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络失养而萎缩。以长期食少,胃脘胀,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慢性萎缩性胃炎。

  • 标签: 胃痞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气滞基本方”治疗 肝不和证 PD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 18年 1月 -201 8年 11月期 间在吕美农名老中医诊室 治疗的 60例肝不和证 PDS/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为 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雷贝拉唑 +伊托必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 “气滞基本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的总疗效、疗前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疗前疗后单项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且治疗后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 1 );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单项中医证候 积分方面均低 于治疗前( P < 0.05 ), 对照组患者在主症方面低 于治疗前( P < 0.05 ) ,在次症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改善胃脘满、两胁胀痛、嗳气、烦躁易怒等证候 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肝不和证 PDS/病的患者 进行“ 气滞基本方”治疗, 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把它作为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标签: 气滞胃痞基本方 PDS 胃痞病 肝胃不和证 吕美农
  • 简介:(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1541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中医治疗后患者的治愈率高,47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已经康复满意出院,其他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留院继续治疗。结论中医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得到满意的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中医调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37例中医辩证治疗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37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及护理痊愈4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29%。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护为主的中医调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痞 中医治疗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病肝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病肝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疏肝和散;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病肝不和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痞病 肝胃不和证 疏肝和胃散 吗丁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利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病患者进行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2月至2203年2月之间接收的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进行差异性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四联疗法,研究组基于此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首先调查两组患者在Hp根除率方面的数值水平对比结果,经统计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统计各组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经横向以及纵向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数值差距并不大,干预后研究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从治疗有效率方面对比,经计算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病的过程中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痞病 中医综合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8月-2018年2月90例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三联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黏膜愈合时间、嗳气消失时间、胃脘疼痛消失时间、胀满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GIQLI评分、炎症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愈合时间、嗳气消失时间、胃脘疼痛消失时间、胀满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IQLI评分、炎症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GIQLI评分、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炎症,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加味 胃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5~2022.3期间收治的62例病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31例,常规西药)、观察组(3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加减使用柴胡疏肝散对病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胃痞病 疗效
  • 简介:摘要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证。翟教授认为证的发生是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以行气消为主,注重疏肝行气解郁,以运为健,辨证施治。

  • 标签: 胃痞病 以运为健 情志因素 翟玉祥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半夏泻心汤对于寒热错杂型的具体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重点选取在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6 月这个阶段内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寒热错杂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共有 40 例患者,其中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为两个组别,特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 20 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有针对性的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方法,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可以进一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寒热错杂型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手段,这样能够使其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强,及时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这种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其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胃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和汤在治疗慢性胃炎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方法:将就治于我院的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自拟和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时间为7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接受常规西药的治疗同时,配合自拟和汤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药品产生的副作用较小。

  • 标签: 消痞汤 常规西药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导师邓厚波副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病的 认识具有独到的见解。她 认为,病的病因除了由于脾胃本身虚弱以外,现代快节奏生活造成的精神压力导致的肝郁也是病的重要病因,治疗上,强调疏肝健脾,随证佐以行气、活血等药物进行加减,用药上善用柴胡疏肝散、补 中益气汤,并根据辨 证巧妙使用对药,每每临证收效甚佳。

  • 标签: 邓厚波副教授 经验 胃痞病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枳实消汤治疗动力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5%。常规组20例患者中,显效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5%。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枳实消汤疗法促进动力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是动力不足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枳实消痞汤 胃动力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和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自拟和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上腹胀消失时间、嗳气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拟和胃消痞汤 慢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蔡春江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善活用古方、经方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丰富、认识独到。本文拟整理分析蔡师治疗满医案1则,以期为临床辨治满提供参考。

  • 标签: 痞满 肝胃不和 胃食管反流 外台茯苓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肝不和引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采用和方治疗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将致病因作为主要排除依据,选取58例因肝不和导致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研究,将其分为西药组和和组,分别采用西药和和方治疗。结果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更佳。和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69%和3.45%。结论在治疗由肝不和引发的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加大和方的应用力度,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同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和胃消痞方 肝胃不和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病脾胃湿热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8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7例,实验组患者为1例,P<0.05;对照组患者半年内复发人数为6例,实验组为0例,两组比较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为97.6%,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胃痞病 脾胃湿热
  • 简介:【摘要】消化系统中常见一类病症为证,董荣芬教授认为,引起证主要因素与机体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相关,且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作为升降失司,对应治疗上,注重消除气为主,注重疏肝行气解郁,并以运行为健,辨证施治。文章就董荣芬教授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病数十年经验如下总结。

  • 标签: 董荣芬教授 小柴胡汤 胃痞病 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散合枳实消丸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平散合枳实消丸以汤剂加减治疗,方选人参9g厚朴12g枳实10-15g或枳壳15g苍术15g白术6g茯苓10g陈皮10g干姜6g半夏曲9g炙甘草6g黄连10-15g加减,水煎,早晚分服。结果316例患者治愈276例,占87%。好转39例,占12%。结论平散合枳实消丸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显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