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吸氧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中辅助通气方法之一,传统多采用低流量未湿化鼻导管吸氧治疗,但是其不能准确调节氧气浓度,对于患者的通气功能作用较弱,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湿化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具有应用广泛,患者耐受性良好,护理方便,有效减少对鼻部的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其容易染菌,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并且防止感染发生。

  • 标签: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成人患者 应用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选择经鼻流量吸氧装置对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ARDS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两组在脱机拔管后分别予以常规吸氧、加温加湿流量吸氧装置供氧,对两组再插管率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再插管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3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流量吸氧装置可显著降低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脱机拔管 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 再插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水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湿化和不湿化两种给氧方式的不同。方法将本院近期收治的需要持续吸氧治疗的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湿化方法,治疗组采取不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粘膜改变以及护士工作量等方面。结果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鼻粘膜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结论4L/min以下的鼻导管吸氧不仅不需要湿化,而且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吸氧 护理 无水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功能衰竭接受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患者采取HDF相关护理效果。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120例患者,全部接受流量血液滤过治疗,给予有效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好转。结论针对肾功能衰竭接受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患者采取HDF相关护理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高流量血液滤过 HDF相关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氧疗(HFNC)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5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观察患者的氧和指数、气道湿化、病情转归的情况。结果46例过渡到鼻塞吸氧,6例气管插管,2例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经鼻流量氧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保证氧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1-4L/min)鼻导管吸氧对COPD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将呼吸科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湿式吸氧,观察组采取干式吸氧,观察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黏膜充血、患者舒适度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黏膜充血及患者舒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低流量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在COPD患者中无需常规湿化。

  • 标签: 湿式 干式 吸氧 COP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鼻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HFNC)经过10年的临床应用,已部分代替无创正压通气(NPPV)或经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并成为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HFNC在临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管弹出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2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监测吸氧管有无弹出。结果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的深度,可以减少吸氧管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弹出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管污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及3cm,9cm各8小时,氧流量1~2L/min,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气管口覆盖单层湿方纱,吸痰时方纱及吸氧管取出,连续监测吸氧管有无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结果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与3cm,9cm各8小时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可以减少吸氧管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人员处理,更换吸氧管的次数,从而降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放置深度吸氧管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外伤后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后阴茎异常勃起患者血管栓塞术前后的声像图特征,超声观察阴茎海绵体动脉、窦状隙、动脉-海绵窦瘘及侧枝血管。结果治疗前5例表现为阴茎海绵体肿大、窦状隙扩张、彩色血流信号增多,海绵体动脉呈高速低阻型血流频谱、假性动脉瘤形成。治疗后5例动静脉瘘口闭塞,1例仍存在侧枝血管。结论超声对创伤后阴茎异常勃起具有较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 阴茎异常勃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湿化氧疗HHFNO(HumidifiedHighFlowNasalOxygen)对呼吸科低氧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对30例低氧血症需要吸氧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选用传统中央吸氧装置面罩给氧,实验组选用经鼻流量湿化氧疗。记录并比较治疗24h后各组R、Pa02、Sp02、HR、痰粘稠度、气道反应、舒适度及咳痰困难情况。结果显示两组间的R、PaO2、Sp02、HR、痰粘稠度、气道反应、舒适度及咳痰困难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低氧患者选用经鼻流量湿化氧疗更有利于提高氧疗效果和舒适度,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治疗过程中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出现脱机现象患者10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传统组应用传统人工鼻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其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改善低氧血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机械通气脱机 高流量湿化氧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流量湿化氧疗。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呼吸衰竭得到纠正。结论经鼻流量湿化氧疗可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也可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造吸氧装置减轻吸氧过程中引起的不适因素,?提高吸氧病人的舒适度。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长期吸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吸氧法及常规吸氧法,并进行吸氧舒适度探索研究。结果两组病人对吸氧的舒适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舒适吸氧法可以提高病人吸氧的舒适度

  • 标签: ? 吸氧 舒适护理 研究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衰病员的吸氧状况及护理策略。方法对200例心衰病员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并作出质控评估及护理策略。结果质控满意度调查满意100例,一般50例,差33例。自觉吸氧后舒适者为9O例,患者不愿吸氧45例。结论多种原因影响吸氧效果,应有效提高舒适度及质控。

  • 标签: 心力衰竭 吸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流量性动静脉瘘患者应用经微导管局部灌注无水乙醇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肝癌流量性动静脉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56例,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且抽取的研究对象均通过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局部灌注无水乙醇,造影后观察和分析患者动静脉瘘闭塞和对非靶血管的作用情况。56例肝癌患者中共出现71支动静脉瘘血管,将无水乙醇灌注至每支血管中,每次灌注2到3ml,共灌注1到6次,总剂量控制在2~12ml左右,观察变化情况。结果抽取的56例病例的71支动静脉瘘血管的数据结果显示,非靶血管全部表现为通畅状态,而造影瘘血管全部表现为闭塞状态,然后通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碘油沉积,效果较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减退。结论针对肝癌TACE患者应用经微导管灌注无水乙醇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增强,值得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微导管 局部灌注 无水乙醇 肝癌高流量性动静脉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鼻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阻肺(COPD)碳酸血症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慢阻肺合并碳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给予经鼻流量湿化氧疗。检测两组病人的动脉血气变化(PaCO2,PaO2),比较55mmHg≤PaCO2<70mmHg和PaCO2≥70mmHg碳酸血症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PaO2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CO2≥70mmHg碳酸血症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aCO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鼻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慢阻肺碳酸血症患者,较NPPV相比,其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效果较好。

  • 标签: 慢阻肺 高碳酸血症 PaCO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CPAP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8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NC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