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是部队进行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构建整套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是作好心理卫生服务首要问题。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制度标准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专业人才建设体系、心理学科体系、科研创新体系构成并阐述了这五个分体系构建意义、内容以及构建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标签: 军事飞行人员 心理服务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站立训练时间、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3例确诊为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位于C4—C8,ASIA分级为A—B级,病程在4个月内以卧床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3),分别进行被动运动四肢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和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完成训练所需时间、运动评分、感觉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随站立次数增加,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各时期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实验组8.5±4.12d,对照组15.20±5.66d,P<0.05),在治疗3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均得到了提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感觉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的无差异。结论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可减少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更有利于加快颈髓损伤患者康复进程,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被动运动 电动起立床 站立训练 不良反应 颈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促进功能恢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预后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放疗前各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于治疗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结果2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的焦虑症状。

  • 标签: 放松训练 鼻咽癌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ADL、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重新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护理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升高显著,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恢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ADL 护理 脑卒中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为今后护理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对比得出治疗有效率。结果早期康复组有效率为90.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78%。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腱膜挛缩症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提出在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75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并对其进行长期的随访,对患者术后康复及患手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护士通过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给予了正确的护理措施,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皮肤坏死、皮下血肿等不良并发症,并由于早期的康复锻炼,多数患者后期功能恢复理想。结论正确的护理对掌腱膜挛缩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并通过远期随访观察证实了早期康复锻炼的必要性。

  • 标签: 掌腱膜挛缩症 护理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保证毕业生的优良素质,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护理人才,护理技能的培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校对护理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增设了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模块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护理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 标签: 护生 实践 强化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护生在进入本病区实习的第1-2天,由带教老师组织护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包括查对,操作流程,输液故障处理,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针刺伤防护5部分。结果情景模拟训练后,护生在查对,输液故障处理,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针刺伤防护方面成绩明显提高,p<0.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在提高护生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护生的安全意识、人性化服务理念、处理问题能力、职业防护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56例,随机分成2组,吞咽组26例,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温度刺激、吞咽器官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针刺吞咽组30例,进行针刺治疗和吞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采用饮水实验、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饮水实验、临床疗效均显著好转。针刺吞咽组优于吞咽组。

  • 标签: 针刺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急救模拟训练前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的水平提高的情况,来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模拟训练的意义。

  • 标签: 急救模拟训练护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了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后采取心理康复、主动功能训练和被动功能训练等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功能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5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缓和改善精神分裂症退缩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自拟生活技能强化训练项目,分组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显著进步37.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能有效改善和减缓患者的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技能 训练 精神分裂症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进行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对74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无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17例,显效的有26例,基本痊愈的有25例。其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使用这种治疗办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 标签: 醒脑开窍 针刺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实验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及ADL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对提高康复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健康教育 康复训练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积极意义,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干预的观察组及吞咽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吞咽评分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68.00%,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吞咽困难 脑卒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