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关节韧带损伤23例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老年人关节韧带损伤23例治疗体会

高大鹏

高大鹏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1年,固定治疗,关节功能好,行走自如,其中2例2周后自行拆除石膏,未行休息及功能锻炼,出现反复诉患踝隐痛,而一般活动及行走无异常。结论:踝关节韧带部分断裂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固定很快解除疼痛和肿胀。早期活动此固定的结果优良,并注意到大多数踝关节扭伤是不需手术修补的。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损伤;老年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43-02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日常生活中行走、跳跃活动,主要依靠踝关节伸背、跖屈运动。老年人户外活动剧烈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其踝关节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踝关韧带损伤,尤以外侧副韧带受伤多见。严重损伤可使韧带断裂,治疗不当可造成关节不稳定,容易反复扭伤,久之,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及功能障碍[1]。因此对其治疗应像骨折一样重视。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关节韧带损伤患者23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老年人关节韧带损伤患者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55~76岁,平均61.5岁。其中,运动伤18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挤压伤1例。外踝肿胀明显,皮下瘀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负重时疼痛加重,跛行步态。

1.2方法

1.2.1急性三角韧带破裂的早期修复老年人三角韧带的急性破裂,可用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开始功能锻炼。如果胫后肌腱或三角韧带撕裂的近端嵌于内踝和距骨之间,试图整复距骨的侧方移位失败者均需修补。三角韧带修复术:踝关节前内侧弧形切口,略向远侧,应认清三角韧带,该韧带由两部分组成,浅部呈扇形,深部较短而厚。浅部多在中部断裂,或在内踝处撕脱。浅部的下面呈扇形,故下部撕裂的可能性很少。切开胫后肌腱鞘,拉开肌腱,显露和修复三角韧带。它也可能在踝部尖端撕脱,或在距骨旁撕裂,或中部撕裂。深部常在距骨内侧面撕裂,这种撕裂的修复可用两根0号不吸收缝线穿过韧带,并在距骨体和距骨颈斜行钻孔,使缝线从距骨窦穿出,如无合并骨折,便在穿出可打结。若韧带在内踝完全撕裂时,可在踝部钻2~3个小孔,将撕裂的韧带末端用缝线穿过,再在穿过的小孔作缝合[2]。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膝关节屈曲30°~45°以防旋转。踝关节置于中间位,作行走石膏保持4周,再改为小腿行走石膏固定4周。以后将鞋跟内侧垫高6mm,保持4~6个月。

1.2.2远侧胫腓关节韧带破裂的早期修复当胫腓骨远侧端的韧带束破裂时,通常发生内踝骨折,或有外踝近侧的腓骨骨折,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偶然,同时伴有三角韧带的破裂。老年人单纯远侧胫腓韧带破裂,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若整复后仍有踝穴增宽,则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于腓骨远端前缘的切口长约5cm,暴露远侧胫腓下关节。将腓骨推往胫骨的腓骨槽沟中,使腓骨和距骨内侧进入正常位置,踝关节背屈3°,螺丝钉横形通过腓骨进入胫骨,离踝关节面约1~1.5cm。假如在螺丝钉固定时,足保持跖屈位,距骨的最狭部分在踝穴中,以后足背屈时,距骨的最宽阔部分必须被迫进入两踝的狭窄间隙之间。在手术中应用X线拍片控制螺丝钉的位置和距骨的整复,保iiEgE骨恢复到正好紧靠内踝。否则很可能有某些软组织如肌腱或三角韧带夹于骨折断端之间。术后应用胫骨结节到足趾的石膏筒固定。3周后移除石膏,改用行走支架4周。

1.2.3急性外侧韧带破裂的早期修复外侧副韧带断裂,单纯石膏固定,断裂的韧带可因回缩,疤痕形成,不能得到良好的愈合。固定不手术是最好的治疗。他认为踝关节功能不稳定的原因是不知道的。当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同时破裂,则须手术治疗。要避免静脉瘀滞和皮肤边缘坏死及神经损伤。经腓骨顶点作一弧形切口,长约5cm,切口的近端位于腓骨前缘1.5cm处,切口的远端位于腓骨的后方,此于腓骨顶和跟骨之间的中点。识别并保护前面的腓浅神经,尽可能保护好更多的浅静脉。切断覆盖在胫腓关节踝关节囊的腱膜组织,钝性剥离并暴露撕裂的部分。切开腓骨腱膜鞘,牵开腓骨肌腱,暴露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的前部分,然后拉紧外侧韧带。拉紧外侧韧带时,用足的内翻,稳定踝与距骨下关节,便可暴露外侧副韧带。这时便可缝合韧带的撕裂端。若韧带从骨上撕脱,韧带的撕裂可与邻近的腱联合缝合,或通过在骨上钻孔缝合。如果需要,可应用邻近的腱膜组织加强。修补关节囊和腓骨肌腱鞘,分层缝合创口。从足趾到胫骨结节应用石膏固定,踝关节维持正中位。术后允许病人坐起,每半小时小腿下垂30~60秒。当病人耐受性很好时,可应用拐杖散步。2周后更换石膏固定并拆线。4周可用受伤肢体负重。6周拆除石膏固定,逐步扩大运动操练的范围,并加强内翻和外翻的对抗性操练及背屈和跖屈的练习。

2.结果

随访3个月~1年,固定治疗,关节功能好,行走自如,其中2例2周后自行拆除石膏,未行休息及功能锻炼,出现反复诉患踝隐痛,而一般活动及行走无异常。

3.讨论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因此,对这类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最常受损伤,同时踝关节周围其他重要结构的损伤也不能忽略。

急性I度韧带撕裂,治疗可以应用外侧稳定性踝关节支具、冰块冷敷、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首先进行免负重的康复活动,如骑自行车和游泳,然后开始完全负重。要进行支具保护1个月。Ⅱ度韧带撕裂,用外侧稳定性踝关节支具保护下负重。患者可以7天后开始不负重活动(固定自行车练习),同时进行胫骨长短肌腱力量锻炼。2~3周后可以开始负重练习(慢跑)。Ⅲ度韧带撕裂,用可拆卸行走支具固定踝关节3~4周。然后开始一段时间的理疗,包括踝关节被动活动、腓骨长短肌腱力量锻炼、应用生物力学踝关节平台系统(BAPS)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单纯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与外侧韧带损伤类似。轻度损伤需要即刻制动,然后迅速恢复活动,而比较严重的损伤需要石膏管型制动3~4周。下胫腓韧带撕裂,如果是轻度损伤,用允许负重的石膏管型或支具治疗,然后密切随访判断踝穴是否出现增宽。如果骨间膜受损,表现为踝关节近端小腿的严重肿胀,治疗方法取决于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表现[3]。如果踝穴没有增宽,患者用免负重石膏管型固定6周,密切进行影像学随访。如果损伤后或随访时显示踝穴增宽,需要对下胫腓韧带手术修复,应用下胫腓螺丝钉临时固定直到韧带愈合。

如果损伤后能够得到准确诊断,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慢性疼痛的症状。距骨的软骨或骨软骨骨折可以通过关节镜、切开清创或钢针固定治疗。距下关节不稳定可以通过Brostrom法进行治疗。距骨前结节或距骨外侧结节的骨折,如果骨块较小,可以予以清除,如果骨块较大,需要进行固定。腓骨长短肌腱的断裂或脱位需要进行修复或固定。距骨和腓骨之间的瘢痕组织可以通过关节镜进行清除。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89-892.

[2]赵勇.手法配合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踝关节扭伤5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6,15(4):46.

[3]曹学伟;路嵘;许少健;刘金文.弹力绷带外翻位固定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实用医学杂志.2006.2613-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