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青年行问卷调查确定牙外观满意、测量牙科美学指数(DAI)确定正畸治疗需要量,从而为口腔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7名壮族青年行牙外观满意问卷调查,制取石膏模型并测量DAI。结果:广西壮族青年具有较高的牙外观满意(男性80.8%,女性70.6%),较大的正畸治疗需要量(男性76.9%,女性84.3%)。错骀畸形的主观评价均不高于50%。壮族女青年(96.1%)较男青年(73.1%)更介意牙齿被染色。部分壮族青年更愿意通过牙齿美白提高牙外观(男性50.0%,女性74.5%)。结论:广西地区部分壮族青年未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牙外观、对改善牙外观的治疗方式了解不足、正畸治疗需要量较大,应增大对该群体的口腔卫生资源调配及错胎畸形的防治力度。

  • 标签: 牙外观满意度 正畸治疗需要量 错牙合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门诊160例无牙颌修复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实验组80例;未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80例.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对心理疏导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调查患者修复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的全口义齿满意及通过对义齿牙面食糜宽度的测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患者试戴全口义齿第1个月与第3个月满意相比,语音、固位、舒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语音、咀嚼、固位、舒适性也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组患者全口义齿牙面食糜宽度为(0.39±0.13)ram,未进行心理疏导组为(1.78±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提高其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和修复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牙颌 心理疏导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自凝硅橡胶软衬材料对全口义齿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因牙槽嵴条件差而导致下颌总义齿固位不良或压痛的患者,使用SofrelinerMS自凝硅橡胶软衬材料在口内衬垫,于衬垫前和衬垫后1周,3个月,6个月用满意问卷调查患者,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软讨材料使用前和使用后比较,在固位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方面的满意有显著差异(P〈0.01),软衬后6个月的固位效果和咀嚼功能满意低于3个月(P〈0.05)。结论:对因牙槽嵴条件差而导致的下颔全口义荫固位币良或压痛,使用SofrelinerMS软衬材料可以提高其义齿使用的满意,但是软衬义齿戴用6个月后的满意有下降趋势。

  • 标签: 义齿 全口 软衬材料 满意度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全口无牙患者日益增多,传统的解剖全口义齿修复后疼痛和固位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二年多来,我们对低平无牙颌再诊患者采用改良型-长正中全口义齿修复,实现了义齿近远中向的宽容,减小了侧向力,提高了义齿的稳定性。通过对戴用长正中胎与解剖黔全口义齿的无牙颌再诊患者进行满意问卷调查,比较二种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全口 义齿 修复 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76例老年无牙颌修复患者,实验组38例,修复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8例,常规门诊治疗。调查患者修复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两组中分别对全口义齿的满意。结果:第3个月与第1个月满意相比,在固位、语音、舒适性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个月较第1个月咀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在舒适性、咀嚼、语音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牙颌患者修复前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全口义齿满意

  • 标签: 全口义齿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满意。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合)和线性(牙合)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明显高于解剖式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 标签: 义齿 全口 线性(牙合) 解剖式(牙合) 满意度
  • 简介:目的:针对老年人在临床种植牙修复过程中的心理准备进行研究,探讨其心理因素对种植牙术后满意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调查表对246例平均年龄为65岁的老年种植牙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老年种植牙患者大部分为被动接受,主动接受的术后满意明显高于被动接受,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对种植修复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虽然心理接受情况各有差异,但其最担心的是种植过程中的疼痛,因此需要种植的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种植牙,提高种植修复的满意

  • 标签: 老年患者 种植牙 临床 心理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心理因素以及患者个人因素对严重牙龈退缩患者就诊动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67例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患者的就诊动机以及义龈修复效果进行调查,并结合临床检查,对治疗动机的构成比例,以及患者SCL-90调查的9项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性别与患者义龈修复疗效不存在确切的相关性,与治疗动机存在着相关性;对治疗满意组患者的SCL-90量表的各项指标均好于老年常模组;而对治疗不满意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差于常模组,且存在着组间差异。结论:患者的性别对就诊意愿具有较大的影响;心理因素对于严重牙龈退缩患者义龈修复后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义龈治疗前进行心理检测是有益的。

  • 标签: 牙龈退缩 心理因素 义龈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对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8例唇腭裂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以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评价其个性特征,以症状自评表(SCL-90)评价其自觉症状,并采用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唇腭裂患儿的父母有其特殊的个性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但父母之间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唇腭裂患儿父母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唇腭裂 父母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余留牙的牙周情况.方法:对850名平均年龄为80岁的老年人的牙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本调查组老年人中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牙龈炎为93.18%,牙龈退缩为93.53%,牙周炎为64.35%.牙石检出率为90.35%,似随年龄增加有所加重.(2)全身慢性疾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不尽相同.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及牙周炎的检出率,较其他疾病为多.(3)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是老年人患牙周疾病的一个因素.结论:牙周疾病仍是高龄老年人的常见病,是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余留牙 调查分析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患者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的《口腔颌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随机对191例口腔正畸初诊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正畸临床患者中40.32%存在一般体像心理问题,15.18%存在躯体变形障碍倾向,3.14%有心理障碍。较高学历(本科及以上)及自评分低(≤6分)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较低学历(大专及以下)及自评分高(≥7分)患者,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社会经历、婚姻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正畸临床中应重视患者的体像心理问题;有必要在治疗前对患者作出有效的心理评估。

  • 标签: 躯体变形障碍 口腔正畸 心理测试 评定量表
  • 简介: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修复患者口腔组织特点,为老年人群的修复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基础性资料,进一步指导老年人的修复工作。方法:采用临床检查的方法,内容包括缺失牙情况、余留牙的健康状况、咬合状况等。结果:1.老年患者人均缺牙11.7颗,KennedyⅠ类、Ⅱ类占全部缺失类型的62.7%;2.缺失牙位最多的前三位牙齿分别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3.咬合牙对数平均为4.66对,咬合接触最多的牙位是尖牙,其次是侧切牙和切牙;4.19.7%的老年患者口腔卫生较差,55.6%的患者存在食物嵌塞,46.3%口腔中的牙齿需要进行治疗,指征失牙数平均为1.5颗。结论:1.老年缺牙患者缺牙数量多,咀嚼功能丧失较多;2.口腔卫生普遍不良;3.余留牙的健康状况较差;4.修复条件差,修复前需进行必要的调牙合。

  • 标签: 老年人 牙齿缺失 修复
  • 简介:目的了解大庆市12岁学生龋病患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大庆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及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大庆市所属的5个行政区,每个区1所中学,每所中学2个班级,采用分层、等容量、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0名12岁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庆市12岁学生2年患龋率分别为27.06%和32.11%,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分别为9.5%和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和2011年龋均分别为0.58和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男女患龋率分别为21.43%和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男女患龋率分别23.33和39.1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5);2年男性患龋率分别为21.43%和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女性患龋率分别为30.43%和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大庆市12岁学生患龋率不高,随年龄的增长成上升趋势;女性患龋率增长的速度大于男性。龋齿充填率低。

  • 标签: 龋病 患龋率 龋均 龋病充填率
  • 简介:目的了解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学生砖茶型氟牙症及龋病流行情况,并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方法2004年7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2~17周岁的471名藏族学生,按WHO推荐的Dean分类法和龋病调查方法对氟牙症及龋病患病情况进行检查;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氟牙症与龋病的相关性分析用Mantel-Haenszelχ2检验和线性相关性检验;将不同程度的氟牙症按Dean标准分级,并与龋病患龋率进行分层趋势χ2检验。结果氟牙症患病率为53.5%,氟牙症指数为1.09,属中度流行地区;恒牙患龋率较高(56.7%),程度较重(龋均为4.09±2.106);龋病的发生与氟牙症呈高度正相关(χM2H=12.060,P<0.01;OR=1.954,P<0.01),为显著线性关系(χ2=12.715,P<0.01);随着氟牙症程度的加重,患龋率呈上升趋势(χ2=14.846,P<0.01)。结论砖茶型氟牙症已成为当地龋病高发的易感因素;减少氟牙症的发生,应成为当地藏族学生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氟中毒 牙根龋 西藏
  • 简介:对无锡市4124名青少年进行错及牙周疾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错患病率为42.68%,牙周疾病患病率为54.78%。错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错的临床表现以牙列拥挤最为多见,而牙列拥挤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最高,为90.16%。提示牙列拥挤是牙周疾病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对牙列拥挤的矫正治疗是恒牙期错矫治的主要工作

  • 标签: 青少年 错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12岁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城区小学12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37例,调查有关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来源和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态度。结果12岁学生半数以上知道细菌是引起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原因,84.4%的学生认为吃糖能导致龋齿,只有17.6%的学生对牙菌斑有正确认识,62.7%的学生认识到刷牙出血不正常。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最多是来源于学校,占69.3%。绝大多数学生对口腔卫生保健持积极态度。结论南京市城区12岁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

  • 标签: 口腔卫生知识 态度 12岁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与行为习惯,为制定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9月对中国医科大学199名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仅有25.1%的学生了解"牙菌斑"的概念,42.7%的学生能回答出"蔗糖致龋力最强";口腔保健意识较薄弱,如有龋坏牙齿,仅有68.3%的学生会去医院治疗;但口腔卫生习惯较好,有89.9%的学生每天刷牙≥2次,且口腔专业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的知、信、行等方面显著好于非口腔专业学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缺乏,但愿意接受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示在医学院校开展口腔疾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 标签: 医学院校大学生 口腔健康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对口腔美容修复的认知与需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自行设计的结构化调查问卷发放给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调查年龄范围内的患者,问卷由专人发放,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将调查结果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对口腔美观的关注、重视程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年龄差异对患者口腔美观的重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4岁年龄段得分最高(P〈0.05),55-64岁年龄段得分最低(P〈0.05);年龄差异对患者口腔美观自身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64岁年龄段患者对于口腔美观的关注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对口腔美观的关注及重视程度得分高于大专及以下患者(P〈0.5);部分患者希望"就诊时间控制在30min-1h"、"在与医师意见产生分歧时听从医师意见"。结论: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社会背景影响患者口腔美容修复的认知和需求。医院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主观及客观需要为其安排临床过程,制定治疗计划。

  • 标签: 口腔修复 认知 需求 调查问卷
  • 简介:口腔门诊治疗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要求口腔科医生必需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本文结合国外口腔医生急救培训项目和我们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门诊意外,介绍门诊意外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急救技术,为临床口腔医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口腔门诊 意外 急救技术
  • 简介:本材料选自四医大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602例错病案。经过对记存模型的测量,发现大于15°牙齿扭转的患者369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1.3%;大于15°的扭转牙783枚,90°以上严重扭转的牙齿26枚,切牙外翻(对称扭转)共有40例,占调查人数6.6%。调查统计表明:在上颌扭转牙的好发部位首先是中切牙,其次是前磨牙。而在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扭转错位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下颌切牙。产生牙齿扭转错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拥挤、先天缺牙、替牙期的局部障碍,先天发育异常,牙胚异位、医源性(不良正畸治疗)、遗传、咬干扰和先天畸形(唇、腭裂等)等。尤其是拥挤与牙位扭转畸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牙齿扭转 流行病学调查 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