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15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获取其真实体验,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部分本科生对规培政策表示理解和接纳,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部分本科生产生负面情绪,选择考研或改行;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压力大、家庭不支持、缺乏归属感和缺乏规培方面的相关信息来源和指导。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宣传和解读,培养职业认同感,引导护生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同时应该提高规培生的综合待遇,减少护生择业的后顾之忧,使其能正确看待规范化培训,并做出正确合理的职业规划,减少护理队伍人才流失。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护理专业 本科生 职业规划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向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职业认同感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结果 160名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量表的 PIS总分为( 97.16±12.93)分,得分率为 64.50%,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度为 65.00%。结论 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度有待提高,临床可继续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实施。

  • 标签: [ ] 护理人员 职业认同感 职业发展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分层培训模式在临床研究护士(clinical research nurse,CRN)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山西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CRN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均参与所属药物研究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会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为期10个月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分层培训相结合的管理。在干预前、后,采用职业生涯状况调查表对两组CRN的职业生涯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CRN职业生涯评价总得分分别是(66.64±12.71)分和(66.68±12.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职业生涯评价得分[(79.94±12.26)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常规组[(67.12±12.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低、高年资层CRN职业生涯评价得分高于中年资层(P<0.05)。结论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分层培训模式在CRN管理中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尤其对低、高年资层CRN职业生涯状况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临床研究护士 职业生涯 分层培训 药物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职业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当下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重视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意义。

  • 标签: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发展规划 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企业职业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卫生科学家认识到,保护职业健康的关键不是治疗生病的员工,而是在“生病”的工作场所。本文简述了公司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公司职业健康现状,分析了公司职业健康存在的问题,根据其中的问题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从而保障职工健康。

  • 标签: 企业 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升,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职业卫生服务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职业卫生监测作为职业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文章通过探讨职业卫生监测在职业卫生服务中发挥的优势,探讨职业卫生监测作用更有效地发挥的路径,以期进一步保障我国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 标签: 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卫生检测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深度访谈、专家评议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分别于2018年7—10月、2019年8—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交通警察、空乘人员、交通运输业工人作为调查人群,以参与调查当日职业健康检查或机构内部体检的在岗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81份(2018、2019年分别为3 703、17 278份)。采用项目区分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对条目池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别以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和ERI模式职业紧张为校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与聚合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4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6%,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为0.447~0.918。验证性因素分析上述四个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904、0.912和0.079。量表总分与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7~0.567,P值均<0.05)。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0.896。结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评估工具。

  • 标签: 应激,心理学 职业医学 量表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及职业使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8年3~8月,采用便利随机抽样法,选取绍兴市、杭州市10所公办小学共43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35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回收率91.72%。职业应激用澳大利亚学者Mc Cormick编制的教师压力来源问卷(Teacher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Stress Questionnaire,TARSQ);职业使命感用Dobrow和Tosti-Kharas编制的职业使命感量表;职业倦怠用Kristensen等编制的哥本哈根职业倦怠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中与工作相关的职业倦怠分量表来评估,用SPSS 20.0和AMO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职业应激、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倦怠间相关分析用Person相关分析;采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检验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职业应激总均分(3.59±0.85)分,职业使命感均分(3.15±0.69)分,职业倦怠均分(3.26±0.88)分;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呈明显正相关(r=0.42,P<0.01),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应激、职业倦怠呈明显负相关(r=-0.30、-0.32,P<0.01);职业使命感在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关系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职业使命感能缓解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学校管理者应通过赋予教育工作更多价值以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 标签: 应激 职业 职业使命感 教师职业倦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健康监护能够使得相关劳动人员更早的发现职业禁忌症与职业病,有效改善职业病防护的效果。但由于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不足等原因,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出现相关工作开展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职业病定义,总结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及识别方法,同时分析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部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后续职业健康工作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企业劳动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职业健康重要性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本文从职业健康教育的作用、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其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提示要重视职业健康教育,希望企业职工能够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 标签: 职业健康教育 职业病防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建立期护士职业发展的阻隔因素,为促进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3—4月北京市某综合三甲医院10名职业建立期护士,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并现场录音。借助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匿名转录、逐级编码、主题提炼。结果职业建立期护士职业发展的阻隔因素包括三大主题,即职业发展动力改变(包括职业发展意愿、职业认同、家庭导向)、工作投入改变(包括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及受职业发展环境影响(包括组织支持、团队氛围)。结论职业发展动力不足、工作投入不足、护理职业环境不佳是职业建立期护士职业发展的阻隔因素。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采取工作激励措施,营造良好团队氛围,充分挖掘职业建立期护士的职业发展动力,帮助职业建立期护士转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职业与家庭的共同发展。

  • 标签: 护士 职业建立期 职业发展 阻隔因素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领域实现了全面成长。其中,在医疗方面,为了保证我国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水准,医护人员经过了大量的培训以及专业加强。同时,积极调整自身的服务,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体验。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医护人员自身的职业负荷增大,工作时长不稳定。此外,在工作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细菌、病毒等感染,在我国2019年12月份至2020年2月份,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护人员呈几何性爆发增长。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面对此类风险,还需要处理医患关系。经分析,医护人员是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为了及时调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保证其可以为我国医疗领域提供全面的成长,必须对医护人员职业紧张致职业枯竭相关原因展开探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紧张 职业枯竭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职业自我效能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北京市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实习的54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49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结果537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3.54±0.72)分,处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学历、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7名实习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得分为(3.21±0.24)分。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学生,护理 职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工作体会。方法:现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中心的8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体检者诊断的效果。结果:完善体检管理工作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检质量和疾病检出率相对于对照组要更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职业健康体检者和职业病诊断者提供良好的体检服务能够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实施。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病诊断 工作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从职业中毒事件存在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医务人员个体防护装备、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等方面,就职业中毒事件医务人员所应采取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与验证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加强人员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性的提升都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中小化工企业的职业卫生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探索,制定健全的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希望对中小化工企业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 标签: 中小化工企业 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卫生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科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 院 2018 年 02 月 -2020 年 02 月的特勤科护理人员 38 例,均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收集分析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 结果: 提供职业防护管理后,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知识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 。 结论: 护理人员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便于临床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埃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中埃两国在工业、能源、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随着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国员工的职业卫生状况必将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对埃及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分析,以探寻中埃两国在职业卫生领域交流合作的发展空间。

  • 标签: 埃及 职业卫生 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