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慢阻肺呼吸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评价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气3h后和治疗结束时的pH、PaO2和PaCO2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通气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和胃胀气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32.35%,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为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竭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兴奋剂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面罩联合气管插管通气在急诊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呼吸心跳骤停后行CPR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气囊面罩通气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气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血压(MAP)、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抢救结束,比较SpO2和MA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1.54%和34.62%;存活率分别为3.85%和26.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面罩+气管插管通气方式可明显提高急诊CPR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值得应用。

  • 标签: CPR 通气方式 气囊面罩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患儿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痊愈44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95.0%。;本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退热时间3.0±1.6d,肺罗音消失时间4.5±1.0d;患儿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1例感染、1例腹胀。本组不良反应率为2.5%,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CPAP持续正压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于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选取在我院有过治疗经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18例痊愈,20例见效,2例无效,对照组14例痊愈,15例见效,11例无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双水平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应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塞率、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留置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针堵塞率较低、留置时间较长、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护患满意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效果较好,值得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 普通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机械通气新生儿叩背排痰当中采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儿当中,按照患儿住院先后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为手叩背排痰方案患儿,观察组患儿为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叩背排痰方案患儿,将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拍痰量、吸痰频率、机械通气时间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自主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拍痰量、吸痰频率、机械通气时间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叩背排痰当中采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可有效提高患儿排痰效果,改善治疗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式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鼻塞式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持续状态中患儿90例作为评价对象,采取盲选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并对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5.6%;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效率为84.4%,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哮喘持续状态中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在心源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月7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采用常规药物对A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对B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镇静镇痛对C组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患者的心源性哮喘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5.0%、60.0%、90.0%,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65.0%、95.0%,C组治疗效果最佳;C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率(90.0%)明显高于B组(70.0%),C组患者再插管率(5.0%)明显低于B组(2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源性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同时还能提高其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和整体疗效,进而能够降低其转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几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镇静镇痛 心源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使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患者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应用发展情况,了解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整合措施。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禁忌症,有失败的例子。结论慢阻肺患者长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肺的康复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治疗期间患者的肺功能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实行头罩呼吸器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肺部出血,颅内出血,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镇静次数和气道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水平比较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F25~75%、DLCO水平则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FEF25~75%、DLC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H、PaCO2水平,两组患者的PaO2、SaO2显著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减少患者的镇静次数、气道损伤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缩短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吸入性肺炎 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60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治疗方法1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结果A组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B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血症患者时,可以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力肺活量以及有无接受NPPV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均持续跟踪随访五年,嘱咐患者两个月一次随访并且检查测定肺通气功能指标情况及Alsfrs-R评分。结果①对照组、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五年生存率比较,对照组、研究A组均优于研究B组,P<0.05;研究A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Alsfrs-R评分降低幅度比较,P<0.05。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在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低于75.00%,而且施以NPPV治疗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运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而后对比两组PaO2、PaCO2、呼吸以及心率情况,上述数据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肺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4例(89.47%)显著高于参照组26例(68.42%),研究组的pH、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5.26%)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3.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来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6分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6分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左室心力衰竭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名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心率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对数据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生理指标不具有明显差异,而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手段后,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95.5%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9%。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数据结果对比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在应用于COPD呼吸衰竭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提升医疗的整体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