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

杨正贵

77611部队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32

摘要: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于初上高原的人来说,其可能会出现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果相关不良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情况发生,将为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急性高原反应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应对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关键词: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措施

在高原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与平原差别巨大,如青藏高原凭借独特、旖旎的风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高原旅游,而进入到高原之后因为与人们平时的生活环境差异巨大,部分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游客发生高原反应的概率大幅度增加。针对高原反应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一、急性高原反应发生原因

1、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

自然环境中,大气压、氧气压等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比如说温度、风速和海拔等,其中海拔对于大气压的、氧气压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据相关研究表明,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气压将会下降5毫米汞柱,氧分压也将随之下降1毫米汞柱。高压地区大气压降低,大气中的含氧量和氧分压将会降低。人体肺泡内氧分压将会降低,弥散入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将减少,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将会随之下降,当血氧饱和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将会导致各器官组织供氧不足,因此导致人体的产生功能或器质性变化,缺氧症状由此产生,人们就容易因此产生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

2、高原气温、温差大

自由大气中,气温将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原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比较稀薄、干燥少云,白天地面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近地面层的气温将会迅速上升。而进入到晚上之后,因为空气稀薄,地面散热相对来说比较快,地面气温将会快速下降,这样就会导致昼夜温差大,室内室外、向阳区与背阴区的温差悬殊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要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温差,身体的能量将会迅速被消耗掉,体能降低速度快,如果出现情绪波动或者是在少量运动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机体出现比较强烈的疲劳感。

3、高原干燥、温度低、风大

高原地区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湿度低、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将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水蒸发量相对比较大,冬季的时候高原地区相对湿度接近为零。海拔高度对风的形成将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高空风速大、海拔高的地区就会受到高层空气动量下传的影响,因此地面上容易出现大风和强风,风大的情况下人体内的水分将会迅速增加。水分流失速度过快的情况下会降低人们对于疲劳的耐受度,这样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多项不良反应。

4、心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到高原地区之后,人们所见到的事物相较于平原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有的人精神过渡紧张因此容易导致过渡呼吸、体内二氧化碳排除量过大,这样就会导致血液中的PH值快速升高,因此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情况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将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如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缺氧症状加重。同时,随着海拔高度不断升高,人们还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也将会对躯体的生理反应产生不良影响和干扰。

二、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

1、加强预防知识学习,进入高原地区前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准备进入高原游玩的游客来说,其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深入了解进入到高原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急性反应,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进入到高原地区之前,可以先做一个体检,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更加理性的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比如说,存在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或者是静息心律大于100次/分,高血压Ⅱ期以上,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不能进入到高原地区,高压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经常有强风出现,将会加重这一类人群的 负担,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将会显著性增加。此外,在进入到高原地区时还需要携带好各类急救设备,比如说,针对昼夜温差大的问题,需要准备充足的衣物用以御寒,避免因为温差过大,身体出现应激反应由此出现感冒症状,降低身体抗病害能力,导致急性高原反应发生;再比如说,针对高原氧气稀薄的问题,进入到高原的游客可以多准备一些氧气罐,这样的话在氧气比较稀薄时可以更好有效保证氧气供给,这样也能够有效减少各类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2、适当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当前前往高原地区的人群多是以旅游为主,如进入到青藏高原的外来者主要以游客为主,在决定进入到高原地区时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可以提前3-6个月进行身体锻炼,提升自我身体素质,以保证自身的抗疲劳能力,减少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在准备进入到高原地区的3-6个月时,还需要定期体检,以减少各类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3、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心理发生距离变化

在进入到高原地区之后,人们必须要做好心理状态调整工作,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的情况发生,要保证心态良好,注意不能过于恐惧或者是兴奋。在进入到高原之前好提前了解高原地理、气象以及高原上可能会出现的疾病知识情况,要以平视的心态对待高原环境,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精神不宜过渡紧张,在进入到高原之后要给予自己以充足的缓冲期,保证身体得到了充分休息,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

4、避免剧烈运动、合理饮食

运动或者是饮食不当,也将会增加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如爬山可能会导致急性轻型高原病发病率大幅度增加。因此,在进入到高原地区之后还需要加强对运动和饮食的控制工作,运动要适宜,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注意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要保证各类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入,提高机体的抗病害能力,以减少各类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游客更好应对高原环境。

总之,急性高原反应的危害巨大,其将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情况比较严重时 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做好预防工作,提高人们对于急性高原反应的了解和认识,以保证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类急性高原反应,帮助人们尽快适应高原环境。

参考文献:

[1]钱伟.夏秋旅游,应对高原反应有妙招[J].青春期健康,2021,19(19):32-33.

[2]雍黎,李春梅.“高氧水”预防高原反应?[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8(08):82-83.

[3]永措.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健康之路,2017,16(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