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领会教材细节内容调整背后的深层次意图,矫正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规律总结片面化等不良导向,以高中化学教材中两例有关消去反应的配套习题的修订变化为例,深刻分析了消除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概念内涵,提出并探讨了大学教材消除反应与中学消去反应概念间边界模糊,不含β-氢有机化合物也可能发生消除反应,含β-氢有机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仍需关注Zaitsev规则和重排等问题。基于研究结论,从教材习题的修订、消除与消去反应概念的界定、教师专业修炼与教学处理等方面归纳阐述了教学认识,提出了中肯的教学建议。

  • 标签: 消去反应 消除反应 卡宾 重排反应 化学教学
  • 简介:乡土教材是传承乡土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乡土教材开发团队日益多元化,高等院校师生、省市教育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新兴的NGO、中小学骨干教师等力量,不断参与到乡土教材开发及实施团队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合作模式:"学院派+中小学+NGO"、"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NGO"、"文化自觉"模式。通过这些合作模式,协调各方诉求,整合多方资源,反思行动结果,共同推进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

  • 标签: 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 乡村教育 文化传承 教育人类学
  • 简介:一语文教科书与一般选本的区别,不仅在于教科书所选的课文具有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等基本要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为课文并不是作者为教科书专门创作的,只是教科书的编者出于某种考虑,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把若干篇课文编排在一起。而这些课文要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必须再设计相应的练习。

  • 标签: 设计意图 课标教材 练习 语文教科书 语言文字规范 语文教学
  • 简介:10月19~22日,2016年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合肥市举行,会议主题为'聚焦‘探索规律’的教学研究',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400多位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王林老师主持,王林老师指出教材编写重在突出探索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会议安排了两个专题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晓天作题为《理解和把握数学课

  • 标签: 全国苏教版 小学数学 教学研讨会
  • 简介:2005年4月19日~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在江西南昌召开了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实验教材研讨会,刘意竹副总编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区的200多位教研员、教师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实验教材 初中数学 研讨会 人教版 课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常见的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点在小学数学课程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这三个版本中的内容,融合三个版本的教材,取其精华。力求建立以人教版为主的《常见的面积单位》课程教学教法的模型,从而进一步深化到对小学数学“单位”教学相关类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

  • 标签: 面积单位,教材对比,模型建立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机制的改革,统编版的教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材,在调整之后,对其旧版教材中的阅读教学板块做出了巨大的改革。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部分主要在两个方面做了一些拓展,分别是“家庭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学习”。这两方面的拓展主要是为了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能够在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文学基础。接下来,笔者就将在深入探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浅析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教学策略。

  • 标签: 统编版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改革策略
  • 简介: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全国双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3-15日在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部分省市的双语教学专家学者及双语教学成绩突出的部分学校代表共160多人。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吕达,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姜映梅,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双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本华,苏州市教育局局长申建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双语教学 学术交流 教育研究 中国 教学资源
  • 简介:为了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使广大实验区的教师使用好新编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人教社综合文科室于2004年4月22日至23日在重庆市召开了本学科全国各实验区课改实验工作研讨会,全国23个省市地区的教研员、实验区教师近

  • 标签: 人教版 基础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实验教材 研讨会
  • 简介:  在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上册)中,"月相及其变化"是学生学习与实际观测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虽有"月相成因示意图"和"月相的变化"两幅插图辅助学习,但因"月相成因示意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实际天象观测中难以分清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造成了天象观测中学生认识的模糊;而"月相的变化"图虽让学生分清了方位,但由于分别是上、下弦月的变化过程合成图,学生仍有一定的接受难度.……

  • 标签: 分解图高中地理 变化成因 成因分解图
  • 简介:2004年2月24-27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承办的“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七-九年级)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0多位教研员参加了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意竹致开幕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宏伯、

  • 标签: 人教版 数学 实验教材 课程标准 研讨会 初中
  • 简介:2011年5月20日至21日,汉语教材及新资源国际研讨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孔子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主办,旨在探讨汉语教材与新资源开发遇到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办法。来自全美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英国、德国、波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的80多位汉语教学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哥伦比亚大学 国际研讨会 汉语教材 资源开发 美国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一直以来,课堂教学就存在着四个认识误区: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教师讲得越多,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就越高;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的知识就一定掌握了。其实这是教师缺乏对教材认真研究,缺乏对学生充分的认识和引导所导致的。要避开这四个认识误区,校长必须引导教师对学科知识实现整体系统的把握,让教师读懂教材,研究教材,开发教材,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认知。

  • 标签: 教材 学生就学 课堂教学 认识误区 学科知识 整体系统
  • 简介:何谓尊重教材?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尊重教材体系和结构,如苏科版教材,将“因式分解”作为“乘法公式”的后继内容,在每册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大多数的章节均设计了“数学活动”;二是尊重教材主要特点,如苏科版教材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 标签: 教材体系 尊重 “课题学习” 数学活动 课程内容 乘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