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胸腹部疾病引起的胸腺水、膈下脓肿等疾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放置引流管引流体液、脓液,但不适合用粗引流管。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生经常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该方法具有痛苦小、创伤小、引流效果确切等优点。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般常用引流袋无法密切衔接,常有渗漏、脱落现象。因此,本科使用灭菌止血带连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引流管 止血带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连接 胸腹部疾病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在安全型留置针上连接无针输液接头与连接肝素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10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儿科收治的 1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安全型留置针依据接诊顺序,前 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 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肝素帽,实验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组间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数据分析,对照组患儿回血、针刺伤、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为 13.33%,实验组患儿发生率为 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型留置针 无针输液接头 肝素帽 婴幼儿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4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回顾,全部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术,术前注意患儿心理护理,加强与麻醉医生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到主动、默契的配合,并注意药物的使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结果42例患儿总体外循环时间36~156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治愈36例,4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2组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协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矫治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手术 护理
  • 简介:介绍新型口腔清洗装置的设计及使用方法。口腔清洗装置包括储水袋、手泵以及出水装置;储水袋底部连接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设有流量开关和第一单向阀;出水软管与手泵连接,手泵连接有手柄,手柄内设有出水通路,且手柄可拆卸的连接有出水装置;出水装置为出水喷头,其中出水喷头包括弯管及设于弯管输出端的喷嘴,储水袋置入自行配制的盐水,挂在移动输液架上,打开调节器的开关排气;患者坐位或站立,头低前倾,将弯头前端放进口内,打开开关,患者按需要自行挤压水泵,使水流产生冲力,进行口腔冲洗。利用口腔清洗装置实行患者自行口腔清洁,能有效保持术后口腔卫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住院天数,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清洗装置 口腔护理 技术革新
  • 简介:ICU患者因病情危重、意识障碍等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若出现大便失禁,传统方法是臀下置垫或纸巾和及时清理、擦洗、更换床单。由于粪便持续不断流出,造成患者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潮湿和被代谢产物腐蚀,加之反复擦洗,易出现皮肤红肿、脱皮、糜烂,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加重了患者病情,增加了护理难度。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采用一次性连接管持续引流稀便,

  • 标签: 昏迷 大便失禁 一次性连接管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
  • 简介:静脉输液是治疗危急疾病的主要方法,多数住院患者检查采血后又要穿刺进行静脉输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临床工作中发现,负压真空采血后若按常规立即拔针,此通道并没有再用,我科2008年1月开始采用负压真空采血后保留针头、直接连接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输液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静脉穿刺频次及疼痛。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 采血后 真空 负压 连接 静脉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24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乳糜胸患儿的护理。对此类患儿除加强常规监护外,强调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液变化情况,术后1周后引流量仍持续增多,或已减少进食后又增多,或引流液呈乳白、乳黄或浑浊状均及时做胸液检测.以及早排除或诊断乳糜胸:给予戒脂或低脂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做好静脉营养输注护理,正确执行各项降低腔静脉压力的措施并做好红霉素胸腔注射的护理配合。本组患儿22例痊愈出院、无复发,2例乳糜胸愈后因重症感染败血症、DIC死亡。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乳糜胸 护理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装置,主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一次性引流袋、贴膜、一次性输液器。认为将统一且专业的堵管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管装置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装置 灸疗 应用 制作 外治疗法 改变体位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器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医务人员在手术室使用能量驱动平台的风险和后果。方法 通过对 2013年 -2018年,手术室能量平台安全性相关的 315篇文献进行量性内容分析,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并且分析了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以及每种能量平台的非选择性重复操作的适应症。结果 共采用了五种不同能量平台的不良事件,其中单极电凝 231例,高级双极电凝 42例,超声设备 18例,传统双极电凝 16例,冷光源 8例。报告中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烧伤、绝缘缺陷、内脏烧伤或穿孔、火灾、出血以及误用。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误用、培训不完善、与购买或维修设备有关的费用等。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能量平台使用的风险及其对后果的影响。绝大多数病例与医疗或辅助医疗小组对使用的持续误解有关,但并发症也与购买和维护这些设备的行政决定有关。

  • 标签: 手术室 能量平台 风险管理
  • 简介:目前大多数医院患者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放在地上,不利于临床对地面的清洁,移动时只能放在床上。尽管有的使用了“S”型挂钩,但不美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已在5家医院试用,患者及医护人员评价良好。介绍如下。

  • 标签: 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
  • 简介:雾化吸入作为婴幼儿心脏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较为常用。为了患儿能较好地配合雾化吸入,提高疗效,我们采用铁丝和薄膜制作成帐篷式雾化吸入辅助装置,临床应用21例,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 辅助装置 婴幼儿 帐篷 心脏手术后 辅助治疗
  • 简介:目前医院用的体温计消毒盒多为简易盒体,不易规范操作。结合临床需要,我院自主设计出了一种临床护理用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架和消毒盒。消毒架设置在消毒盒内,消毒架设有体温计固定条筒。消毒盒由密封上盖和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组成。密封上盖设有提手,内壁有搭条;盒体两侧壁各设计一对锁耳,通过拉绳实现消毒架拉起和放下。见图1。

  • 标签: 消毒装置 临床护理 体温计 消毒盒 消毒架 规范操作
  • 简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为渡过危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防止脑缺氧,往往需用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气道因失去上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清洁、加湿作用,进入下气道的气体温度、湿度降低,造成气道干燥,气道内分泌物干结在纤毛上,使纤毛运动能力丧失,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阻塞管腔,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气管抗感染能力下降,细菌侵袭力上升,易出现肺部感染,给护理造成一定困难。在实践中经反复探索与改进,使用自制简易护理装置,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护理装置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 保持呼吸道通畅 行气管切开术 内分泌物
  • 简介:为促进母乳喂养,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都必须贯彻由WNLCEF及WHO提出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要求摒弃奶瓶及橡皮奶头,对确实需要加奶的新生儿可用小杯、小匙喂哺.但实践过程中,用小杯、小匙喂哺仍有乳头错觉的现象出现,其发生率随着喂哺次数增加而增加[1].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本院妇产科研制出一次性哺乳装置,应用于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次性哺乳装置 母乳喂养 制作方法 硅胶管 儿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