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西林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年骨科病房属于院内感染西林(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11例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中MRSA携带情况,同时对病房的医护与工勤人员进行MRSA认知调查。结果骨科术后MRSA感染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女性、手术时间1小时以上、开放性创伤及使用三代头孢的患者。检测发现,骨科病房多处出现细菌超标,其中于患者床头柜分离出MRSA1例,移动查房车及医护工作牌各分离出MRSA1例,医护人员手鼻分离出MRSA3例。在对MRSA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上,在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均普遍偏低。结论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存在携带MRSA的情况,且医护人员对MRSA认知较低,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在院内和社会上感染传播。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6月,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不同患者标本包括脓液、伤口分泌物、尿、血液及胸腹腔积液等共273株,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30ug头孢西丁(cefoxitin)纸片扩散法,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63株为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9.5%,西林敏感株(MSSA111株),检出率为40.5%,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占21.5%,检出率最低的为小儿科占7.4%,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100%),结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为严重,而且存在多重耐药性,通过本地区临床标本分离及药敏分析情况来看,建议临床医生在患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前,应做细菌鉴定分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降低院内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耐甲氧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考拉宁治疗ICU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到2018年2月在本院ICU病房接受替考拉宁治疗的65例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有54例患者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成功,细菌的清除率为83.08%,治疗中出现了4例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5%。结论替考拉宁治疗ICU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切实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 标签: ICU 替考拉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感染皮肤烫伤样综合症新生儿1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主要为做好皮肤护理,新生儿感染管理及营养支持,本文中患儿住院7天治愈出院,皮肤光滑,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皮肤烫伤样综合症的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信、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用药对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信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2%,对照组为18.92%,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Hp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安全有效,有利于预后,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

  • 标签: 耐信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巯咪唑和丙硫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性。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经我院确诊并采取治疗的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丙硫嘧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17.75%)、红细胞减少(7.69%)、血细胞减少(30.77%)发生率均较观察组明显增加,经分析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ALP(0.00%)、ALT(2.56%)、TBIL(0.00%)、DBIL(0.00%)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巯咪唑与丙硫嘧啶相比更易引发血细胞减少,但引发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大大低于丙硫嘧啶,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应用复方那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上呼吸感染后咳嗽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复方那明治疗,比较两组咳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咳嗽评分为(2.1±0.6)分、对照组评分为(2.0±0.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评分为(0.3±0.1)分、对照组评分为(1.2±0.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甲状腺药物疏咪唑和丙硫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对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在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使用丙硫嘧啶片进行治疗;在实验组患者中,使用疏咪唑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实验组发生率(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咪唑和丙硫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均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伤,其中使用疏咪唑治疗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时间较早,而丙硫嘧啶片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与疏咪唑相比可能会较大。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疏咪唑 丙硫氧嘧啶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云南白药与阿莫西林氰咪胍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洛赛克联合氰咪胍与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云南白药与阿莫西林氰咪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采用云南白药与阿莫西林氰咪胍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云南白药 阿莫西林 甲氰咪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托溴胺联合复方那明对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噻托溴胺+阿斯美)和对照组(噻托溴胺),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及急性加重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由(225±42.5米)增加到(377±41.6米),CAT评分由(23.8±6.2)降至(13.2±3.8),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加重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78±1.62VS2.13±2.14,P=0.03)。结论将噻托嗅胺联合复方那明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改善,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具有协同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胺 阿斯美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那明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施行复方那明联合呼吸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25%,少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那明联合呼吸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赖氨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随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颗粒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赖氨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颗粒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赖氨葡锌颗粒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颗粒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胶体预充联合明预注预防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肺病科22位伴有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使用氯普胺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肌肉注射组使用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治疗。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普胺注射双侧足三里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甲氧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穴位注射 双侧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那明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与观察组(口服复方那明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2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感染后咳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采用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治疗的9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为62例,分析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62例患者中,因哌拉西林发生不良反应39例(占62.90%),因哌拉西林复方制剂发生不良反应23例(占37.1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哌拉西林全身过敏的发生率为43.59%,而哌拉西林复方制剂为34.78%,哌拉西林全身过敏的发生率显著较高,哌拉西林复方制剂血液系统损伤发生率为4.35%,而哌拉西林则不存在血液系统损伤,在神经系统损伤中哌拉西林复方制剂发生率为21.74%,而哌拉西林为17.95%,显著较少。在发热、寒颤及消化系统损伤中两者的发生率相当。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哌拉西林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药物监护,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复方制剂 不良反应 差异性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配合足三里注射氯普胺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性胃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配合足三里注射氯普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芩连汤配合足三里注射氯普胺治疗急性胃肠炎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足三里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莫西林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到2015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消化道炎症患者共50例,25例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归入研究组,25例使用雷贝拉唑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就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就不良反应率而言,研究组近似于对照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在炎症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应用效果 作用机制 药理 阿莫西林 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巯咪唑(MMI)联合丙硫嘧啶(PTU)治疗妊娠并甲状腺亢进对新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甲状腺亢进患者31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6例。A组给予小剂量MMI联合PTU治疗,B组给予小剂量MMI治疗,C组不给予治疗,观察各组新生儿预后差异。结果A、B组治疗后新生儿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均低于C组,TSH水平均高于C组,而A组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MMI联合PTU治疗妊娠并甲状腺亢进可维持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但存在导致低体重儿的缺陷,宜选择小剂量MMI治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