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厌培养和需培养在血培养中的应用,分离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200份标本采用自动培养监测系统进行需和厌培养并分离菌株。结果共检出27株细菌,阳性率为13.5%,其中需培养检测出的细菌20株,阳性检出率为10%,厌培养检测出25例,阳性检出率12.5%。细菌检出时间为2~50h,其中2~24h检出细菌22株,24~48h检出细菌6株,48h以后检出细菌2株。结论需和厌血培养用于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病等病原体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血液标本应同时做需和厌培养,以提高临床细菌的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厌氧培养 需氧培养 血培养中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汤合氯普胺针双足三里注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疏肝清胃汤+氯普胺针双足三里注射)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各5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合氯普胺针双足三里注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疏肝清胃汤 甲氧氯普胺针 足三里
  • 简介:摘要多药结核病是结核控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具有难治愈、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基本前提。现就近几年多药结核病诊疗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诊断 治疗 研究 进展
  • 简介: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挫折能力,正日益成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挫力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职校生的第一挫折源和挫折反应状况,并提出了职校生挫力的培养对策。

  • 标签: 职业学校 耐挫折能力 职校生 职校学生 培养 耐挫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环磷腺苷胺对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环磷腺苷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钠尿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功能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环磷腺苷胺治疗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环磷腺苷葡胺 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炎应用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组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理积分变化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胃炎应用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治疗,可改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胃炎 阿莫西林 果胶铋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学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使用阿莫西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60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消化道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过敏,并在服用阿莫西林1~7天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在使用阿莫西林时,医护人员需掌握该药物所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药学原理,做好防治工作,合理用药,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炎患者88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值得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克拉霉素 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6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痰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痰转阴率为66.67%,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的情况,探讨多药肺结核发现和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进行药敏试验,评价多药标准化治疗方法。结果登记的多药肺结核可疑者3705例,培养分枝杆菌3705例,其中痰培养阳性者1829例,阳性率为49.37%;阴性1835例,阴性率为49.36%;污染41例,污染率为1.1%。痰培养阳性中进行药敏试验1829例,MDR-TB者810例(44.29%),XDR者16例(0.87%),非耐药和其他耐药1003例(54.84%);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降低多药肺结核病疫情。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发现 纳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及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31例多药肺结核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范围达3个及以上肺野占61.3%,伴病灶空洞形成占64.5%,伴合并症者占77.4%,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最高;伴药物不良反应者占64.5%,其中以肝功异常比例最高。结论对有多药高危因素的肺结核患者应提高警惕,尽早行药敏监测,防止多药及广泛耐药的产生。

  • 标签: 耐多药 广泛耐药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部分拔术急诊治疗嵌型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嵌型甲沟炎患者,分为观察组(改良式部分拔术)与对照组(单纯拔术)各30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控制率100%;观察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3.33%,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改良式部分拔术急诊治疗嵌型甲沟炎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 嵌甲型甲沟炎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涂片和细菌培养,检查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为临床提供确切可靠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到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持续腹泻或间歇2-4周内复发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110份作涂片和细菌培养,取25份正常人的粪便标本作对比分析。结果110份的粪便标本涂片检查发现杆菌/球菌比例失调;细菌培养除正常标本中含有的群外,还培养出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白色念珠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其他群。大肠杆菌明显增加,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较正常减少。结论肠道菌群失调是造成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要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腹泻 菌群失调 菌源分析
  • 简介:摘要高压治疗是许多急慢性疾病的首选或辅助治疗方法。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高压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及黄斑囊样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翼状胬肉手术后巩膜溶解坏死等眼病安全有效。而对另外一些眼部疾病,也初步显示了其潜在治疗作用。但是,高压治疗也有一些全身及眼部副作用,而对于高压治疗的确切疗效以及新适应证的筛查也仍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治疗机制 眼科疾病
  • 简介:摘要阿莫西林是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内酰胺类抗生素,该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均有较好的作用,同时阿莫西林抑菌作用强,毒性较低,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对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对阿莫西林导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使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阿莫西林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洁霉素与病毒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87.14%,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在细菌清除率方面,观察组为93.42%,对照组为89.11%,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后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阿莫西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分析以及预防对策。方法现选取我县2016年1月—2018年5月30日管理多药肺结核患者共27例,探讨导致患者发生多药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对策。方法观察患者首诊情况、首次抗痨治疗状况以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结果多药肺结核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乱用治疗药物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结论多药肺结核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乱用治疗药物以及其他个人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止措施,可降低多药肺结核发生率。

  • 标签: 耐多药 肺结核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治疗,痰阴转情况,12个月观察痰阴转率100%,病灶吸收率86.66%,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结论对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抗耐药性较强,值得临床不断推广和探讨。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联合用药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