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医院筹资活动风险审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刍议医院筹资活动风险审计

周中秋

周中秋(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417000)

【摘要】鉴于当前公立医院筹资活动多元化,所引发的一些筹资风险,本人认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医院筹资风险的监管及审计力度,及时规避医院财务筹资风险。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发现筹资活动风险点,积极主动地防范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公立医院健康稳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医院筹资活动审计风险点防范与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51-02

当前,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开放,卫生事业单位公立医院筹资活动频繁,形式多元化,则引发的筹资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在做出经营管理决策时,应当引以高度重视,笔者从审计的视角,观其审计风险点,并就公立医院筹资活动风险刍议其防范与控制措施。

1.公立医院筹资活动审计风险点

1.1医院大搞基本建设和大规范的设备采购。

随着市经济的不断开放,同行业的竞争亦越来越激烈,自从医疗卫生改革以来,各大医院大搞基本建设筹资,不惜巨资引进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作为提高医疗水平、吸引患者的重要手段,有些医院的基建建设及医疗设备筹资额已占其固定资产总额的80%-90%,如此盲目的增加,必然导致医院在资金上的不足,举债变为无奈的必然选择,这是其一;其二、一些思想素质差的管理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从中拿回扣,从而加大了基建成本及医疗设备成本,将给医院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2医院自身的负债结构不合理

由于筹资决策不当,将会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会导致医院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而较高的筹资成本,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较高的筹资风险,常常使医院经营压力倍增。如今,我国的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允许医院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和需要取得负债,但却缺乏对医院贷款进行硬件建设的明确规划,也没有对银行提供贷款做出具体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医院筹资的限制因素少,随意性较大,自主决策空间大。如医院负债的形式常见的有:同行业或相关单位甚至本院职工借债、利用商业信用分期付款、对融资机构的直接举债、通过一定渠道或手段获取政府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

1.3有些医院个别领导谋求政绩,追逐私利。

当前我国的大型医院、公立性质占大多数,受政绩评价观的影响,一些医院的领导为凸显个人出政绩,寻找升职空间,不顾医院经营和财务风险,不问及医院的负债承受力,无序扩大借贷规模,大搞形象工程建设,不进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就做出不当的决策,造成一些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同时还加剧了医院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

1.4缺乏筹资监管力度。

一些医院在筹资活动中,一是缺乏资金筹集与监管的法律保障;二是由于监管部门监督不强,措施不力,导致人为的安全隐患,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公立医院筹资活动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1建立公立医院借贷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医院借贷的监督,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是监督的主要重点方向。公立医院对借贷项目的论证必须做到全过程“阳光行动”可引鉴现代化企业管理质量监控系统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论证模式,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同时实行院务“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增强透明度,监督的主体包括职工、银行、纪检、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构。从而,从制度上遏制了医疗卫生行业不正当的商业贿赂行为,为维护医院形象以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2.2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优惠。

考虑到医院经营目的的特殊性,为促进和深化我国的医疗改革,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国家应对医疗事业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如在基建投资上给予相应的专项经费,借用资金购建的医疗设备项目上收费标准适当放宽、给予政府补贴和提供足够的无息贷款等,增强其资金实力,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3正确选择借贷资金渠道,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当前公立医院可选择的筹资渠道较多,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同行业融通互借及信用筹资等,各种渠道的偿还要求不一样,所付出的筹资成本也不同。医院在选择筹资渠道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资本成本、发展战略等,选择最有利的筹资渠道。同时结合实际需要与经济承受能力,分析当前各借贷之后的资本结构,合理、科学地确定负债数量。一般来说负债比率在50%-60%比较合理、稳健;但考虑到资产中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大,又以原始购买价为基本计量,且变现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医院资产负债率的值在60%以上较为适当。达到85%及以上时,财务部门应发出预警信号,医院上层决策层应予以高度重视,再做出合理的借贷规模决策。

2.4加强经营负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医院应对其通过负债购进的设备加强监测和运作管理,使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以收回期初的投资支出。若进行基建功立业项目投资,首先要做好对基建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对资金的成本、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其发展前景等进行客观,分析对其效益进行严格测算,以确定正确的负债投资方向,优化配置所贷资金,获得预期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5充分利用负债时间价值,缩小投资借贷规模。

负债还本付息是有明确时间期限的,这就使得负债经营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在未到期需要偿付之前,医院可以借助该时间价值,根据债务的本利数额和偿还年限建立偿还基金,与债权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金浮游量,增加一笔借贷的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缩小资金借贷规模。

2.6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定期审计制度。

公立医院无论是作为一个法人主体还是一个投资主体,都必须有着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筹资活动风险。因此,强化风险意识,必须从高层领导开始,自上而下,在医院营造一种风险防范氛围。那么医院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要科学决策,量力而行。债务筹资利用的恰到好处就会带来良性的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但处理不当其财务风险引起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医院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所以对其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不论是现有可见的还是潜在的都必须高度重视,树立风险意识,严格控制资金支付。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财务监督与审计,落实责任追究制,增强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心,遏制投资决策失误及项目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公立医院的筹资活动走向科学运行、稳步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2010年度财务人员后续教育专题讲座》编委会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9

[2].《医院负债经营及财务风险控制》《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04期,作者:于炳江、葛春旭、田勇

[3].《医院负债经营及财务风险控制》作者:邹俐爱。2012.7

[4].《医院负债经营风险控制与管理》《财会通讯》杜国英.2009;6(58).

[5].《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5期.作者: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