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几年也开始用于治疗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所致低氧血症用普通给氧效果不好者,国内外儿科界逐步应用CPAP大多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了NCPAP与传统CPAP的比较,NCPAP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护理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以推进CPAP的临床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 标签: 儿童 鼻塞式 正压通气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低呼气末正压组(A组)45例和高呼气末正压组(B组)45例,两组的PEEP(呼气未正压)均先以生理性3cmH20开始上调.A组维持在5cmH2O,B组维持在10cmH20.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CI(心排血指数)、CVP(中心静脉压)、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变化.[结果]4h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均较前改善,并且两组的Pa02、PaC20差值及pH值差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h、12h后两组的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差值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的观察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是有效的,选择稍高水平的PEEP有利于缩短脱机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肺水肿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 简介:通讯作者覃学美女,45岁,广西,医学学士学位。职称内科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单位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CrisisMC)早期中作用的疗效。方法1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早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后对心率(HR)、呼吸(RR)、血气分析进行自身前后对比。结果15例患者使用NIPPV后13例避免气管插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结论对出现早期MC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NIPPV,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避免气管插管。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危象 危象早期识别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探讨。方法56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均治愈出院。结论对AECOPD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BiPAP nursing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E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type of
  • 简介:[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观察治疗2天。[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心功能分级、氧合指数(PaO2/Fi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良好。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参附注射液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症状,本文分析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全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其中选择9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手段将患者分组,对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明确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对患者治疗后,对比效果,观察组更优(P<0.05),对比临床指标,观察组pH、PaO2和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左心衰竭患者时,在此过程中对其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干预,可以使其疾病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急救效果 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