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阴性乳腺癌和非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开积累两种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这年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详细资料,用于此次研究。以是否为阴性乳腺癌为分组依据,对收集到的资料对应的患者进行分组,1组为阴性组,另一组为非阴性组,进行两组患者各个类型资料的对比。结果:首先,在临床特征方面,阴性组的发病年龄更轻,初潮年龄更早,肿瘤直径>5cm的患者的比例更高,肿瘤低分化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器官转移率更高,与非阴性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均确定,P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非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在术前预测阴性和非阴性乳腺癌中,采用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分析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开始/结束)乳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手术病理切片验证,其中阴性乳腺癌患者35例(阴性组)、非阴性乳腺癌患者35例(非阴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多参数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影像组学特征,并对采用阴性乳腺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诊断效能进行观察。结果 阴性组、非阴性组两组年龄、病程、癌症分类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阴性组、非阴性肿瘤组织形态分叶状或者圆形占比、T2WI信号高信号占比、最大强化率≥180%占比、峰值时间<120s占比差异显著(P<0.05);利用该四种影像特征诊断阴性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任意两种影像特征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术前使用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阴性和非阴性乳腺癌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比较高,可深入研究。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诊断符合率 多参数MRI检查 影像组学特征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的亚型之一,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5%~20%,其发病年龄小、复发及内脏转移风险高、预后差,已成为临床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迅速进展,越来越多TNBC的潜在治疗靶点被识别,且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这些靶点很有希望在将来转变TNBC的治疗模式。本文回顾TNBC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并对纳米医学进行简介。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治疗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及阴性与非阴性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患者20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合成MR检查,并测量以下定量参数:肿瘤直径、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及T1、T2和质子密度(PD)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按免疫组化结果分成孕激素受体(PR)阳性122例、阴性86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123例、阴性85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79例、阴性129例,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149例、低表达59例;阴性乳腺癌36例、非阴性乳腺癌17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分子分型及阴性与非阴性乳腺癌患者定量参数的差异;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单独及联合鉴别阴性与非阴性乳腺癌的效能。结果PR阴性乳腺癌的T1值、T2值均高于PR阳性患者(t=2.30、Z=2.04,P<0.05);ER阴性乳腺癌的T1值、T2值均高于ER阳性(t=2.52、Z=2.48,P<0.05);HER2阳性的ADC和肿瘤直径显著大于HER2阴性患者(t=-3.21、Z=-3.22,P<0.05)。Ki-67高表达的T2值、肿瘤体积及直径显著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Z分别为-3.47、-2.51、-2.84,P<0.05)];Ki-67高表达ADC值小于Ki-67低表达患者(t=3.94,P<0.001)。阴性乳腺癌T1、T2值及肿瘤体积高于非阴性乳腺癌(t=-3.26、Z=-5.58、Z=-2.02,P<0.05),ADC值低于非阴性乳腺癌(t=3.0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OR=1.060,95%CI 1.028~1.093,P<0.001)、ADC值(OR=0.947,95%CI 0.911~0.984,P=0.005)是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各参数单独及联合鉴别阴性乳腺癌的效能显示,单参数中T2值鉴别阴性与非阴性乳腺癌的AUC最大(0.759),且与各参数联合诊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合成MRI的定量参数,尤其是T2值鉴别诊断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及阴性与非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价值,可能成为ADC值外评估肿瘤侵袭性的又一无需注射对比剂的参数。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合成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肿瘤的治疗模式日趋个体化,选用精准的治疗方案,对于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阴性乳腺癌异质性较高,即使是同样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完全一样。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表型不尽相同,提示其分子表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化疗反应及预后不同的原因。本文介绍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有助于选择有效的靶向药物,以期在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Ⅲ期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χ2=52.615,P<0.001;χ2=17.329,P=0.001)和5年DFS率(χ2=55.112,P<0.001;χ2=18.816,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HR=3.637,95%CI为2.146~6.164,P<0.001)和OS(HR=3.545,95%CI为2.091~6.009,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χ2=3.868,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χ2=4.683,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χ2=35.314,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6;χ2=10.399,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χ2=4.238,P=0.040)和5年DFS率(χ2=4.525,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8.163,P=0.004)和5年DFS率(χ2=8.50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3.931,P=0.047)和5年DFS率(χ2=3.89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手术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为侵袭性乳腺癌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易复发转移,中位生存期短,预后较差。戈沙妥珠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的抗体偶联药物,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小,给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研究 戈沙妥珠单抗
  • 作者: 闫媚妹 李威 宋永平 许林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郑州 450008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郑州 450008,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科研外事办公室,郑州 450008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类型,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化疗和免疫治疗是TNBC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使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药物治疗TNBC,但其仅对约20%~30%的肿瘤有效,故亟需探索新的免疫治疗手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是TNBC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十分重要。靶向TAM机制就是使巨噬细胞恢复对肿瘤的吞噬作用,能够影响TAM功能的相关信号通路有CD47-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CD24-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10(sialic-acid-binding Ig-like lectin 10,Siglec10)等。此外,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acrophage,CAR-M)也逐渐成为有效治疗实体瘤的新型细胞免疫疗法。文章主要介绍了TAM在TNBC中的作用以及有关靶向TAM治疗TNBC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1月我收集的82例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因素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中,病理种类方面,浸润性导管癌占比52.44%,黏液癌占比35.37%,浸润性小叶癌占比12.20%;肿瘤直径方面,直径6cm占比14.63%;腋窝淋巴结状态方面,阳性占比57.32%,阴性占比42.68%;预后因素方面受到年龄、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论 对于阴性乳腺癌这种疾病来说,一定要不断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尽量减少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发生,提高预后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性乳腺癌的诊断过程中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入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超声、乳腺X线摄影、MRI等多项优势得到证实及其在种乳腺癌筛查中整合的价值。方法 将274例乳腺癌患者按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分为阴性组(32例)和非阴性组(242例)。非阴性组分为LuminalA亚组61例,LuminalB亚组124例,HER亚组5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基于功率的MR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动态差异增强MRI影像对阴性乳腺癌筛查的影响,建立混合诊断回归方程。结果 阴性组超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部声影增强,血流分级(Ⅱ~Ⅲ)比值,正常乳腺X线目标与边界清晰比值,动态对比度-增强MRI规则,边界清晰,环形强化,T2加权像中心区域强化和边缘强化的比例高于非阴性组及其个亚组(P

  • 标签: 乳腺癌 三阴性 超声 动态增强MRI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类侵袭性高、易复发转移、异质性强、缺少治疗靶点的乳腺癌。目前化疗依然是TN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随着分子分型及基因检测的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TNBC的新辅助、辅助以及晚期治疗中均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将从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有效性及ICIs联合其他靶向治疗等在TNBC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侵袭性亚型,在所有乳腺癌中的占比约为15%~20%[1],占新诊断乳腺肿瘤的24%[2],占乳腺癌相关死亡率的40%[3]。该亚型定义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该亚型的临床特征包括高侵袭性、高转移潜力、易复发和预后不良。由于TNBC肿瘤缺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以及缺乏HER2扩增,因此它们对内分泌治疗或抗HER2治疗均不敏感,是目前乳腺癌治疗中最棘手、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种,该亚型的复发率最高、生存时间最短[4]。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TNB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维持治疗中阴性乳腺癌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expanded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PLUS)21-体综合征假阴性的原因。方法对1例行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期超声检测显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病例行羊水穿刺取羊水细胞进行QF-PCR、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检测;对引产后的胎盘进行多点取样,并用CNV-Seq进行拷贝数变异检测;分析胎盘嵌合导致假阴性原因及降低影响的相应措施。结果QF-PCR、羊水核型和CNV-Seq检测结果全部显示胎儿为21-体综合征核型;胎盘检测结果显示脐带为21-体综合征核型且离脐带越近的位置21-体综合征核型占据比例越大。结论本例21-体综合征假阴性为胎盘嵌合引起;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低风险病例后续产检仍不可忽视,特别是超声检测结果需重点关注。

  • 标签: 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 21-三体综合征 假阴性 胎盘嵌合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阴性乳腺癌被认为是侵袭性最强的乳腺癌亚型,因其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目前仍缺少比较明确的评判预后及指导治疗的生物标志物。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进展,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阴性乳腺癌病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浸润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但TIL并非单一亚型细胞,其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在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作用差异较大。本文总结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不同免疫细胞亚群与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1(ubiguitin-specific peptidase 41,USP41)在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USP41在TNBC耐药细胞株及临床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随后确定USP41分子高表达,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Western blot及CoIP-MS等细胞生物学方法评价USP41在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USP41在TNBC样本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SP41在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DA-MB-231/DXR中表达量高出近40倍,IC50值为6.86 μM。干扰USP41可显著增加MDA-MB-231/DX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干扰USP41可显著的抑制细胞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克隆数量降低30%~80%,迁移细胞数量降低超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USP41敲低可提高MDA-MB-23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IC50由5.49 μM降低到2.36 μM和2.56 μM。CO-IP结果显示USP41可与活化的蛋白激酶C1受体(receptor of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1,RACK1)直接相互作用,且RACK1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干扰RACK1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IC50由9.87μM降低到4.67 μM和4.36 μM。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超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USP41敲减使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超过70%。结论USP41高表达与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耐药相关,且RACK1可能是USP41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

  • 标签: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1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去泛素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阴性乳腺炎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85例,收治时间2020年7月-2021年8月间,将其中40例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另将45例非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研究组40例患者35例确诊且阴性乳腺癌,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87.50%。研究组病灶微钙化、内部血流Ⅱ-Ⅲ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边缘毛刺、内部血流0-Ⅰ级检出率和后方回声衰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阻力指数级弹性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阴性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症状及结果评估病情以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发生机制和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及2021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萧山医院病理科2例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阴性乳腺癌,观察组织学形态、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34岁,因发现乳腺肿块就诊。镜下均可见典型微腺体腺病向非典型微腺体腺病和浸润性癌进展的连续形态变化,1例浸润性癌为产生基质的化生性癌,另1例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癌免疫表型与微腺体腺病一致,S-100蛋白弥漫强阳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呈阴性表达。例1行左乳全乳切除术,例2行保乳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均无转移,随访4个月和9年无复发。结论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癌多为阴性乳腺癌,具有与微腺体腺病相同的免疫表型和基因突变谱,微腺体腺病可能是部分阴性乳腺癌的前驱病变,存在向低/高级别阴性乳腺癌进展的亚克隆。

  • 标签: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标准新辅助化疗方案是蒽环序贯紫衫,在此基础上联合铂类能显著提高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和远期生存率,但同时会带来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何精准预测获益人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能识别从新辅助含铂方案中获益的患者,特别是BRCA野生型但携带HRD的肿瘤。对于BRCA突变患者,以蒽环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已足够;而非HRD携带者将不能从铂类药物中获益。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铂类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