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强,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年复一年地攀升。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结果来看,地球上大约有十亿人遭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换句话说,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过精神疾病的阅历。在中国,精神障碍的病患者人数已突破亿人大关,重度精神障碍的病患者也达到了一千六百万人次,然而民众对这一病症的了解程度不足五成。

  • 标签: 精神疾病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精神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应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和SD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症状基本消除,自知力大部分恢复。此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希望有人理解,得到帮助,并受尊重。了解患者心理动态,给予实时针对护理,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促进全面康复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焦虑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医院精神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展开研究,以期给精神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风险管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精神患者护理的相关风险,找出预防风险的管理措施。结论:常规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在精神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表明,风险管理的效果更强,可大大降低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 要:目的 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患者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12月我院接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研究组患者注重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常规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存在很小的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患者可以提升满意度,并且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出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专业内涵。为患者提供全面 ,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对精神病人的护理中由于服务对象在思维,情感,意志,自知力等方面存在障碍,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低,自理能力下降加之无家人的照顾,使得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护士进行协调解决。所以精神的护理难度加大,护理任务更加繁重,从而也更加能够在根本上彰显出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及重要性。因此如何为精神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我们一直需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精神开放病房护理管理难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医院精神80例患者在开放病房的治疗情况,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开放病房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循证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精神开放病房护理管理中,通过循证护理加强病房护理管理,不仅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开放病房 精神科 循证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被采取约束措施后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名精神患者进行资料搜集,并纳入研究对象,对这140名精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取的就是医院内平常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最后的护理相关数据。结果:通过分组进行治疗后,研究组相对于常规组,对精神约束病人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病人的恢复效果更好,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病人 约束性 心理护理
  • 简介: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院精神呈报及质控检查中发现的96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分类统计发现患者或家属因素20起,组织管理因素20起,医疗环境、设备、器械性因素17起,医疗护理技术性因素18起,医源性因素11起,药物性因素10起。针对原因,采取以下对策:重视护理风险的识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实施告知签名制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器械、环境的安全管理;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药物使用,制定《护理安全用药规范》,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本文阐述了胜任力、护士胜任力的概念,对国内精神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国内有关精神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国内精神护理工作者及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岗位胜任力 研究现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护理学指出被管理的对象为人、财、物、时间、技术和信息六个要素。在六个要素中普遍认为管理最难的是人,资料显示,占44.6%。作为精神护士长,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护士长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尊重护士的创造精神,尊重护士的劳动价值,发挥护士的潜能,赋予护士真实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让护士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

  • 标签: 病房/组织和管理 精神病科 医院/组织和管理
  • 简介:护理工作本身是一种体现为病人、为社会服务的道德内容,它的实质是珍视生命、关爱生命、完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为病人、家庭、社会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随着护理理念的更新和《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的出台,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和伦理观受到很大冲击,护理人员已经从关注病人的疾病过渡到注重患病的人。尽管如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伦理意识淡薄,仍然存在伦理缺陷。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伦理缺陷 临床护理工作 社会服务 护理人员 卫生条例
  • 简介:摘 要]精神护理工作不同于普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患者受精神症状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下降,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容易导致许多不可预见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只有有准备的去防范精神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才可能避免各种纠纷的产生,以及在纠纷发生后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应对.

  • 标签: [] 精神科 护患纠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现况。[方法]用自制的精神家庭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对 72例精神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入组的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总分为( 13.23±0.59 )分;照顾者在平衡照顾需求与个人需求方面较困难;女性照顾者居多,中年以上照顾者居多,学历及收入水平较低。[结论]精神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较低,我们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还要关注照顾者的照顾水平,尽可能从照顾者的需求、年龄、性别、学历及收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提升照顾者的照顾水平。

  • 标签: 精神科 家庭照顾者 照顾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精神护士自尊水平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大专学历,共同解释了精神护士自尊水平总变异的4.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改变护士职业心态,从而提高护士自尊水平。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尊 相关因素
  • 简介:精神护士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她们工作面对着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人,精神常会高度紧张,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分析精神护士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精神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精神病学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精神健康的深入了解,精神护理方法也经历了显著的演变。本文从传统的隔离与药物治疗方法讲述到现代的人文关怀和多模态干预策略,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的重要性。此外,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和生物传感器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探讨,揭示了它们在增强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潜在价值。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精神护理演变的全面了解,并指出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人文关怀 精神科护理 治疗效果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精神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其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随着精神医学的快速发展,精神护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现代精神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更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此外,精神护理也逐渐融入跨学科合作的大趋势中,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精神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带教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在精神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我2020-2021学年在我实习的64名护生,采取临床路径带教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在入和出科进行问卷调查搜集资料及考核,分析效果。结果 实习出科考核时,护生对带教满意率、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有提升、社会责任感均提高。结论 在精神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能帮助护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精神2019年~3月~2021年3月护理资料,对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进一步总结出对策。结果:在我院精神2019年~3月~2021年3月,共出现81例护理不良事件,经统计主要包括:跌倒、攻击、伤人、破坏医疗设施等,分别占比33.33%、22.22%、18.52%、14.82%,此外还包括外出(9.88%)、食噎(1.23%),而发生原因又包含多方面,如环境、操作、态度、沟通等多种,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操作不当(37.04%)。结论:在精神中要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就应当从评估患者病情、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制度等方面做起,以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不良事件 护理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