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寿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4期
  • 机构:四川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2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检测制备前凝血因子Ⅷ,加强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无偿献血的44名志愿者。将其6小时内血液视作研究对象予以检测,再提取出适当沉淀凝血因子,并检测凝血因子Ⅷ总含量。结果:血浆Ⅷ最低的是O型血,最高的是B型血,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检测制备前凝血因子Ⅷ有助于加强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

  • 标签: 制备前 凝血因子Ⅷ 冷沉淀凝血因子
  • 简介:目的了解沉淀凝血因子的活性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确保临床输注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份沉淀,采用凝固光学检测法,经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沉淀中部分凝血因子的活性及PT、APTT,并进行分析。结果检测FⅡ、FⅤ、FⅦ、FⅦ、FⅨ的活性(%)分别为5.40±0.11、7.35±0.35、5.27±0.40、165.42±32.55、108.50±2.96,PT、APTT(s)分别为15.20±0.25、14.01±5.54。结论进行沉淀凝血因子活性和PT、APTT的检测,有利于确保临床合理使用沉淀

  • 标签: 冷沉淀 凝血因子 检测
  • 简介:摘要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经离心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将剩余不溶沉淀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一种功能性血液成份,是新鲜冰冻血浆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等。近几年来本血站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和使用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因缺乏Ⅷ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出血的病人及血友病患者1。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沉淀凝血因子不再局限于血液病的治疗,而更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如深度烧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分输血 成分制备 冷沉淀凝血因子 临床输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合理制定本站库存,确保血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方法:统计本站2008年-2012年发往临床的沉淀凝血因子及去白悬浮红细胞数量.分析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在临床应用及血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我站发出的沉淀凝血因子的发出数量与去白悬浮红细胞发出数量随着年供血量的增加逐年上升。结论:及时调整血液库存,制备并积极推广应用沉淀凝血因子

  • 标签: 血液 冷沉淀凝血因子 去白悬浮红细胞
  • 简介: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含有F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临床适应证为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FⅧ:C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夹板法和虹吸法制备沉淀凝血因子质量。选择合适的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A-620检测沉淀凝血因子中VⅢ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VⅢ因子含量(IU/400ml全血),平均为86.2IU±4.1IU/400ml全血和103.8IU±7.0IU/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VⅢ因子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VⅢ因子含量(IU/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mg/400ml全血)平均为181mg±5.0mg/400ml全血和186.5mg±5.3mg/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含量(mg/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夹板法 质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夹板法和虹吸法制备沉淀凝血因子质量。选择合适的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CA-620检测沉淀凝血因子中 VⅢ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 VⅢ因子含量( IU/400ml全血),平均为 86.2 IU±4.1IU/400ml全血和 103.8IU±7.0IU/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 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 VⅢ因子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 VⅢ因子含量( IU/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mg/400ml全血)平均为 181mg±5.0mg/400ml全血和 186.5mg±5.3mg/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 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含量( mg/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夹板法 质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我市医疗机构血小板和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临床输注现状,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缓解血液紧张,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降低输血风险。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市十一县(区)医机构血小板和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我市的血小板使用量从97.0u(袋)增长到319.0u,年增长率为42.27%—131.16%;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由2736.5u增长到4402.5u。年增长率为3.53%—55.40%。截止2014年,19.57%的医疗机构输注血小板,36.96%的医疗机构输注沉淀凝血因子。结论血小板和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虽然大幅增长,仍是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大多数医疗机构输注的血液成分品种单一,只会常规使用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从未使用过血小板和沉淀凝血因子,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血液的现象;血站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成分输血宣传指导,纠正不合理用血,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使用量及使用情况 分析
  • 简介:现阶段临床虹吸法制备沉淀专业设备较少,如何在制备沉淀过程中既不影响质量又能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虹吸法制备沉淀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次我们采用一种新型沉淀制取设备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ZBK-LCD-A1型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简称:制备仪)制取沉淀,并参照国家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对制取的沉淀的质量进行比较。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LCD 纤维蛋白原 虹吸法 血浆速冻机
  • 简介: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C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不溶解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含有丰富的FⅧ、纤维蛋白原(Fib)、Vwf、Fn、X;沉淀中含有的FⅧ理论上是相当于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浓缩10倍[1],容量少,效果好,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治疗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产妇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方面获得明显疗效[2].

  • 标签: 冷沉淀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 虹吸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离心法制备对沉淀凝血因子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站2016年及2017年的120袋沉淀制品,按照制备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袋。对照组按照传统离心法制备沉淀,实验组按照改良离心法制备沉淀,测定两种制备方法中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传统离心法制备的沉淀的合格率达到96.67%,改良离心法制备的沉淀合格率为98.33%,二者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凝血因子Ⅷ含量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改良离心法制备沉淀,其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可提高冷沉淀制备质量。

  • 标签: 改良离心法 冷沉淀 凝血因子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沉淀凝血因子并进行质量检测,比较两种制备方法对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mL新鲜冰冻血浆100袋,采用离心法和虹吸法各50袋制备沉淀,对制备的沉淀进行凝血因子因子和Fbg(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比较两组的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结果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的沉淀因子含量分别为(93.25±6.8)IU和(81.35±5.3)IU,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沉淀FVⅢ含量(IU/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75.35±5.5)mg和(161.75±6.3)mg,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mg/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离心法制备的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指标优于虹吸法。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离心法 虹吸法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Fb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虹吸法和离心法制备沉淀凝血因子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本站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集的新鲜冰冻血浆100袋,依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离心法检测凝血因子)与观察组(采用虹吸法检测凝血因子),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Ⅷ因子(106.32±1.11)IU;Fbg含量(192.41±1.03)g,均优于对照组Ⅷ因子(82.36±1.88)IU;Fbg含量(150.65±1.52)g,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采用虹吸法检测凝血因子,具有较多优势,值得研究。

  • 标签: 虹吸法 离心法 冷沉淀凝血因子
  • 简介:在已经有新一代药物在美国及欧洲上市的情况下,拜耳(Bayer)仍然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旧版本药物。药物安全的管理一直是令医药产业产疼的大问题,如此行径,却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从约10,000名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了大量凝血因子Ⅷ?A3笔币蛭际跸拗疲庑┎范济挥芯却恚蚨庑┎分屑赡苄薍IV病毒和其它病毒。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药物安全 中极 HIV病毒 携带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联合沉淀凝血因子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3例产科大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输注红细胞、血浆及沉淀凝血因子)与对照组(输注红细胞、血浆)。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低于对照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浆 冷沉淀凝血因子 产后大出血
  • 作者: 姜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邻水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5-0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由此明显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的上升。在医疗方面,人们对成分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医学上在临床方面对冷沉淀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冷沉淀凝血因子不仅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身上,例如患者大出血、患有血友病、肿瘤、烧伤、皮肤黏膜以及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1],不仅如此,手术创伤或者多发伤等领域也有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些方面均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表现出极度需求的状态。在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在《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其仅仅对FⅧ因子含量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作出相关研究[2]。对于FⅧ因子,其可参与内源性凝血的过程,可以在此环境下,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然而对于纤维蛋白原来说,其主要在于参与血液的凝固一个过程。可通过各种的相互作用方式,与生物的相关组织来进行结合,然后将血凝块在胶原上来进行固定[3]。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重新进行溶解,并且对于已经凝固的血块,具有一定的液化作用,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局部出现持续性的血栓形成。对于冷沉淀的制作,其过程即为凝血因子的浓缩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历全血、新鲜血液冰冻、冷沉淀几个阶段。但是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在任何一个阶段,均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情况,也因此会影响冷沉淀制品的质量。其影响因素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①健康人群中的FⅧ因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献血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可产生影响。②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的影响,例如血流通畅度、是否出现凝块、溶血等情况,均可对全血中的FⅧ因子含量造成较为非常严重的影响。③融化以及制备的过程因素。冷链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我国在对冷沉淀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两种方法,即虹吸法以及离心法。传统的离心法,主要是将准备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放置于冰箱中过夜,直至其融化,冰箱保持在4±2℃左右。冰箱中的位置不同、融化时间长短等均可影响到冷沉淀的制备质量。那么如何用传统离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1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