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胃肠营养(PN)安全用药作用意义。方法PN实施过程中,从设备环境、专业优势、差错控制方面阐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胃肠营养安全用药中作用。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等多环节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中不可替代、重要作用。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PN提供了保证。

  • 标签: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胃肠外营养 安全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工作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提出降低职业危害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记录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PIVAS所有药学人员2016年上半年职业危害种类次数,针对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采取防护措施,再记录2016年半年职业危害种类次数,并与上半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发生职业危害次数分别为190次71次,下半年出现职业危害次数明显少于上半年。结论:加强医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药学人员对职业危害认识。建立规范化操作管理制度及流程,降低PIVAS职业危害发生重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干预医嘱处方效果,进步保证患者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间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受并进行干预处理320份不合理医嘱,总结不合理用药类型,为提出改善意见提供依据,此外配药中心审方药师提出针对性纠正意见。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及干预320份不合理医嘱中,主要类型包括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类型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剂量不合理用药频率不合理。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具有静脉用药配置职能,工作人员仔细审核可及时发现医药方溶媒选择不当、剂量差错等不合理问题,通过医嘱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于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保障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设立PIVAS后收治2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PIVAS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均由病区护士根据医生开具处方,于病区治疗室自行完成药品调配。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护理人员直接护理时间、静脉用药调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直接护理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用药调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共计发生11例(0.55%),对照组为64例(5.33%),P<0.05。结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显著缩短了静脉用药调配时间,延长了病区护士为患者进行直接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优质护理 用药调配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选择未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100例患者纳入研究,为对照组,另选取已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100例患者纳入研究,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给药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等,以探讨分析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给药满意度(98.00%,9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x2值=9.7826,P值=0.001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9.00%,9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x2值=14.4648,P值=0.0001。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1.00%,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3.00%,13/100),x2值=11.0599,P值=0.0009。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过程中,常规调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中加强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管理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实践方法。方法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开展关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水平研究。研究期间总共选取接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服务12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处理。常规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激励管理方法实行管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包含在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等方面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中合理应用激励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实效性,提高调配效率与规范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激励管理 实践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危害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病房与PIVAS环境调配危险药品患者分别为对照组(n=73)研究组(n=75),再选取2种环境医务人员分别为参照组(n=69)观察组(n=38),调查分析不同环境调配危险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健康问题明显增多(P〈0.05).结论:PIVAS调配危害药品提高了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安全性,同时需对调配危害药物医务人员实施职业防护.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对输液质量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输液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发现管理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研究组),并将2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及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为6.00%,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药物调配差错率为3.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对输液质量影响效果显著,可降低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调配差错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输液质量 用药调配中心 管理模式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药品破损原因,并制定减少破损相应对策。方法: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IVAS2016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分析容易造成破损各个环节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结论:药品破损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药品破损率。通过相应整改,药品破损率从2016年第季度1‰下降至第四季度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情况;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前后收治患者共计190例,将建立前收治9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建立后收治9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建立前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对改善临床用药质量安全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100例住院患者,所有住院患者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组(5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组(50例住院患者),分别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常规调配,将两组住院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用药质量安全评分(80.25±5.0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70.23±2.01)分(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度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P<0.05)。结论通过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措施后,能保障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安全,预防不良情况发生,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临床用药质量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原因与改进措施。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药品损耗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提升。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改进工作之后调配差错发生率0.83%明显低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改进工作前调配差错发生率5.12%(P<0.05)。结论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导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出现了损耗,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问题持续出现,就需要将相应改进措施运用其中。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损耗 改进措施
  • 简介:方法静脉中心成立经验丰富审方药师组成处理小组,协同医生、护士共同处理,综合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结果5例药患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近两年未再出现药患纠纷。结论审方药师参与处理药患纠纷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消除患者疑虑,化解矛盾,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执行,杜绝药患纠纷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药师 药患纠纷 应对策略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提高科室人员自我管理能力。方法于2017年3月15日—2017年8月20日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为“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实施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系列工作流程工作细节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量明显降低,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科室内开展针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改善科室工作人员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提高药物使用规范性安全性,进而降低药品损耗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损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排药差错防范作用。方法与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鱼骨图方法,对易产生排药差错原因予以分析,并以此制定对应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际调配当中排药差错得以显著减少,从之前每周14.5件减少至3.7件。结论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其开展QCC活动,能够对PIVAS内部问题给与不断发现并与之解决,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面对。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品管圈 排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接收不合理医嘱,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PIVAS审方药师接收到医嘱后,以第17版《新编药物学》、440种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为依据进行静脉用药医嘱适宜性审核。结果2016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受医嘱数目为1242184例,全院不合理用药医嘱共926例,占总医嘱数0.07%。结论需药进步加强审方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干预,提高静脉药物治疗合理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