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1例血透病人低血压伴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反应的护理体会。通过对该病人透析中出现3次低血压,1次透析透析反应,经过综合分析,该患者系体液丢失过多,血容量不足,引发的3次透析中低血压。前3次透析运用湿膜透析均平稳,第4次透析出现低血压,予以补液后好转,再上机又出现低血压,原因不明。第5次透析仍然出现相同情况的低血压,考虑透析透析反应引发的低血压。第6次透析经过更换透析,患者主诉全身瘙痒并极度烦躁。考虑透析透析反应。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后决定再次更换透析及管路,考虑患者自身病情的原因,体液丢失过多。透析时进行湿接,不排废液,以防引起血容量不足,并且透析过程中进行持续补液3小时。透前30min运用抗组织胺药物。上机引血后,予以闭路循环30min再次上机.结果 加强床边观察护理,透析患者透中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病人安全下机。结论 新入的透析患者,综合分析病情,查找低血压原因,出现透析反应。改用生物相容器高的透析和预处理管路,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护理观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确保血透病人治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低血压 透析器 首次使用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糖皮质激素而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其广泛用于风湿免疫性和骨关节性疾病的治疗,其中主要用于多种疼痛的对症治疗,适用于各种轻中度的疼痛,在疼痛性疾病药物治疗的阶梯方案中作为首选的第一级基础用药。近年来,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1]。NSAIDs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其可能导致消化道、心血管、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的不良反应。接下来就跟随药师的步伐,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NSAIDs的主要不良反应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风湿免疫性 中枢神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共40名患者,其中20名为非溶血性发热患者,20名为 发热组,20名非溶血性过敏反应患者为 过敏组,并纳入20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三组患者在输血前 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发热组、过敏组相比,血浆 C-反应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C反应蛋白测定 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临床门诊输液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纳入6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门诊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输液患者;经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组(n=32),1组为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2);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门诊输液反应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100.00%)同基础组(78.13%)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反应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门诊 输液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于初上高原的人来说,其可能会出现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果相关不良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情况发生,将为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急性高原反应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应对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 标签: 急性 高原反应 预防措施
  • 作者: 申昆玲 赵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者约占1/4,存在诊断治疗上的不足。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初始治疗药物以及肾上腺素的使用与指南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严重过敏反应病例,多数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识别和处理,而且严重过敏反应有反复发作的风险,需要长程管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行动计划》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由医师为患儿制定的个体化急救方案,指导患儿及其家长/照护者早期识别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必要时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并紧急就医。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儿童 急救 行动计划 肾上腺素
  • 作者: 李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大足区龙水中心卫生院,重庆402360
  • 简介:输血是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技术性、科学性、责任性极强的专业工作,掌握好有关输血治疗技术和输血不良反应知识,可以提高输血效果,保障输血安全,这对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但因为人类的血液成分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受血者可能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或存在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对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及时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预防对策做初步探讨。

  • 标签: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斑秃的确切病因未明,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有证据显示过敏参与部分斑秃患者早发、重症、复发和迁延。尘螨过敏可能是部分重症斑秃患者尤其是儿童重症斑秃的病因之一,估计因为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脱敏可抑制Th2型免疫反应,改变机体免疫格局,降低斑秃复发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另外,斑秃治疗前高IgE水平可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有效率较高,高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可预示二苯环丙烯酮局部免疫疗法无效,因为该疗法通过拮抗Th1型反应而起作用。因此,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和IL-4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斑秃患者中提示Th2型反应占优势。本文重点分析过敏与斑秃的关系、抗过敏和脱敏在治疗斑秃中的作用,旨在为斑秃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斑秃 过敏反应 Th2细胞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介素4 JAK抑制剂 Ⅱ型炎症反应 Th2型免疫反应 固有淋巴样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解热镇痛药品种繁多,临床应用较广.如何从提高疗效,维护病人安全及节约药物出发,合理应用这类药物,探讨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使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方法:查阅有关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的资料,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总结出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机理等。对解热镇痛药的不同种类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找出不同种类的镇痛药的特点和作用。结果:了解了镇痛药的作用,对毒副作用有了更明晰的概念。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同时还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因此,本类药物又被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但本类药物常用也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尤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结论:在国内药物销量榜上,最高的是抗生素药物,其次就是解热镇痛药,并且基本上都是非处方药,因此,应该对解热镇痛药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有效降低及预防在临床应用时出现错误,在更加科学的应用中使其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服务。

  • 标签: 解热 镇痛 不良反应 应用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种西药联合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分析临床用药指导的合理性与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5 月至2019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且采取多种西药联合治疗的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n=20,在临床药剂师的指导下用药)与对照组(n=20,未采取用药干预措施)。统计两组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与发生率进行总结,计算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药占比。 结果 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用法不当、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研究组处方中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 5.00%(1/20),较对照组的 15.00%(3/20)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西药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指导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中心诊断为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反应性关节炎患者18例,青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2:1。18例患者起病前均有前驱感染症状,下肢关节炎为最常见表现,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超过半数患者伴有发热,部分患者有关节外损害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对于以下肢非对称性寡关节炎表现为主的青年男性患者,结合前驱的感染史,在排除其他关节炎后,需考虑反应性关节炎诊断。

  • 标签: [] 反应性关节炎  HLA-B27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