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64例成人整尸(男41女23)的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外径、隐神经等神经的宽度、厚度与深度,它们与内、外及胫骨肌腱等结构的距离及彼此间的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均经内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平面位置浅表恒定,是理想的静脉切开的部位.静脉距内前缘最突点1cm,距胫骨肌腱1.5cm,关系较恒定,可用此二结构作为静脉的标志,多数情况静脉经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深面;足背动脉在伸肌支持带深面且距静脉在2.5cm以上,静脉切开不会伤及动脉;且动、静脉关系恒定,动脉可以作为静脉的标志.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布于足背与趾背皮肤,在前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作为神经阻滞的标志;腓浅神经多为其两条终支经下降,在足背多与隐神经和腓肠神经吻合,故当其阻滞时最好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方向注药同时阻断其两条终支并最好同时阻滞隐神经与腓肠神经.③腓深神经与腓浅神经可能存在吻合,腓浅神经阻滞时最好同时阻滞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动脉搏动即为其标志.④足背动脉在位置恒定,恰位于两之中点,是神经阻滞时有用的标志.

  • 标签: 前区 区解剖 踝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动脉上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动脉上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动脉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动脉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踝上穿支 足踝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股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部组织缺损27例,缺损面积12cm×7cm-25cm×15cm。术前、术中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切取股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常规三抗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血管危象2例,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恢复血液循环1例,1例探查失败,皮瓣修薄成游离全厚皮移植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外侧皮瓣供区隐蔽,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特别适合足底、足跟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肌腱、骨外露患者,是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静脉网移植在趾撕脱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应用携带足背外侧静脉弓的外静脉网,倒置桥接修复双侧趾动脉与第1跖背动脉治疗趾撕脱离断伤患者5例,其中重物挤压伤4例,缆绳绞伤1例;趾骨间关节处离断1例,近节趾骨水平离断3例,跖趾关节处离断1例,双侧趾神经血管束均有不同程度的抽脱。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门诊随访,测量足趾TPD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足趾均成活,5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0.6个月,足趾TPD 11~15 mm,跖趾关节活动度73°~105°。结论外静脉网解剖恒定,分支数目较多,管径与趾动脉匹配,切取时可携带足背腓侧静脉弓,有足够的长度,解决了撕脱伤动脉缺损的难题,简化了手术操作,是治疗复杂趾撕脱离断伤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再植 血管移植 静脉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外侧Flow-through皮瓣治疗儿童足部轮辐伤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对8例足部轮辐伤患儿急诊行清创、固定、跟腱缝合或重建、VSD敷料覆盖,5~7 d后切取游离股外侧Flow-through皮瓣覆盖创面桥接胫后动脉。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除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后危象解除外,其余皮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门诊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皮瓣颜色与受区皮肤相近,外观臃肿不明显。1例踝关节提踵力量减弱,2例踝关节外翻畸形,1例内翻畸形,行走影响不明显。结论股外侧Flow-through皮瓣在修复肢体创面的同时,可桥接重建肢体主干血管,是一种治疗儿童足轮辐伤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儿童 足踝 轮辐伤 股前外侧皮瓣 Flow-through皮瓣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外侧双叶皮瓣修复儿童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对苏州大学附属瑞华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儿采用游离股外侧双叶皮瓣修复,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范围在3~12岁,平均8岁;皮肤缺损大小范围在13. 0 cm×6. 0 cm~15. 0 cm×12. 0 cm;合并胫骨骨折1例、胫后动静脉断裂2例、腓浅神经断裂2例、合并肌肉及肌腱损伤的5例,仅皮肤缺损的1例,创面均有深部肌腱及骨外露,但未有肌腱等组织缺损。一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肉、肌腱修复,创面VSD覆盖,择期在静脉全麻下游离股外侧双叶皮瓣修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样布,在股外侧区纵行设计双叶皮瓣,以方便皮瓣切取后供区能直接缝合,皮瓣切取总面积22. 0 cm×4. 0 cm~29. 0 cm×7. 5 cm。如果两块皮瓣血管同源,皮瓣内的主干血管直接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如果两块皮瓣不同源,则先通过内增压的方式并连成一个血管蒂的双叶皮瓣,再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大腿供区直接缝合。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均未植皮,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6个月,平均17个月。6例患儿皮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臃肿及供受区瘢痕增生,皮瓣色泽、质地接近周围皮肤,3例皮瓣行二次手术修薄整形,2例行供受区瘢痕切除术,术后恢复满意。供区除有瘢痕增生外,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股外侧双叶皮瓣是修复儿童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较好方法,具有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术后皮瓣臃肿、瘢痕增生等可通过二次手术改善。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儿童 足踝
  • 简介:目的:评估逆行前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前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包括足肌腱外露6例,足、中足骨外露5例,足背肌腱及骨外露4例.转位皮瓣面积在6.0cm×4.0cm至15.0cm×10.0cm.术后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结果:1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与足功能恢复满意,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小.结论:逆行前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足 软组织缺损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股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股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外终末穿支降支蒂岛状皮瓣修复中、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腓动脉外终末穿支降支蒂岛状皮瓣修复中、足软组织缺损5例。应用腓动脉外终末穿支的降支与踝关节及跗骨窦周围血管网的吻合,皮瓣旋转点可低至跗骨窦附近,设计皮瓣逆行旋转后修复中、足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皮瓣切取面积15 cm×12 cm~8 cm×6 cm。术后采用门诊及微信随访所有患者,观察记录皮瓣外观及受区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无需二次手术。术后随访6~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无臃肿,患肢踝关节活动度平均背屈15°,跖屈25°。结论以腓动脉外终末穿支的降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修复中、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血运可靠,是修复中、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腓动脉 终末穿支 岛状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16例(16足)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67(33.4±11.1)岁;右侧7例,左侧9例。患者均采用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比较术前及其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后2年采用软骨修复MR观察(MOCART)评分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随访36~72(46.6±12.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改善为(0.8±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60.7±10.8)分提升为(90.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7、13.92,P值均<0.001),依据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6/16。术后2年MRI示截骨面均愈合良好,原病灶缺损区均被移植物充填,MOCART评分为(65.0±10.2)分。结论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症状减轻明显,临床疗效好。

  • 标签: 踝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前踝截骨 骨软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报告足背分叶皮瓣和小腿上-足背串联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皮瓣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 标签: 分叶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背 串联 小腿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接收的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选13例,入选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术后感染控制、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血管危象观察以及出院指导等,统计术后患者皮瓣血运情况以及移植皮肤成活情况。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内螺钉骺阻滞技术矫正儿童踝关节外翻畸形的有效性并计算矫正速率,分析影响对矫正效果的因素及螺钉取出后畸形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41例(49)于小儿骨科接受内螺钉骺阻滞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13例;左侧24,右侧25;手术时中位年龄10.75(4.5,13.9)岁,中位随访时间27(12,64)个月。按照诊断分类: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HME)23,腓侧轴旁半肢5,胫侧轴旁2,多发内生软骨瘤病5,神经纤维瘤病5,外伤骨折6,纤维异样增殖3。在踝关节负重正位X线片上测量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来评估踝关节畸形程度及矫正情况,Malhotra分级用于评估腓骨远端短缩上移程度。结果49中最终36得到有效矫正,总体有效率为73.5%。螺钉类型(半螺纹或全螺纹)、螺钉长度(是否到对侧皮质)、垫片使用、临床诊断分组及年龄均不是能否得到有效矫正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对于取得有效矫正病例的术后矫正幅度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2=0.67),在控制年龄差异后,矫正时长(P< 0.001)、临床诊断(P=0.013)及术前LDTA(P=0.002)都是独立的预测因素。对不同临床诊断组间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平均矫正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0,P=0.003)。结论内螺钉骺阻滞术是治疗发育期儿童踝关节外翻畸形的有效可靠手段,不同的临床诊断对儿童外翻畸形矫正速率可产生明显差异。

  • 标签: 矫形外科手术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削薄股外侧穿支皮瓣(ALTP)修复足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削薄ALTP修复足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受伤原因:车祸毁损伤13例,重物砸压伤7例,肿瘤切除术后及慢性溃疡创面6例,摩托车钢圈绞伤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0 cm×18.0 cm~24.0 cm×10.0 c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腱、关节及骨骼等重要结构外露或缺损。重要肌腱予重建,缺损骨质予植骨填充。切取皮瓣面积为9.0 cm×19.0 cm~25.0 cm×11.0 cm,所有ALTP均一期进行显微削薄,并携带股外侧皮神经。术后予保温、制动及抗血管痉挛等对症处理。术后定期随访,对皮瓣成活情况、感觉恢复、患肢功能恢复及患者主观感受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24 h内发生血管危象2例,经急诊手术探查后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无明显臃肿,无需再次手术削薄,皮瓣TPD 0.5~2.0 cm,评定级别为S3~S3+,踝关节屈伸范围为40°~60°。结论削薄ALTP具有可切取面积大、外形美观、成活率高、感觉恢复较好及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足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崴脚在医学上称踝关节扭伤,常见症状为部明显肿胀疼痛,不能着地,伤处有明显压痛、局部皮下瘀血。

  • 标签: 紧急处理 踝扭伤紧急
  • 简介:创伤在临床常见,由于足部软组织菲薄,损伤时易累及关节,一旦漏诊或误治,致残率较高。内、外固定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足部创伤的治疗有更多的选择,预后得到改善的同时并发症也不断减少。这些都得益于对足部创伤进行仔细的术前评估,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条件,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损伤制定详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踝创伤 个体化治疗方案 软组织条件 同时并发症 足踝部 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