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茶多酚同抗坏血酸和NaHSO3抑制板栗预煮褐变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时,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板栗预煮褐变,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坏血酸或NaHSO3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的效果,并确定了预煮液的最佳配方为0.01%茶多酚+0.2%柠檬酸+0.2%EDTA。

  • 标签: 茶多酚 抗坏血酸 NaHSO_3 柠檬酸 EDTA 板栗褐变
  • 简介:在食品原料处理,初加工过程中很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在冷藏过程中也可能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腐败。虽然防腐剂的添加可以延长贮存时间,但仍不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防腐剂也不宜多用。最近用乳酸菌来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这一研究受到重视。

  • 标签: 乳酸菌 防腐剂 冷藏过程 食品原料 初加工 抑制
  • 简介:抑制板栗的褐变,本试验研究了pH值、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比较了壳聚糖和传统试剂的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板栗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褐变 板栗 壳聚糖 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螯合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牛初乳低、中、高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牛初乳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三个剂量组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模型时照组(P〈0.01)。三个剂量组溶血空斑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但低、高剂量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个剂量组校正后吞噬系数α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脾脏T淋巴细胞中CD4+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牛初乳能够有效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脏CD4+百分比。

  • 标签: 环磷酰胺 免疫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初乳
  • 简介:抑制啤酒污染菌为指标对过氧化氢法制备褐藻胶寡糖条件进行优化。对褐藻胶降解的反应时间、温度、过氧化氢浓度以及底物浓度进行优化,将不同条件制备的寡糖添加到MRS培养基中对一株啤酒污染菌(Lactobacillusbrevis49)进行抑菌试验,制备出具有最高抑菌活性褐藻胶寡糖。结果表明:反应50min、温度70℃、过氧化氢浓度5%(v/v)和底物浓度1.5%(w,v)的条件下,制备的褐藻胶寡糖对啤酒污染菌生长具有最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将不同浓度该寡糖添加到接有混合污染菌的啤酒中,当寡糖浓度达到0.25%(w/v)时能够完全抑制污染菌生长,防止啤酒浑浊。

  • 标签: 啤酒 褐藻胶寡糖 抑菌活性 条件优化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酶-底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荆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检测人初乳、集中饲养的新西兰进口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比较人初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以及牛乳和同期采集的血液中IGF-1、NGF的含量。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和血中IGF-1、NGF的含量,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测定的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是26.91μ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IGF-1的含量分别是38.40、20.14和37.35μg/L。人初乳中NGF的含量是300.47n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NGF的含量分别是69.82、110.37和9.63ng/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牛初乳和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牛初乳中IGF-1的含量高于牛常乳(P〈0.05),牛乳中IGF-1的含量与同期血液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人初乳中NGF的含量高于牛初乳(P〈0.05),牛初乳和牛常乳中NGF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同期牛血中NGF的含量低于牛乳中NGF的含量(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牛初乳与人初乳IGF-1含量无明显差别,人初乳中NGF含量更加丰富。

  • 标签: 人初乳 牛初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将两种水解度不同的大豆肽A、B添加至酸奶发酵中,作为乳酸菌发酵的促进剂,研究其对乳酸菌生长及产酸活力及其对乳酸菌活力保持的促进作用。实验采用单一嗜酸乳杆菌菌种,采用了两大类发酵培养液(乳和MRS培养基),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有机氮源,抑或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肽(肽A和B),通过乳酸菌37。c恒温静态培养,测定乳酸菌培养液各种指标(pH值、吸光度、滴定酸度、美兰还原褪色时间以及活菌计数)。结果显示,两种大豆肽对乳酸菌生长、产酸均有较显著促进作用,且在酸奶发酵中添加大豆肽浓度为5g/L时,大豆肽对乳酸菌作用效果最佳。两种肽相比,大豆肽B对乳酸菌生长、产酸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大豆肽 酸奶 嗜酸乳杆菌 生长
  • 简介:目的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非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非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g)、0.1mmol葡萄糖(0、020g)、蒸馏水(10μl)于干燥箱中160℃反应30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非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性添加剂。

  • 标签: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 结构
  • 简介:从陈皮中提取得到总黄酮,将其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四个不同的极性部分,分别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并研究各提取物在同一浓度下对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对效果较好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并鉴定结构,测定单体黄酮对苹果汁酶促氧化褐变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陈皮总黄酮分为四个极性部分后,各部分黄酮含量大小为:乙酸乙酯部分〉水部分〉石油醚部分〉乙醇部分,1mg/mL的各提取物均能抑制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效果最显著,该部分经进一步分离得到黄酮单体化合物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它们能降低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总酚含量上升,具有一定的抑制果汁褐变作用。

  • 标签: 陈皮 黄酮 苹果汁 氧化褐变
  • 简介: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及不同pH值对黄曲霉生长与产毒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与黄曲霉孢子同时加入到MRS肉汤和先厌氧培养植物乳杆菌后再加入黄曲霉孢子;以乳酸将LTB培养基的初始pH值调整为3.0,4.0和5.0,以pH值为6.8为对照组,在LTB培养基中接种黄曲霉孢子悬液.上述试验均在28℃培养15d.在培养的第3、6、9、12和15天测定培养液中的pH值、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菌丝重量.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可显著抑制黄曲霉生长(P<0.05),同时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B1.随着LTB培养液中pH值的降低,黄曲霉毒素B1的量增加,在pH3.0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各组间黄曲霉菌丝量未见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可显著抑制黄曲霉生长与产毒;在pH值3.O~5.0范围内,乳酸可以刺激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

  • 标签: 乳杆菌属 黄曲霉素素B1 有益菌种 PH值 生长 产毒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乳酸菌ATCC367在不同pH环境下的生长曲线和pH值曲线的差异,探讨乳酸菌的生长规律。方法配制不同成分、不同pH值的培养基,分别进行菌株培养并测定A。和pH值,获得生长曲线和pH变化曲线。结果乳酸菌ATCC367菌株在pH3.5和添加壳寡糖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适宜生长的pH0tg境为3.5—6.5,添加葡萄糖能促进其指数生长,添加30g/L的氨基酸可能不利于生长。结论ATCC367菌株可能根据生长环境和能量来源的不同,动态调节不同代谢途径,以获得最佳生长状态。

  • 标签: 乳杆菌属 氢离子浓度 培养基 生长曲线
  • 简介: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荔枝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形状、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与传统荔枝干加工采用的日晒法和火焙法相比,有很多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荔枝 真空冷冻干燥 冻干产品 实验研究
  • 简介:针对成品辣椒红色素仍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物质,对辣椒红色素的品质和色价影响较大等问题,本篇实验研究通过对除辣后的辣椒红色素进行酸洗和碱炼的探索,进行酸洗-碱炼新工艺的整合,达到对辣椒红色素的纯化,提高辣椒红色素的品质,采用0.2%浓度的磷酸将辣椒红色素在60℃下酸洗,离心分离后,采用4.5%NaOH溶液在45℃下碱炼并用丙酮萃取,使辣椒红色素色价从149.17提高至297.07。

  • 标签: 辣椒红色素 酸洗-碱炼 色价 纯化
  • 简介:目的探讨实验室技术能力综合量化分析评价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的3次食品中重金属分析考核结果,比较了z比分数方法、点分数法和组合分数法对考核的综合量化分析结果。结果z比分数法得到的5个考核目标物的满意率分别为78.1%、93.8%、81.2%、90.6%和93.8%;点分数法评价3次考核的满意率分别为75%、71.9%、90.6%;组合分数法评价3次考核各实验室综合表现满意率为81.2%。结论3种不同评价方法各有侧重,适合于不同目的的结果分析。z比分数法适用于单一因素分析能力评价;点分数法适用于一次多个因素分析能力综合性评价;组合分数法适用于实验室历次考核结果综合能力分析。

  • 标签: 食品污染物 重金属 能力评价 Z比分数法 点分数法 组合分数法
  • 简介:为避免饮料中柠檬酸的过量使用所致的中毒隐患,研究了柠檬酸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通过实验室仿制饮料的毒理试验,测定了柠檬酸对受试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证实长期饮用5%的柠檬酸可使小鼠肝脏受损.

  • 标签: 饮料 柠檬酸 毒理试验
  • 简介:塑料玩具对膨化食品污染情况的模拟实验唐细良张一青李伟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近年来,市场上膨化小食品琳琅满目,生产厂家为了吸引儿童购买其产品,常常在食品袋中加入一些小巧价廉的塑料玩具,且大多直接与食品接触。究竟塑料玩具会不会给食品带来二次污染...

  • 标签: 塑料玩具 膨化食品 污染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总数 小食品
  • 简介:由于农药滥用或使用不当,农药残留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1]近年来蔬菜被农药污染的情况有增无减,有机磷农药残留尤为突出.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量 快速检测方法 对比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