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骨表皮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颅骨表皮囊肿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我院1996年8月—2011年5月收治颅骨表皮囊肿的30患者,对其治愈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30均经手术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对颅骨表皮囊肿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骨表皮样囊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普及“双硫仑反应”的防治知识,避免“双硫仑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之间收治确诊的“双硫仑反应”病例39进行分析;结果无论饮酒量多少,先饮酒还是后饮酒,一旦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均可出现“双硫仑反应”;结论通过普及“双硫仑反应”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医务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完全可以避免“双硫仑反应”的发生;故此,笔者提醒同道,酒精中毒时避免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同时也应该告知病人,在使用有酒精增敏作用药物时,近期应禁酒。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肝腺癌(adenocarcinomaofstomach,H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HA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HAS患者中,8为男性,1女性;平均为(64±1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黑便或进餐时呕吐。8患者术前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其中6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HAS在组织形态学上具有肝细胞癌的分化特征,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AFP表达。结论:HAS罕见,且易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及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胰岛B细胞瘤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胰岛细胞瘤发病率仅为0.8~0.9/100万,近年来国内外均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胰岛B细胞瘤表现癫痫发作报道非常罕见。Graves等曾报道1胰岛细胞瘤表现为成人复杂部分性癫痫[2]。

  • 标签: 胰岛B细胞瘤 癫痫 诊断
  • 简介:报道1枝孢枝孢霉所致囊肿性痤疮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孢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33岁。1月余前体检于甲状腺下极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当地医院穿刺提示左侧甲状腺癌可能,建议手术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查体发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侧甲状腺下极可及3cm左右、质地中等偏硬肿块,肿块底部未能触及,右侧甲状腺及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超声、CT和MRI检查。

  • 标签: 超声检查结果 下极 右侧甲状腺 气管食管沟 肿大淋巴结 胸腺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头孢类针剂后饮酒致双硫醒反应的诊断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饮酒前后使用头孢类针剂出现双硫反应的患者12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硫醒反应,2症状较明显、精神紧张患者转上级医院诊治,追访诊断相同,其余10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在2小时内症状得到好转,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鉴于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后饮酒有致双硫醒反应的可能,故使用该类药物,应在用药前1天及2周内禁酒,医护人员应熟悉双硫醒反应,及时预防、诊断、治疗。

  • 标签: 头孢菌素 饮酒 双硫醒样反应
  • 简介:摘要探究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胎儿大小、搏动、胎儿心脏、心尖等情况是否正常,然后彩色多普勒检查无胎儿水肿、病灶血供等情况。结果宫内妊娠单活胎;胎儿心脏声像改变,考虑胎儿心包积液;胎儿肺部声像图改变,考虑先天性肺囊腺瘤,引产后经病理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发现CCAM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普勒 胎儿 彩色超声检查 囊腺瘤样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癫痫发作时的临床护理,避免意外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我科7尿毒症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7患者癫痫发作均能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缓解,好转出院。结论癫痫发作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尿毒症晚期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部病变之一,癫痫发作期及时紧急的救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尿毒症 尿毒症脑病 癫痫样发作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浅表脂肪瘤痣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浅表脂肪瘤痣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情况,并温习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浅表脂肪瘤痣临床分多发(经典型)和单发两种类型,组织病理提示真皮中上层见无包膜且分化良好的脂肪细胞团块,与下方的皮下脂肪不相连。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破碎和断裂。结论:浅表脂肪瘤痣是以真皮内异位的成熟脂肪细胞为特征的一种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多发型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痣或神经纤维瘤,单发型易误诊为软纤维瘤。

  • 标签: 浅表脂肪瘤样痣 组织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过程。结果18患者中,纤维瘤2,腺瘤3,局灶结节性增生4,癌肉瘤2,错构瘤2,梭形细胞瘤1,原发性肝恶性间质瘤1,肝结核1,炎性假瘤2。8影像学诊断出现误诊,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50%。1炎性假瘤术前CA19-9为246.4kU/L,其他病例肿瘤标志物均正常。除1肝结核因术中见胃小弯多发肿大淋巴结和膈肌硬结未行肝脏肿块切除及1腺瘤患者行射频消融外,其他病例均行肝脏病灶完整切除(包括局部切除、肝叶肝段切除)。结论肝脏少见肿瘤或肿瘤变术前难以确诊,检查误诊率较高,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 标签: 肝少见肿瘤 肿瘤样变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