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举办的成效,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模式的实践成效。方法在辖区选取20名2糖尿病患者为小组活动组员,分别在活动前后填写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评估问卷》,对活动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活动组织者的评价、患者在活动中的情感关注情况、患者继续参加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意愿的统计分析。结果参加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组员对活动的满意度达到100%;有88.2%的人愿意继续参加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2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获得很好的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是2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社区全面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重度痉挛脑性瘫痪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60例痉挛脑瘫患儿均为我科门诊病历,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均为Ⅳ级、Ⅴ级。将入选病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额外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及关节量角器对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重度痉挛脑瘫患儿能降低肌张力,增加其关节活动度。

  • 标签: 脑性瘫痪 中药熏蒸 痉挛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草、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 标签: 中医 辨证分型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80例颈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根据治疗手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物理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单次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单次手法治疗10min以后直到第二天,疼痛都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第2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单次手法,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次手法 物理疗法 颈型颈椎病 疼痛 关节活动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肺癌的影像学分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分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次手法结合牵引对比物理治疗颈颈椎病在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颈颈椎病患者分成采取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的A组与实施物理治疗的B组,依据疼痛目测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压力疼痛阈值变化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种不同疗法的即刻疗效与短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min与第3天A组与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高于A组,压力疼痛阈值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疼痛目测评分与压力疼痛阈值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无论是即刻疗效还是短期疗效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治疗。

  • 标签: 单次手法结合牵引治疗 物理治疗 颈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例因口服酚酞片致重症大疱表皮剥脱松解药疹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对躯干、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者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35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皮损痊愈出院。

  • 标签: 重症大疱型表皮剥脱松解型药疹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17例,四肢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无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无梗阻的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水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毛细胞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手术病理资料以术前MRI诊断资料,分析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受试者中,肿瘤位于幕上者25.0%肿瘤位于幕下者75.0%均为良性。MRI常规扫描肿块周围水肿者2例,肿块囊实性构成比最高为70.0%(P<0.05);肿块囊性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均为DWI低信号或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壁结节不伴囊壁强化占比(70.0%)最高(P<0.05)。结论颅内毛细胞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颅内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妮、元宫、T三种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比较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选取放置吉妮、元宫、T三种节育器的妇女174例,182例,177例,对其避孕效果、带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放置节育器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后B、C两组妇女带器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而继续使用率则明显低于A组;且在不同时间段C组妇女带器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而继续使用率则明显低于B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作为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本着知情选择的原则协助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节育器。

  • 标签: 吉妮型 T型 元宫型节育器 效果比较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胚胎大脑后动脉是willis环的一种常见的变异,是指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完全或绝大部分来自同侧颈内动脉。它的存不仅使颈内动脉的供血范围增大,而且使得前后循环的软脑膜支不能吻合。胚胎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颅内动脉瘤,偏头痛及脑白质变性等许多疾病相关,本文将对其综述。

  • 标签: willis环 胚胎 大脑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院疼痛专科门诊的742例患者中,颈椎病76例,占疼痛门诊病人的10.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在颈椎病变局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神经根与椎动脉颈椎病导致的疼痛、肢体麻木和昏晕等症,收到了相当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治疗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肺结核病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应用巩固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200例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首先选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及吡嗪酰胺药物进行强化期治疗2个月,而后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每周1次利福喷丁,外加每周2次异烟肼;对照组(B组)每天应用1次利福平、异烟肼,以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痰培养、结核病灶及胸水吸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损害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实施每周1次的巩固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 标签: Ⅲ型肺结核合并Ⅳ型肺结核 巩固化疗 利福平 痰培养 肝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鉴于当前公立医院筹资活动多元化,所引发的一些筹资风险,本人认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医院筹资风险的监管及审计力度,及时规避医院财务筹资风险。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发现筹资活动风险点,积极主动地防范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公立医院健康稳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医院筹资活动 审计风险点 防范与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D飞玛Y留置针与德国贝朗直留置针在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的输液速度以及探讨各型留置针的术中管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使用Y留置针组和直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同种型号下穿刺疼痛程度,输液速度。结果两组各型留置针输液速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德国贝朗直留置针比BD飞玛Y留置针的输液速度更能满足因麻醉前诱导期以及腰麻时迅速补充全身血容量,而且术中更为方便安全的管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术中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探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患者术后活动依从率。结果食道癌术后活动依从率从品管圈前56.8%提升到品管圈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的依从性,有利于术后的医疗护理的实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食道癌 活动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胆总管探查术后42例患者T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42例患者均如期拔除引流管,患者状态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T型管引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抵抗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根据情况使用其它抗炎制剂如茶碱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应用免疫抑制如环孢霉素A、甲氨喋呤、雷公藤多甙、硫唑嘌唑等。结果21例患者中,其中有12例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治疗后有4例完全停用激素,2例明显减量,2例无效。1例病情没有缓解由于经济原因出院。结论抗炎治疗是治疗SRA的首选治疗。

  • 标签: 激素抵抗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