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饶艳 李志珍

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 364000

摘要:目的:解热镇痛药品种繁多,临床应用较广.如何从提高疗效,维护病人安全及节约药物出发,合理应用这类药物,探讨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使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方法:查阅有关抗感冒药物解热镇痛药的资料,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总结出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机理等。对解热镇痛药的不同种类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找出不同种类的镇痛药的特点和作用。结果:了解了镇痛药的作用,对毒副作用有了更明晰的概念。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同时还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因此,本类药物又被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但本类药物常用也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尤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结论:在国内药物销量榜上,最高的是抗生素药物,其次就是解热镇痛药,并且基本上都是非处方药,因此,应该对解热镇痛药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有效降低及预防在临床应用时出现错误,在更加科学的应用中使其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服务。

关键词:解热;镇痛;不良反应;应用合理


一、解热镇痛药的概述

对于解热镇痛药而言,它不仅可以起到消除内热以及止痛的效果,而且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杀菌消炎以及抵御风寒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药物称之为解热止痛消炎药。然而,这种药物一般都会带有少量的毒性,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每次服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顽疾。且解热镇痛药的止痛效果和吗啡类是有所差异的,前者一般适用于外部,但是后者通常比较适用于中枢,所以前者无法取代后者作为止痛药来运用。

二、解热镇痛药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受试者为90例风湿,发烧和偏头痛患者,这些患者至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住院。这些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5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47.3±2.5)岁。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A,B,C,D,D,E和F组,每组15名患者。

2.方法

阿司匹林用于治疗A组患者。阿司匹林的给药方法如下:为了治疗发烧和工作疼痛,允许患者服用0.30.6g阿司匹林每天3次(如果需要)。进行抗风湿治疗时,应每天4次服用3-6克阿司匹林。B组患者使用水杨酸钠治疗。水杨酸钠的治疗方法是随时饮用0.5-1.0g水杨酸钠,每次3次。一天。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C组患者。扑热息痛的给药方法是允许成年患者随时服用1片扑热息痛,且扑热息痛的剂量不得超过4倍。24小时。D组使用Analgin进行治疗。Analgin治疗方法是根据需要每天服用0.5至1g Analgin。加起来最多3次。消炎痛用于治疗E组患者。消炎痛的治疗方法如下:抗风湿治疗,允许患者每天服用2-3次消炎痛25至50毫克消炎痛。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最大每日剂量不应超过150mg;为了减轻疼痛,请让患者先服用25至50mg消炎痛,然后将剂量调整为25mg,每天3次,然后止痛,停止用药;对于发烧的治疗,允许患者服用6.2512.5mg消炎药,每日剂量不应超过3倍。F组已使用中药柴胡和细辛治疗。传统中药,柴胡和细辛的给药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是柴胡和细辛的适当剂量。煎服后,每天早晚使用100毫升。

(二)结果

D组患者在治疗后具有最佳的退热效果。有效治疗发烧的患者13例,占本组患者的86.67%;疼痛效果最好的是A组,缓解疼痛的是14例,占93.33%。B组风湿病的治疗效果最好,其中12例有效,风湿病治疗率为80.00%。

(三)讨论

近年来,退烧和止痛药的使用有所增加。因此,医生在选择退热和止痛药物时应格外小心,并尽量避免使用具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在治疗退热药和止痛药时,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物会引起胃部不适,过敏反应等。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使用药物;

(2)了解药物和治疗方法。西药通常工作很快。如果没有出现副作用,请不要按照您的意愿增加剂量。最好按照指示服用。在老人和儿童的治疗中,剂量可以相应减少。

(3)开出适当的药物。只有开出正确的药物方可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例如,如果主要症状是发烧,则可以将Analgin用作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发烧且副作用更少。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最好的解热作用是Analgin,其中包括解热药和镇痛药。有效的药物是最好的抗风湿性水杨酸钠;最好的止痛药是阿司匹林。总的来说,当医生使用退热和止痛药物治疗疾病时,他们需要灵活,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不良反应,以使药物产生最佳治疗效果。

三、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对策

(一)解热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1.对症治疗原则

给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只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措施,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顽疾,因此在消除内热方面,使用效果最好的包括扑热息痛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在消炎止痛方面,吲哚美辛的效果比较好;而在治疗风湿疾病这方面,效果最好的是阿司匹林以及吲哚美辛等。

2.合理用药原则

为防止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必须在饭后用药,绝对不能空腹服用。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于,有一些病人是不适合应用此类药物的,因此需要小心使用。

3.避免滥用原则

因为这种药物只能在某些程度上缓解疼痛,并无法彻底根治病因,当然也是不可以抑制发生疾病以及预防并发症,所以不适合长时间服用。

(二)解热镇痛药合理应用的具体方法

1.低热不要急于应用解热药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发热实际上属于人身体内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所以说,当出现感冒发热的时候,应该根据发热的高低程度去选择性的用药,如果体温低于38℃,那么则不提倡使用退热药。不过人体在发热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不适感,对自身的工作、休息均会形成影响,甚至在一些老人和小孩身上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表现,如惊厥等。

2.确诊病症后对症用药

只用当自己出现了头疼、牙疼、关节疼痛以及肌肉酸胀等症状时,方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如果是由于一些外伤引发的剧痛或者胃疼等,那么服用这种药物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不能瞎用。无论是什么病因,都必须对症下药,防止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以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如今,大部分的学者都强调使用非那西丁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并不建议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就必须先咨询医生,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

3.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从临床实践来看,退烧其实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不能过于急躁,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绝对不可以为了快速退烧而加大药物使用量,不然就会导致虚脱甚至是昏迷现象,如果用药几天后还没有一点好转,就必须立即去医院接受诊治。

4.掌握用药时间

为防止药物在一定程度是上刺激到胃肠道,因此,服用解热镇痛药的时间最好是在饭后两小时左右;绝对不可以空腹服用,不然就会对胃肠道带来严重的刺激,甚至可能会引发胃穿孔以及胃出血等现象。

5.注意各类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在用药前需要对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进行充分掌握。一般表现为:肝毒性、肾损伤与过敏、还有胃肠道反应等这些。就拿阿匹匹林来说,很容易导致胃出血。

6.注意复方制剂成分,不重复用药

一般解热镇痛药里面都含有非常多的复方制剂成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务必要了解该药物有没有一样的成分,防止造成重复用药的情况。

7.注意交叉过敏

倘若病人自身就对某种药物存在着过敏反应,那么对于别的同类解热镇痛药物也一样不可以使用,主要是由于此类药物很容易造成交叉过敏反应。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复方制剂中的成分比例,看清药物的通用名,防止使用相同的药,从而引发严重的过敏症状。

8.服用此类药物时应绝对禁酒

在服用解热镇痛药的期间,千万不可以喝酒,不然酒中的酒精会加剧药物的肝肾毒性。

四、结论

过去这几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出现了很多关于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的报道。结合有关统计结果来看,在中国销量榜首上,解热镇痛药的位置是排在第二,只低于排在首位的抗生素药物,而且一年能够实现几百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可是对于解热镇痛药的合理运用却遇到了各种问题,所以应该对解热镇痛药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有效降低及预防在临床应用时出现错误,在更加科学的应用中使其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服务,并从整个社会与全体群众身上去对这种药物的科学知识进行传播。


参考文献

[1]周小枫,陆基宗.浅谈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2:65-63.

[2]王珠劳,李新平,王林.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J].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药事,2021,2:77-78.

[3]王学明.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J].药剂科,2021,10:1-3.

[4]夏群,于志明.双氯芬酸对创伤病人的镇痛效果[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0,17(1):54.

[5]周小枫,陆基宗.解热镇痛药物的合理引用[J].全科护理,2021,18(31):70-74.

作者简介

饶艳: (1976—),女,汉族,籍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学历:大专,职务:药剂科副科长, 职称:主管药师,单位: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李志珍: (1993—),女,汉族,籍贯:福建龙岩永定区,学历:本科,职务:无,职称:药师,单位: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研究方向: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