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商保军 杨世伟 雷平冲 马荣军 何向东 袁晓莉 姜丽 李玉龙 董晓燕 王臻 张琳 朱尊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郑州 450003;河南省干细胞分化与调控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郑州 450003;河南省干细胞分化与调控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3;河南省血友病登记管理中心,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A(HA)患儿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产生的相关因素及抑制物产生前后出血与关节病表现的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收治的381例16岁以下HA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1例HA患儿中,轻型116例(30.4%),中间型196例(51.4%),重型69例(18.1%)。FⅧ抑制物阳性患者54例(14.2%),高滴度、低滴度分别为22、32例。血友病家族史与FⅧ抑制物阳性相关[P<0.001,OR=3.299(95%CI 1.743~5.983)];高强度暴露与FⅧ抑制物的产生相关[P=0.002,OR=2.587(95%CI 1.414~4.731)]。高强度暴露与高滴度FⅧ抑制物产生相关[P=0.001,OR=8.689(95%CI 2.464~30.638)]。54例HA患者产生抑制物后,总体关节年出血率、创伤性年出血率增加(z=-3.440,P=0.001;z=-2.232,P=0.026),而非关节年出血率、自发性年出血率与抑制物产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2,P=0.180;z=-1.414,P=0.157)。关节超声评分较产生抑制物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2,P=0.527)。结论血友病家族史、高强度暴露可增加HA患儿发生FⅧ抑制物的风险,且高强度暴露可增加HA患者出现高滴度抑制物的风险。

  • 标签: 血友病A 抑制物 超声评分 血友病性关节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前者主要为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后者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酯,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过程中具有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率低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化使用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提供参考。

  • 标签: 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色底物法测定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进行方法学建立以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的血友病A患者40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20例,狼疮抗凝物质阳性患者26例和表观健康者60名,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相关文件要求,分别对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不精密度、检测下限、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参考范围、可报告范围等指标进行验证,并与FⅧ活性检测(一期凝固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同时对发色底物法在获得性血友病A和狼疮抗凝物质阳性患者标本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结果两个水平的定值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提供的定值范围内(偏倚为3.93%~6.79%)。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为1.86%~2.06%(均≤5%),日间不精密度CV为4.83%~6.90%(均≤15%)。灵敏度CV为11.23%(<20%)。试剂盒提供的参考范围(60.00%~168.00%)适用于本实验室。最大稀释度为1∶16。线性范围为5.00%~193.50%(a=1.024 3,R2=1.000)。临床可报告范围为0.50%~387.00%。携带污染率为0.04%。与FⅧ活性检测(一期凝固法)结果一致性高(R2=0.961)。FⅧ抑制物滴度检测结果与一期凝固法结果一致性高(R2=0.973)。狼疮抗凝物质阳性伴FⅧ活性(一期凝固法)降低患者的FⅧ∶C结果与一期凝固法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2,P<0.05)。结论FⅧ活性检测(发色底物法)试剂盒具有优越的检测性能,各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结果,可用于FⅧ活性水平测定,且临床应用范围更广,干扰因素更少。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发色底物法 临床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B合并凝血因子FⅨ抑制物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2月8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血友病B合并FⅨ抑制物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病史进行收集,并且进行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以及血浆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等实验室检查,结合基因测序结果进行诊断。患儿接受泼尼松(15 mg/d)联合环孢素(50 mg/次×2次/d),以及泼尼松(15 mg/d)联合雷帕霉素(1.5 mg/d)方案治疗。并且根据患儿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疗效。随访截至2019年9月30日。回顾性分析本例患儿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经过及疗效。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例患儿为男性,8岁。因"反复出现关节疼痛、肿胀7年"于2018年2月8日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2010年5月,患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型血友病B,予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重组人FⅨ治疗。2012年3、4月测定FⅨ抑制物滴度分别为3.2、6.2 BU/mL。自2014年6月起,患儿关节频繁出血,疼痛程度显著加重。②患儿入院后凝血功能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165.4 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3.4 s,凝血酶时间(TT)为16.6 s,纤维蛋白原(FIB)为3.48 g/L,FⅨ∶C为0.5%,FⅧ∶C为20%。APTT纠正试验结果显示,立即及2 h后APTT分别为152.7与129.6 s。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狼疮抗凝物检查结果呈阴性。FⅨ抑制物滴度>10 BU/mL。FⅨ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FⅨ基因2号外显子c.7993C>T(p.Arg29X)杂合突变。③该患儿被诊断为重型血友病B合并FⅨ抑制物。选择泼尼松联合环孢素方案对本例患儿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患儿未获得改善。随后治疗方案改为泼尼松联合雷帕霉素。治疗6个月后,复查患儿FⅨ抑制物滴度下降幅度不明显,但是患儿出血频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9个月后,复查患儿FⅨ抑制物滴度降至初诊时的50%,患儿未再发生出血症状。患儿疗效达部分缓解(PR)。截至随访结束,患儿未发生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及学习。结论重症血友病B患儿若多次输注FⅨ后出血频率增加,对常规剂量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时,需警惕FⅨ抑制物产生可能,应及时测定FⅨ抑制物滴度。血友病B合并FⅨ抑制物少见,疗效差且易出现不良反应,正确诊断与适当治疗对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结论仅限于对单一病例的临床分析,尚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

  • 标签: 血友病B 凝血因子抑制物 因子Ⅸ 出血 诊断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9年4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43例遗传性FⅦ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43例患者中,男16例,女27例,中位年龄16(1~70)岁,6例有家族史。29例(67.4%)有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13例(30.2%),口腔黏膜出血13例(30.2%),鼻出血9例(20.9%);27例女性患者中,11例有月经过多(占育龄期女性的47.6%)。实验室检查均见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FⅦ活性(FⅦ∶C)减低。10例患者接受F7基因检测,发现3个新的突变位点。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PCC)14例(32.6%),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12例(27.9%),输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3例(7.0%),20例(46.5%)无出血症状或轻微出血患者未接受替代治疗。9例(20.9%)患者未再发生先前出血症状,5例(11.6%)既往出血症状复发或持续存在,8例仍有月经量大,9例(20.9%)失访。结论多数遗传性FⅦ缺乏症患者出血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在手术或创伤后有过度出血倾向。FⅦ∶C与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出血症状较重者应接受预防治疗。F7基因突变检测对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遗传性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n=18)、无贫血组(n=18)、轻度贫血(n=23)、中度贫血(n=21)、重度贫血(n=20),检测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结果:对照组、无出血组、无贫血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凝血因子XI、XII比较无差异(P>0.05);但两组随出血程度的加重,各组凝血因子XI、XII活性呈减弱的趋势;相较于对照组,凝血因子II、V的活性在轻度、中度、重度贫血组降低(P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出血患者 血浆凝血因子 活性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基因变异,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用DNA直接测序法对F12基因进行变异分析;在野生型pIRES2-EGFP/FⅫ表达质粒基础上,构建变异型FⅫ表达质粒,Polyfect转染试剂瞬时转染293T细胞,分别测定上清液中FⅫ活性(FⅫ activity,FⅫ∶C)和FⅫ抗原(FⅫ antigen,FⅫ∶Ag),测定细胞裂解液中FⅫ∶Ag,并用Western印迹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F12基因第1外显子启动子区为46TT基因型,在第13和14外显子存在g.8489G>A(p.Glu502Lys)和g.8699G>C(p.Gly542Ser)复合杂合变异。瞬时转染结果显示,FⅫ p.Glu502Lys变异体蛋白上清液中FⅫ∶C和FⅫ∶Ag分别为野生型的28%和24%,细胞裂解液中FⅫ∶Ag为野生型的39%;FⅫ p.Gly542Ser变异体蛋白上清液中的FⅫ∶C和FⅫ∶Ag分别为野生型的32%和17%,细胞裂解液中FⅫ∶Ag为野生型的59%。结论先证者F12基因型46TT,p.Glu502L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变异导致其FⅫ水平极度降低;体外表达实验证实变异蛋白p.Glu502Lys和p.Gly542Ser存在合成和分泌障碍。

  • 标签: 凝血因子Ⅻ缺陷症 F12基因 基因变异 凝血因子Ⅻ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患者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与表型分析,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PCR扩增先证者F7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3′端非翻译区序列,采用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发现变异位点后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并检测家系成员相应的变异位点。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氨基酸变异位点的保守性;用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对蛋白质功能的潜在影响;用Swiss-PdbViewer软件分析氨基酸变异前后蛋白模型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7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985T>C(p.Ser329Pro)杂合错义变异及c.1091G>A(p.Arg364Gln)杂合错义变异;其母亲、弟弟和儿子均为c.985T>C(p.Ser329Pro)变异杂合子,父亲为c.1091G>A(p.Arg364Gln)变异杂合子。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p.Ser329和p.Arg364位点在同源物种间均高度保守。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示两种变异均为有害变异。变异蛋白模型分析显示p.Ser329Pro变异后,Pro侧链与Leu333新增一氢键,且Pro苯环与Glu325产生碰撞力;p.Arg364Gln变异型比Arg364野生型增加了两个氢键,进而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结论该家系F7基因第8外显子c.985T>C(p.Ser329Pro)杂合错义变异和c.1091G>A(p.Arg364Gln)杂合错义变异与该家系的FⅦ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F7基因 基因变异 生物信息学 模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因子VIII(factor VIII,FVIII)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的血浆FVIII预测IgAN预后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FVIII组(FVIII>140.50%)和低FVIII组(FVIII≤140.50%),比较两组患者肾活检时基线临床参数的差异。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30%或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方程法分析血浆FVIII水平对IgAN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93例IgAN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5.15(33.77,36.76)个月,12例(12.90%)患者发生终点事件。高FVIII组患者年龄、血肌酐、尿素氮、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24 h尿蛋白量、蛋白C、蛋白S和eGFR下降速率高于低FVIII组(均P<0.05);eGFR、血白蛋白、中位随访时间低于低FVIII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低FVIII组比较,高FVIII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降低(χ2=5.635,P=0.018)。在校正收缩压、eGFR、尿蛋白、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等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浆FVIII水平是IgA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4.147,95%CI 1.055~16.308,P=0.042)。结论血浆FVIII水平与IgAN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相关,高血浆FVIII水平是IgA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因子VIII 预后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家系的表型特征及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综合分析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并应用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Ⅴ因子活性仅为0.1%,但无任何出血征象;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F5基因上携带父源性c.653T>C(p.F218S)杂合变异和母源性c.3642_3643del(p.P1215Rfs*175)杂合变异,患儿哥哥携带父源性的c.653T>C(p.F218S)杂合变异,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其中c.653T>C(p.F218S)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c.3642_3643del(p.P1215Rfs*175)为国际上未见报道的可疑致病性变异。结论明确了F5基因为该患儿的致病基因,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该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

  • 标签: 凝血因子V缺乏症 F5基因 高通量测序 基因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抗凝血酶(AT)与凝血因子Ⅶ(FⅦ)联合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AT基因和F7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收集2018年11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液和临床资料(共3代16人),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活性(AT:A)、抗凝血酶抗原(AT:Ag)、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AT基因和F7基因全部外显子、侧翼及5′、3′非编码区,寻找基因异常位点,并通过克隆测序及反向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Ⅱ6)AT:A和AT:Ag明显下降,分别为46%和135 mg/L(参考范围为250~360 mg/L);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8、侄子Ⅲ3)AT:A和AT:Ag均降低至正常人的50%左右;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FⅦ:C分别为45%、50%、48%、47%和48%,而FⅦ:Ag正常。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Ⅱ6)及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7、侄子Ⅲ3)AT基因5′非编码区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均存在F7基因8号外显子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Arg304Gln。结论抗凝血酶与凝血因子Ⅶ分别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和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成员AT与FⅦ联合缺陷的分子机制。

  • 标签: 抗凝血酶缺陷症 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15例,并选取同期产前检查正常的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应用亚硫酸氢盐PCR测序法分析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率。结果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1和CpG2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率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36.7±9.8)%、(38.7±11.3)%,而对照组分别为(19.3±8.8)%、(16.7±2.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升高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个近亲婚配的凝血因子Ⅴ缺乏症(coagulation factor V deficiency)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高通量外显子测序筛查F5基因的变异,Sanger测序验证检出的变异,分析双亲携带变异位点的情况。结果先证者F5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c.4096delC纯合缺失,可导致移码变异,使FⅤ蛋白编码提前终止(p.Leu1366Phefs*3);先证者父母均为该变异的携带者。F5基因c.4096delC变异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推荐标准,为致病性变异。结论F5基因c.4096delC (p.Leu1366Phefs*3)纯合变异是该家系先证者发生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F5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F5基因 移码变异 近亲婚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保存期末的凝血因子活性及血栓弹力图(TEG),为指导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日照市中心血站采集的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为研究对象。去白细胞血小板采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管路耗材采集。分别于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保存前、(22±2)℃振荡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对其血小板计数、FⅧ活性、FⅨ活性和TEG进行检测。对以上指标3个不同保存时间点的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0.8±0.5)×1011/L、(8.7±1.1)×1011/L、(8.2±1.5)×1011/L,FⅧ活性分别为(105.9±38.2)%、(57.2±22.4)%、(30.5±17.5)%,FⅨ活性分别为(97.8±27.5)%、(54.9±19.7)%、(38.4±12.4)%。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上述3项指标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90,P<0.001;F=126.16,P<0.001;F=141.04,P<0.001);保存第5天与保存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10.52,P<0.001;LSD-t=10.13,P<0.001;LSD-t=11.76,P<0.001),保存第7天与第5天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2.34,P=0.020;LSD-t=5.53,P<0.001;LSD-t=4.50,P<0.001)。② 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依次分别为(8.8±0.5)min、(14.1±0.7)min、(16.1±0.6)min,(1.7±0.1)min、(1.8±0.5)min、(1.9±0.6)min,(69.7±3.4)°、(69.1±1.8)°、(69.2±2.6)°,(86.7±2.6)mm、(82.2±3.1)mm、(80.5±3.3)mm;R值、K值、MA值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522.59,P<0.001;F=3.15,P=0.045;F=73.42,P<0.001)。其中,保存第5天与保存前比较,R值显著升高,MA值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49.90,P<0.001;LSD-t=8.51,P<0.001);保存第7天与第5天比较,R值亦显著升高,MA值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18.83,P<0.001;LSD-t=3.22,P=0.002)。结论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期末,即(22±2)℃振荡保存第5天时,其凝血活性成分明显损耗,凝血功能有所下降。临床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时,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使用不同保存期的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 标签: 血小板去除法 血液凝固因子 因子Ⅷ 因子Ⅸ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小板输注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用于确诊先天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1,VKCFD1)疾病的细胞体系。方法在稳定表达报告基因FIX-Gla-PC的HEK293细胞中,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GGCX基因;通过ELISA、DNA测序、Western印迹等方法鉴定GGCX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用快速点变异的方法构建致病性GGCX变异体质粒;用ELISA方法检测GGCX变异对报告基因的影响。结果首先用ELISA方法筛选到两株报告基因无活性的单克隆细胞;之后DNA测序结果和Western印迹验证GGCX基因发生了编辑和敲除;最后通过转染野生型GGCX基因,可以恢复报告基因的活性,提示成功筛选到两株GGCX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在筛选到的细胞株中转染已知可导致VKCFD1的GGCX变异体,发现报告基因活性在致病性变异体中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检测GGCX活性的细胞体系,该体系可以用于诊断GGCX变异导致的VKCFD1。

  • 标签: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 GGCX基因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报告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外周血凝血因子XIII(FXIII)浓度与出血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55例PLT<50×109/L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以35例非血液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FXIII浓度,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外周血FXIII水平与出血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FXI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XIII水平与出血评分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61)。当FXIII浓度的临界值为103.9 μg/L时,诊断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敏感性为0.939,特异性为0.909。结论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FXIII水平减低,且与出血事件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骨髓抑制 凝血因子XIII 出血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治疗老年外科难控制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04年5月至2018年12月应用rFⅦa成功治疗的27例老年外科围术期难控性大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总结其应用方法和经验。结果27例患者中23例患者停止出血,痊愈16例,共有11例死亡,总体病死率为40.74%(11/27);其中因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而死于出血者4例,故出血病死率为14.81%(4/27);出血控制后死于原发疾病者7例,病死率为25.93%(7/27)。应用rFⅦa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时间(INR)等指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197、-3.180、-2.271、-2.803,P=0.028,0.001,0.023、0.005);而应用rFⅦ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AT)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6,P=0.006)。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对于外科难控制性大出血在传统措施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用rFⅦa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因子Ⅶ 手术期间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