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分析TMS治疗对孤独谱系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医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时段收治了52例孤独谱系障碍患儿,依照双盲法均分,人数26例/组。参照组开展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开展TMS治疗。分析比对康复效果、家属心理韧性、刻板行为、社交行为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分值低于参照组、家属心理韧性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刻板行为、社交行为的概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TMS应用在孤独谱系障碍患儿康复中,小儿社交障碍行为得到改善,刻板行为减轻,家属心理韧性提升,获得较高康复效果。

  • 标签: TMS 孤独谱系障碍 小儿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串联质谱检测技术(TMS)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中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龙岩市2019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的79687例新生儿为筛查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法对新生儿血液中的代谢物质进行检测,分析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探讨TMS在IM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79687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2303例,初筛阳性率为2.9%,对阳性新生儿实行召回重新采样,结合实验室再次检查结果,阳性者再利用生化检测,酶活性检测,分子检测,影像检查等相关技术,最终确诊瓜氨酸血症Ⅰ型(CTLN1)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4例、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原发性肉碱摄取障碍4例,丙酸血症1例,高精氨酸血症1例,高蛋氨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1例,神经退行性病伴脑铁沉积症1例。最终18例新生儿确诊为IMD,发病率为1/4427。目前对确诊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检查,随访,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神经系统伤残。结论: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存在快速、准确及高通量等优势,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随着我国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数量在不断增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及早筛查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有效帮助, 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血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肥胖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其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评估肥胖最常用的指标为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等,但随着对肥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不同部位及类型的脂肪组织得以区分。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2种类型。WAT的过度积累是肥胖的特征,而BAT在肥胖者中活性较低。18F-FDG PET/CT可以同时获取不同部位及类型脂肪组织的体积和代谢情况。笔者从不同脂肪库的角度综述18F-FDG PET/CT在肥胖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肥胖症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小动物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是脑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饮食、麻醉、显像剂的给药途径、温度及光照等实验条件均会影响其脑部活动,使脑灌注和代谢显像出现整体偏倚,进而影响对脑认知功能的判断。笔者就啮齿动物显像研究中不同实验条件对18F-FDG脑摄取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动物显像研究提供指导。

  • 标签: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啮齿目 脑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F16和F20通道治疗1.5~2.5 cm单发上尿路结石的效率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满足纳入标准的138例行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资料。其中14例患者根据排除标准被剔除研究,最终12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F16组61例,F20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经目标盏"穹窿-盏颈"轴线进行穿刺,穿刺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37例患者拟定穿刺路径上存在明显血管,F16组17例,F20组20例,采取避开血管的目标盏"穹窿侧边-盏颈"轴线穿刺路径,根据分组建立相应通道,利用钬激光粉碎结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结石特征、术中术后指标的差异,线性回归分析手术时间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0.0) g/L比(8.9±8.2) g/L,t=0.207,P>0.05],且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出血,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2±5.1) min比(34.6±6.2) min,t=4.564,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结石CT值显著相关(F16,R=0.424;F20,R=0.664,P<0.01),F16组手术时间与结石直径相关(R=0.274,P<0.05),F20组手术时间与结石直径无明显相关(R=0.121,P>0.05)。结论F20通道相比F16通道,在处理结石时所用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并可减少感染的风险。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出血 融合肾锥体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肝肺吸虫病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的病例,该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或肝脓肿等。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可以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变,PET/CT作为全身检查可以发现更多器官的受累情况。笔者通过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加深了对肝肺吸虫病分子影像学特征的认识,以期对肝肺吸虫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加强认识,减少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PET绝对定量心肌血流(MBF)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增益价值,但由于传统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限制,其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叔丁基-氯-5[4-(2-氟-18F-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3(2H)-哒嗪酮(18F-Flurpiridaz)的成功研发开创了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新领域,其具有良好的绝对定量MBF和心肌血流储备的性能,且相较于经典的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其在物理性质、心肌摄取率和临床应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进入临床Ⅲ期研究,成为最有前景的18F标记的PET心肌灌注显像剂。笔者就18F-Flurpiridaz PET绝对定量MBF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lurpiridaz 心肌血流 绝对定量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胃腺癌乳腺转移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病例,从临床表现、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胃腺癌乳腺转移在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确诊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18F-FDG PET/CT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全身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靶向分子探针Al18F-PSMA-11的制备条件和方法,研究该探针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方法PSMA-N,N′-双[2-羟基-5-(羧乙基)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CC)溶于CH3COONH4缓冲液(pH=4.8)中,与溶于纯水的AlCl3·3H2O按照物质的量比1∶1于60 ℃反应10 min,经tC18柱纯化并冻干制成[Al]-PSMA-11。用18F-标记[Al]-PSMA-11,考察反应温度和pH值对标记率的影响。标记产物经tC18柱纯化和无菌滤膜过滤制得Al18F-PSMA-11。对比Al18F-PSMA-11与68Ga-PSMA-11在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56±8)岁]的体内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SUVmax的差异。对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70岁)行Al18F-PSMA-11 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以评估其对前列腺癌复发监测的潜力。结果Al18F-PSMA-11在pH=4.8,60 ℃水相中反应15 min的标记率为(42.3±3.2)%,tC18柱纯化后产品室温放置3 h后的放化纯仍大于95%。Al18F-PSMA-11与68Ga-PSMA-11体内分布基本一致,主要浓聚在泪腺、腮腺、颌下腺、肝脏、脾脏、肾脏、膀胱及部分肠道,且2组各主要靶器官的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19~1.95,均P>0.05)。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的Al18F-PSMA-11延迟显像(注射后3 h)可见多发骨转移灶。结论采用[Al]-PSMA-11预螯合的方法合成的Al18F-PSMA-11可以满足临床PET显像应用,对前列腺癌转移灶有良好的定位和显像潜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氟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自动化合成Al18F-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04,并进行体内显像,评估其诊断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All-in-one型自动合成模块合成Al18F-NOTA-FAPI-04,并进行质量分析;取3只正常BALB/c小鼠和3只4T1小鼠乳腺癌荷瘤小鼠进行PET/CT显像,观察体内Al18F-NOTA-FAPI-04分布情况;对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男,51岁)进行Al18F-NOTA-FAPI-04和18F-FDG PET/CT显像,评估其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自动化合成Al18F-NOTA-FAPI-04的时间约为35 min,合成产率约为(25.2±1.9)%(衰减校正后,n=3),产品为无色透明溶液,pH值为7.0~7.5,其比活度为(46.11±3.07) GBq/μmol(衰减校正后,n=3),放化纯大于99.0%,室温放置6 h后放化纯仍大于98.0%。小鼠体内显像示Al18F-NOTA-FAPI-04的生理性摄取主要在胆道系统和膀胱中,且高度浓聚于肿瘤病灶区域;肝细胞肝癌患者PET/CT显像示Al18F-NOTA-FAPI-04和18F-FDG PET/CT在胸骨旁淋巴结、膈上前组淋巴结、肝门区淋巴结、胰十二指肠韧带区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靶本比值(TBR)分别为4.1、8.9、5.4、4.8、2.2和1.0、2.8、5.0、2.1、1.1。结论基于All-in-one型自动合成模块合成Al18F-NOTA-FAPI-04,合成时间较短、产率高、稳定性好,高度浓聚于病灶区域,其PET图像对比度高,诊断性能优异。

  • 标签: 膜蛋白质类 成纤维细胞 氟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鼠 拮抗剂和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直肠癌干预工作中18F-FDG PET/CT辅助诊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在该病症干预工作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2月为时间起点,2022年2月为时间终点,完成在我院接受干预的直肠癌患者样本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62例,给予其18F-FDG PET/CT检查,完成其检查结果的收录工作,以手术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该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62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中共有60例患者确诊为直肠癌,检出率为96.77%,18F-FDG PET/CT辅助检查分期结果与病例分期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测方案的整体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直肠癌鉴别诊断工作的需求,从而为直肠癌干预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建议在后续的干预工作中对其展开进一步应用。

  • 标签: 18F-FDG PET/CT 直肠癌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细胞周期进展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明确的联系,其中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的异常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头颈肿瘤中发现此通路的异常失活与头颈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信号传导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S)-(-)-N-(1-烯丙基吡咯烷-2-氨基甲基)-5-(3-[18F]丙基)-2,3-二甲氧基苯甲酰胺(18F-fallypride)的全自动化合成方法,探讨其microPET/CT显像及生物分布。方法采用AIO合成模块、一次性卡套和试剂盒自动化合成18F-fallypride,经组合柱(HLB+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终产物,测定其放化纯及产率。建立帕金森病(PD) ICR模型小鼠及SD模型大鼠,观察18F-fallypride在24只PD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另取12只SD大鼠(模型组6只、对照组6只)行microPET/CT显像,观察18F-fallypride在各脑区的摄取。结果通过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的18F-fallypride产率为(10±1)%(n=5,未衰减校正),总合成时间约40 min,放化纯>95%,在生理盐水和血清中室温放置120 min放化纯仍>95%。PD模型小鼠生物分布示18F-fallypride主要经肾代谢,肝毒性小,脾摄取值低。MicroPET/CT显像示18F-fallypride在脑部纹状体摄取明显,PD模型组SUV比值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5.00±0.93与6.53±1.96)。结论利用改进的多功能模块成功自动化制备18F-fallypride,操作简便、合成产率稳定、质量控制结果符合使用标准,可满足后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体系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 标签: 吡咯烷类 化学合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鼠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