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呼吸训练及固视训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5年10~11月30位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有无术前呼吸固视训练,分为第一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和固视训练;第二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术前指导,将两组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第一组15位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配合度100%,手术时间为5~10分钟;第二组15位患者中3位患者不能配合手术,手术取消或改全麻进行,4位患者手术时间在10~15分钟,8位患者位手术时间在15~20分钟。结论临床通过两组对比,呼吸训练和固视训练提高了手术配合度,间接影响手术时间。

  • 标签: 呼吸训练 固视训练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后强化运动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证实强化运动治疗是否有效,以及强化训练时间和认知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运用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患者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前一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较普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疗程的延长,认知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 标签: 强化运动训练 偏瘫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随机抽选某部(海拔2900m)集训的男性新兵180例,于训练后第3月行右膝关节MRI扫描,记录其损伤情况及例数,并分析损伤原因。结果MRI检出骨髓水肿180例(100%)、半月板损伤14例(7.8%)、韧带损伤2例(1.1%)、关节腔积液178例(98.9%)。结论高原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训练时应调整施训策略以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高原训练 磁共振成像 新兵
  • 简介:摘要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运动训练,但是安全意识及竞技经验不足,在实际运动训练中,很容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问题出现,其中主要是踝关节损伤,制约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运动训练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青少年 运动训练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例)和观察组(n=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脑卒后出现吞咽障碍采用吞咽训练和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6~2014.6期间我院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的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施行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施行吞咽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两周后两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达90%,常规组为70%,实验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结论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出现的吞咽困难,但吞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起效快,疗效更好。可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痉挛型偏瘫采取悬吊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疗法,n=40)和对照组(传统疗法+悬吊运动训练,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同时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肾穿刺患者按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放松训练,采用SAS测评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结果表明术前3d肾穿刺患者SAS得分明显高于常模(t=9.72,P<0.05),实验组术前1h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387,P<0.05)。

  • 标签: 放松训练 肾穿刺 焦虑 术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于颈腰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腰椎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简单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接受正念减压训练方式、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况显著缓解,正性情绪加强,负性情绪明显降低,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34、7.023、8.0333,P<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方式能够显著缓解躯体疼痛,降低消极情绪,提高积极情绪,提高疾病的康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正念减压训练方式 躯体疼痛 颈腰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015年收治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和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每组各有患者30例。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3.3%,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控制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及其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1d和治疗后28d,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康复训练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针对不同护理方法,分别为早期康复组(38例)和参照组(38例),对比分析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2个月后的功能残损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功能训练结合穴位推拿治疗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厌食症患儿中随机选取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提前退出,剩余80例)。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不采取处理措施)和观察组(40例,经口腔功能训练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23/40),组间差异显著。②治疗前,组间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毒作用。结论和常规治疗比较,在口腔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可以取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迅速降低症状评分,激发食欲,而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功能训练 穴位推拿 小儿厌食症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减少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方法选择2012年全年住院腹部手术病人与给予干预措施的2013年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2013年1月起入院病人只要是要进行腹部手术的即给予术前采取卫生宣教;肺功能训练;术后采取创建良好病室环境;尽早选择半卧位;指导早期活动;鼓励咳嗽排痰。结果腹部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正确的肺功能训练能有效的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肺部感染 肺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功能训练(共8周)。观察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mMRC评分及6MWT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确诊的多动症患者60例,全部患儿予以规范化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对两组患儿治疗干预前后进行综合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前组患儿总分为75.90±15.723分,干预后组患儿总分为61.80±9.496分,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的对小儿多动症患儿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减轻各种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 标签: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 小儿多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护士督导弱视训练对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儿38例,按照患儿弱视训练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护士督导下进行训练,对照组患儿在家进行训练。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儿视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个月及24个月,两组患儿视力恢复程度相当,(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督导下进行弱视训练能更好地促进患儿术后视力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儿童白内障 弱视治疗 护理督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自主排尿训练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以及最大尿流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主排尿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进行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行一般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并于护理前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和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对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MBI、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后MBI、HAMD的得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间予以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康复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