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符合条件的经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清肿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满意。结论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优于其它手术方法。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小骨窗开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62进行该手术病例,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操作方法及预后.结果恢复良好9例,轻残23例,重残1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其中4例死于再出血).结论该手术是一种在直视下简单、快捷、有效、损伤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治疗 血肿清除手术 脑出血治疗 小骨窗开颅 手术病例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采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术后进行了近期(1月)和远期(6月)的疗效随访,并结合文献分别就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死亡原因和术后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为31.9h,近期显效率为17.1%,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18.6%;远期显效率为47.1%,有效率为74.3%,死亡率为7.1%。结论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术后防治并发症和积极的康复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 简介:作者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痊愈和好转31例,死亡6例。根据病情结合CT体表定位,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就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进行探讨。认为术后并发症是有些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定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尿激酶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开颅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48例,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并给予脱水、促醒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存活32例(66.7%),其中良好21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6例.结论标准外伤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良好术式.

  • 标签: 骨瓣 开颅治疗 额颞部颅脑损伤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开颅,显微镜下清除壳核血肿及止血治疗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20例,按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疗效满意,能明显提高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壳核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显微手术
  • 简介: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5年2月对经头颅CT证实、血肿定位后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在24~48h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加血肿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标准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的疗效。方法对171例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31例采用标准开颅减压,140例采用常规开颅减压,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结果标准开颅组中恢复良好、中残者12例,重残、长期昏迷者9例,死亡10例。常规组:恢复良好、中残者26例,重残、长期昏迷者45例,死亡69例。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挫裂伤的疗效优于常规开颅

  • 标签: 重型脑挫裂伤 去骨瓣减压术 大骨瓣
  • 简介:目的报道带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移位术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摘除头状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植入填塞头状空隙。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3例腕痛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 标签: 治疗 月骨 骨瓣植入 血管蒂 坏死 联合应用
  • 简介: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不连、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不连、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者,6例顺利成活,2例出现动静脉危象,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后,成活.术后随访X线显示:8例16周骨折迭性愈合;1例远端骨折不连,再行植术,术后12周骨折愈合.3年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游离髂骨皮移植是治疗胫骨中、下1/3段因粉碎性骨折而致的不连、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骨不连 骨缺损 骨皮瓣 移植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根据CT扫描结果设计合适大小的,联合应用冲照吸引管和双极电凝清除脑内血肿.采用该方法治疗脑内血肿29例,其中26例为高血压脑出血,2例为外伤性脑内血肿,1例为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结果术后随访6~12月,26例存活,其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1例;需他人帮助,扶拐可行5例;卧床,但保持意识清醒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中小开颅辅以冲照吸引管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组织创伤,手术时间短,明显降低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特别适用于深部脑内血肿的治疗.

  • 标签: 开颅术 脑内出血 高血压 颅脑外伤
  • 简介:目的为间前血管背侧支(膜)转位治疗舟、月骨病变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30侧红色乳胶灌注标本的上肢解剖观测,探讨问前血管背侧支(膜)辩的血供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结果间前动脉背侧支距桡骨茎突上6.6±1.4cm处穿间膜,在其近端分别向足桡侧发出分支,其中桡骨有一骨膜支较为粗大恒定。背侧支在桡骨茎突上2.6±0.8cm分为内外终支分别尺桡动脉腕背支吻合,以此为旋转轴点,可形成逆行的(膜),结论间前血管背侧支(膜)可逆行转位治疗月、舟骨病变。

  • 标签: 血管 治疗 桡骨茎突 吻合 骨病 月骨
  • 简介:采用改良额颞顶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患者58例。术后植物人生存4例,严重残疾6例,中度残疾13例,恢复良好21例,死亡14例(24.1%)。死亡病例中GCS3—5分死亡8例,GCS6—8分死亡6例。改良额颞顶在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脑肿胀的治疗中能充分显露大脑半球多个部位,彻底清除同侧多个部位血肿,保护血管,修补硬脑膜容易,防止脑脊液漏,减压充分,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移植治疗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治疗不连19例,其中胫骨不连8例,尺骨近段不连5例,肱骨远段不连3例,桡骨远段不连2例,股骨不连I例。结果19例病人经过一年以上随访,其中术后12~18周愈合17例,术后23周愈合2例。结论胎儿骨膜皮质由骨膜和皮质组成,能够促进不连愈合,胎儿骨膜皮质抗原性差。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移植后塑形方便,一个切口内完成手术,适用于不连和小范围的缺损。

  • 标签: 骨不连 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移植 吻合血管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的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4例经CT、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12cm×15cm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20例存活,4例死亡。7例早期手术者均存活。结论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血管通道的建立
  • 简介:目的美国外伤标准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方法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0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中线,然后沿正中线至前额部发际下,取时必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钻孔5枚.翻向颞侧,可前到额极,下界于颧弓,后达乳窦前方,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清除硬膜外血肿,从颞前部切开硬脑膜,再作"T"字形弧形切开硬膜.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从而有利于清除额颞顶部挫裂伤灶,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和彻底止血,可用脑压板上抬颞叶以复位颞叶钩回疝,血肿清除后,若脑膨出较轻,可行修补硬膜,复位.结果本组病人死亡11例,存活病人按ADL分级:一级11例,二级6例,三级4例,四级2例.结论美国标准外伤开颅常规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如下优点:,能充分暴露额颞叶及颅前窝和颅中窝,清除额、颞、顶挫裂伤区血肿、坏死失活的脑组织,控制矢状窦桥静脉、横窦以及岩窦撕裂出血,控制颅前窝、颅中窝的颅底出血,修补撕裂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还可充分咬除蝶骨嵴,咬除颞骨至颅底,可消除对侧裂静脉及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并可防止脑组织由减压呈草样膨出,发生嵌顿,导致脑组织坏死,以致术后脑水肿、脑肿胀和避免脑干受压.由于减压充分易使颞叶钩回疝自行回复或用脑压板抬起颞叶,复位疝出的脑组织.但美国外伤标准开颅创伤,操作时间长,术中因较大,易导致由于脑组织膨出而造成的脑移位、变形及脑实质水分大幅流向(Bslkflow)紊乱等不良后果,且二期颅骨修补亦较困难.对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实施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

  • 标签: 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 治疗 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