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的3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中,显效者22例,有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治疗时,应遵循尽早确诊、及时处理、全面修复的治疗原则,从而促进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尽快恢复至正常。

  • 标签: 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前交叉韧带损伤共计58例作研究对象,按检查先后顺序分两组。29例纳入对照组,给予X线;余29例纳入实验组,给予MRI。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MRI诊断,临床价值大,诊断结果更准确、可靠,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中的5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包括38例男以及20例女,均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患者护理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93%,高于护理前56.89%(χ2=13.98,P=0.00),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膝关节屈曲受限,1例患者出现关节不稳。结论在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1年,固定治疗,关节功能好,行走自如,其中2例2周后自行拆除石膏,未行休息及功能锻炼,出现反复诉患踝隐痛,而一般活动及行走无异常。结论踝关节韧带部分断裂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固定很快解除疼痛和肿胀。早期活动此固定的结果优良,并注意到大多数踝关节扭伤是不需手术修补的。

  • 标签: 踝关节韧带损伤 老年人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变(FL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1月我院临床证实的51例FLP的CT资料,总结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及CT平扫与增强各期的密度情况等。结果51例FLP均为单发,其中74.51%(38/51)位于肝左叶S4段前缘,25.49%(13/51)位于肝左叶S2或S3段前缘;68.63%(35/51)呈三角形、19.61%(10/51)呈扁平状、11.76%(6/51)呈结节形状。FLPCT平扫的显示率最低,仅为27.45%(14/51),CT增强扫描中,门静脉期的显示率最高,达100%,动脉期和实质期的显示率为66.67%(34/51)和52.94%(27/51)。病变于CT平扫和增强均表现为无占位效应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稍模糊,多位于肝脏轮廓内。结论根据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及CT特征,有助于与真性病变鉴别,减少误诊。

  • 标签: 肝脏 镰状韧带 假性病变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39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肌瘤直径10~23cm,单纯性子宫阔韧带肌瘤19例,合并有黏膜下肌瘤及壁间肌瘤及仅浆膜下肌瘤者20例。所有患者手术后全部痊愈,无其它组织、器官损伤。结论术中正确辨认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是避免其它脏器损伤。

  • 标签: 子宫肌瘤 阔韧带肌瘤 子宫切除术 脏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关节镜检查作为标准,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将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MRI诊断的准确度为94.0%,特异度为88.0%,灵敏度为98.0%,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92.0%,表示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MRI诊断的临床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和护理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叉韧带的实施。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前叉韧带损伤患者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6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康复知识普及,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关节镜下重建前叉韧带,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加之有效的康复和护理,对术后疗效非常关键。通过术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患者恢复状态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关节镜 重建前叉韧带 康复训练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腹外型韧带纤维瘤病例分析及MR表现,以提高对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分析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观察其MR表现,将MR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0例腹外型韧带纤维瘤,18例病灶位于软组织内,2例位于骨骼,多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少数为类圆状或分叶状,边界较为清晰,病理显示肿瘤包膜不明显,细胞形状主要为长梭形,多数为纤维母细胞,细胞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部分间质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呈侵袭性生长。MR检查结果显示信号不均匀,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早期为不均匀的明显强化,病灶内T2WI及T1WI低信号区无强化。结论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术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中间型纤维瘤,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将术前MRI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并判断预后。

  • 标签: 病理分析 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文章首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分级诊断,然后通过病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其临床损伤机制、辩证要点、中西诊断、治疗原则,再阐述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过程,最后比较针刺和中药治疗的异同点并论述二种治疗之间的结合优势。

  • 标签: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内侧半月板撕裂 针刺 穿破石
  • 简介:(通山县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通山县)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2490例颈椎X线片中筛查38例OPLL,251例颈椎CT中筛查15例OPLL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准的颈椎正侧位平片对本病的诊断有确诊意义,但CT扫描更具优势,依其影像表现可分为4型(连续型、节段型、局限型、混合型),椎管测量能够明确骨性椎管矢状径狭窄率与临床表现关系,并有助于OPLL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OPLL X线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及超声扫查技巧,评价分析超声在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位膝关节韧带正常者和9位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韧带损伤者进行双侧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高频超声扫查,总结正常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超声扫查技巧和损伤的超声表现。结果以股骨外侧髁解剖为标志,采用俯卧位快速、清晰显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LCL)。对照组16位志愿者左侧、右侧LCL长径、厚径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2例韧带统计显示韧带LCL长径、厚径与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存在正相关。实验组LCL长径、厚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俯卧位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LCL的走行及形态结构。正常受检者双侧LCL长径、厚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均存在正相关。损伤者LCL长径、厚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是诊断LCL损伤的一种简便、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扫查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对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CT检查完成诊断,试验组使用MRI检查完成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并比较两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相差较小,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膝关节外伤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针刺放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做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分为对照组11例(电针针刺放血治疗)和观察组9例(温排针针刺放血治疗)两组,比对不同方式下两组病患的治疗结果。结果经研究比对,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不同的针刺放血治疗后病患的病情状况全部得以好转,但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7%)显然低于观察组的8(87.4%),χ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与温排针针刺放血对于治疗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都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温排针用于治疗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的疗效更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针刺放血疗法 临床效果 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运动损伤疾病,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外科中常见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的恢复,正确、合理、持久的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早日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本文对自制下肢斜坡软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自制 斜坡软枕 前交叉韧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中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5日—2017年3月24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存在三角韧带损伤的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丝攻试验。在得出试验结果后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将两组的AOFAS评分、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丝攻试验检出阳性例数56例,分组后修复组的AOFAS评分、VAS评分同固定组数据相差不大(P>0.05),组间对比骨折复位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丝攻试验应用在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中诊断中的效果优越,且能有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优质化护理方式。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优质化护理方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肢肿胀、疼痛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方式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优质化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手术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46例患者)与实验组(46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非内固定手术治疗及内外踝固定、下胫腓联合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二次手术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优良率(95.65%)及二次手术发生率(4.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8.36%)、(21.74%),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固定内外踝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关节镜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36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诊断准确,其准确率为77.8%,乙组中36例患者诊断准确,准确率为100%,100%>77.8%,乙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甲组。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其优势明显,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膝关节 韧带断裂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