧带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性组织的病理性异位骨化过程,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及胸脊髓病的最常见病因。影像学检查是定位、定性诊断TOLF的最常用手段。临床上根据骨化形态、分布、脊髓压迫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制订的TOLF分型系统有很多,但应用混乱,迄今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对TOLF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评估分型系统的可靠性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经文献检索,X线诊断TOLF的准确性低,相关分型较少,可靠性差;基于CT的Sato分型(外侧型、扩展型、扩大型、融合型、结节型)和Kuh分型(单侧型、双侧型、桥接型),基于MRI的Kuh分型(喙型、圆型)和陈仲强分型(局灶型、跳跃型、连续型),以及合并硬膜囊骨化的Muthukumar分型(Tram track征、Comma征)等从不同角度和维度阐述了TOLF的类型,在反映骨化机制、评估病情风险、指导治疗方案或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诊断的准确性及分型可靠性较高。结合CT和MRI的多维度、多层面影像学参数将在TOLF的精准化诊疗及新分型探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标签:
  • 简介:背景:胸椎韧带骨化症是以脊髓背侧受压为特征的胸椎管狭窄症,治疗以手术减压为主,且手术方式多样。目的目的:探讨胸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受小关节内侧开槽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治疗的48例胸椎韧带骨化症患者。男23例,女25例;年龄34-69岁,平均52岁,短节段(≤3个)32例,多节段(〉3个)16例。10例合并硬脊膜骨化。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87个月,平均34.8个月。术前、末次随访腰背部VAS评分分别为2.31±2.67、0.71±1.07,下肢VAS评分分别为1.75±2.25、0.56±0.89,mJOA评分分别为6.33±1.89、9.15±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疗效方面:优15例,良16例,优良率为64.8%。根据JOA评分计算平均改善率为60.0%。术中硬脊膜撕裂10例,术后脑脊液漏4例,末次随访未见明显脊柱后凸畸形。除1例因邻椎出现韧带骨化加重再次手术,其他患者均无二次手术及神经功能恶化。结论结论:胸椎韧带骨化症以短节段受累为主,通过感觉平面等定位体征结合影像学明确责任病灶尤为重要。合并硬脊膜骨化的病例并不少见,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椎板切除减压过程中,小关节内侧开槽更为合理,正确使用高速磨钻和椎板钳是避免神经症状加重的关键。

  • 标签: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硬脊膜骨化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韧带骨化症的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6例胸椎韧带骨化症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全椎板切除方法包括整块全椎板切除术与椎板分解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手术疗效采用JOA评分法评价。结果56例患者共累及237个节段,以下胸段最为多见,占57.4%;根据骨化巣形态,外侧型6例、弥漫型17例、厚结节型33例。全部外侧型患者、多数弥漫型患者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手术优良率分别为外侧型83.3%、弥漫型82.4%。绝大多数厚结节型患者采用椎板分解切除法,手术优良率为78.8%;其中4例厚结节型采用全椎板切除法,2例术后脊髓损伤加重;29例厚结节型采用椎板分解切除法,仅2例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结论局部应力因素是胸椎韧带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全椎板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手术方法,其中外侧型、弥漫型可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而厚结节型采用椎板分解切除法更为安全。

  • 标签: 黄韧带骨化 减压 椎板切除术 疗效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腰椎间盘手术的普遍开展,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备用突出症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时有发生术中失误与术后并发症的文献报道,特别是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报道较多,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减少失误与防治并发症,我院从1999年以来采用韧带表面椎板开窗或扩大开窗法,有效地防止了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黄韧带表面开窗法 外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胸椎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 TOLF)系脊柱韧带异位骨化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发病率较高。由于TOLF的病理本质为软骨内成骨,所以保守治疗无法根治,手术干预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TOLF患者年龄普遍较大,且起病隐匿,症状、体征各异,定位诊断困难,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研究TOLF的成骨分化机制以找到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手段尤为重要。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与TOLF的成骨分化有关,如遗传、机械刺激、分子生物学因素、代谢及微量元素异常等,而分子信号通路对于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综述系统性总结参与调控韧带骨化过程的相关信号通路,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STAT3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信号通路和因子,同时分析这些信号通路在韧带细胞成骨分化中发挥促进或者抑制作用,可为进一步探究TOLF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也为更深入探索有效的治疗靶点和预防方式提供可能的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块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手术治疗胸椎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随访资料完整16例胸椎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岁,其中上胸段1人,中胸段3人,下胸段12人,病程2月-3年。通过CT或MRI检查均提示韧带骨化,且脊髓受压。手术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并行脊柱后外侧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后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评分(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JOA评分由术前3-13分提高到术后13-29分,手术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神经恢复率20%-82%,平均65%,16例患者8例优,5例良,2例中,1例差,优良率81.3%。结论全椎板整块切除或分解切除后外侧脊柱椎体融合治疗胸椎韧带骨化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肯定。

  • 标签: 胸椎黄韧带骨化 椎管狭窄 椎板切除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胸椎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胸椎韧带骨化症患者148例,均采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的方法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3.24%(138/148),手术优良率为74.32%(110/14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疗效与术前病程、患者年龄、手术节段、术前JOA评分、椎管面积残余率等因素相关。结论在胸椎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当中,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病程、患者年龄、手术节段、术前JOA评分、椎管面积残余率等因素,都会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应加以注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对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合并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ligamentumflavum,OLF)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3年4月,15例胸椎OPLL并OLF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分别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38.7个月,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3.9±1.2、8.1±2.2及10.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术后1例患者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血肿。结论胸椎OPLL并OLF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并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该术式容易造成严重脊髓损伤,对术者技巧要求较高。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 骨化 异位性 骨化 后纵韧带 减压术 外科 椎扳切除术
  • 简介:摘要腰椎韧带囊肿合并腰椎不稳并发急性足下垂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极为少见,本文介绍了1例腰椎韧带囊肿并发急性足下垂病例,患者以“右下肢麻木、无力2周”为主诉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韧带囊肿,给予腰椎韧带囊肿切除减压融合手术,术后足下垂得以明显改善,建议并发急性运动障碍的腰椎韧带囊肿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腰椎 黄韧带囊肿 腰椎不稳 足下垂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操作保留韧带的椎间盘链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至2008年微创操作下保留和不保留韧带的髓核摘除术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4个月,保留韧带的病例术后症状恢复,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微创操作下行韧带保留的髓核摘除术视野清楚,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粘连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

  • 标签: 留黄韧带 髓核摘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韧带肥厚会导致腰椎管狭窄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关于韧带肥厚的病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巨噬细胞作为炎症中的重要细胞,在韧带肥厚中的作用已有人体标本、动物模型及细胞实验相关的研究,但其在韧带肥厚中所发挥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巨噬细胞及其极化在韧带肥厚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韧带 黄韧带肥厚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椎韧带骨化症(TOLF)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重庆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效果,将疗效评判为"差""可"的患者纳入不良组(35例),将疗效评判为"良""优"的患者纳入优良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行TOLF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验证模型的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硬膜囊骨、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P = 1/(e^-Y),Y = 2.419 + 2.726 ×合并硬膜囊骨+ 3.735 ×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 3.616 ×椎管面积残余率+ 1.949 ×术后脑脊液漏+ 2.137 ×病程,曲线下面积为0.632,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75.7%,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2.93%。结论合并硬膜囊骨、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由上述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 骨化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椎韧带骨化症(TOLF)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重庆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效果,将疗效评判为"差""可"的患者纳入不良组(35例),将疗效评判为"良""优"的患者纳入优良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行TOLF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验证模型的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硬膜囊骨、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P = 1/(e^-Y),Y = 2.419 + 2.726 ×合并硬膜囊骨+ 3.735 ×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 3.616 ×椎管面积残余率+ 1.949 ×术后脑脊液漏+ 2.137 ×病程,曲线下面积为0.632,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75.7%,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2.93%。结论合并硬膜囊骨、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由上述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 骨化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