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脑电图(EEG)对静脉全麻病人各期进行监测研究。方法:对19例腹部手术病人分别进行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中及停药一小时的EEG监测及描记,结果:在麻醉诱导时EEG均可呈现典型的爆发性抑制,似在额叶向全脑抑制,每次等电位持续时间的知短与麻醉深有关,结论:本组静脉复合麻醉药主要作用于在脑皮层,可使得EEG出现典型的爆发性抑制,此改变似以额叶向全脑抑制,我们试图利用等电位持续时间的长短判断麻醉的深度,而普鲁卡因复合液在麻醉中主要起到维持麻醉深度的作用。

  • 标签: 脑电图 普鲁卡因 复合麻醉 监测 静脉麻醉
  • 简介:目的:对近十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经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共215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组1,病程3天内者,采用溶栓及手术取栓46例,后者仅2例。溶栓药尿激酶直接灌注患肢,50万单位/日,平均疗程7天;同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日。组2,病程3天以上,用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169例。每日肝素钠盐水静滴12500单位,疗程21天,同时同组1以低分子右旋糖苷静滴,患肢尿激酶灌流,疗程7天。结果:组1,治疗24~48小时除2例晚期癌症并盆腔转移疗程超过8个月仍有明显胀外,其余44例肿胀逐渐消退,平均住院10天,出院时患肢深静脉造影均恢复通畅,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组2,除2例并发肺栓塞死亡外,167均有不同程度消肿,平均住院28天。出院时患肢深静脉造影,均显示下肢深静脉为完全闭塞或以闭塞为主的部分再通。出院后静脉造影检查151例中,完全闭塞为主的呈现部分再通28例,原为闭塞为主部分再通者,有16例已完全再通。但组2所有病人均伴有下肢浮肿、色素沉着、皮炎、溃疡等并发症。

  • 标签: 患肢 再通 造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程 出院时
  • 简介:选健康合格一级新西兰家兔24只,雌雄兼用,体重2.5-3.0kg,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3兔6眼,每组动物均由左耳缘静脉注射给药。给家兔静脉注射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分布的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环丙沙星在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体和玻璃体组织内峰浓度值分别为8.92±2.88、142.84±25.

  • 标签: 药代动力学 环丙沙星 组织分布 家兔静脉 药物分布 高效液相色
  • 简介:系统结构简介本系统由386微机系统,TVGA显示器,高精度24针打印机,配备先进的运放及A/D转换系统组成。导联输入采用国际流行的校正导联即“Farnk”导联系统。导联系统采用一套装制多项用途,各导联转换由键盘控制。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

  • 标签: 正交心电图 导联系统 检测系统 心向量图 12导联 ECG异常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数字化的老年视觉评估系统。方法:该系统由VC++和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设计开发完成,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2005。结果:该系统包括中央视野、色觉和实物辨别能力三大评估平台,以及系统维护和数据存储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对老年人的视觉进行较精准的评估,可以为老年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数字化 视觉评估 眼部疾病
  • 简介:左旋咪唑具有驱虫和免疫调节的作用,进行剂型改变后,作成左旋咪唑搽剂是否仍保持原有的药理作用,为此我们作了左旋咪唑搽剂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搽剂对特异性炎症反应,如肉芽肿,蛋清性炎症及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没有抗炎作用,与生理盐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中的原发性炎症没有抗炎作

  • 标签: 左旋咪唑 搽剂 巴豆油 特异性炎症 小鼠耳肿胀 免疫调节
  • 简介:本文对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发现阳性率为45.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阳性率为64.3%。因此,脑电图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脑部损害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对狼疮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电图 狼疮性脑病
  • 简介: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GLP管理思想,保证产生的研究资料全息性,真实、完整、可靠,不易消除,可追朔性和多重关联性,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药物非临床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的证据价值,也可独立进行资料的证据性校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GLP 信息系统 美FDA ICH 非临床研究 计算机信息
  • 简介:目的: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及IFN-γ刺激下,人NOX1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将NOX1基因5′-端上游序列连接到无启动子的PGL3-BASIC质粒,构建了PGL3-BASIC/NOX1报告质粒。PGL3-BASIC/NOX1质粒转染A549细胞,用TNF-α、IFN-γ刺激12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NOX1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在TNF-α和IFN-γ共同刺激下,转染报告基因的A549细胞萤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增高(约4.3倍)。分析显示NOX1基因5′端上游序列片段含有NF-KB结合位点,提示细胞因子刺激的荧光素酶表达增强可能与NF-KB位点激活相关。结论:NOX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受到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特别是上皮细胞免疫防御),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NOX1 报告基因TNF-α IFN-Γ
  • 简介:该机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协作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心肺脑复苏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该机电脑自动控制,当病人心脏骤停时,可自动进行按压抢救,并可呼救,亦可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该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抢救设备,在1991年河北省科委、卫生厅和省医药总公司组织的鉴定会上,受到一致的肯定和好评,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该机已被评为河北省科技成果,并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大会成果奖。

  • 标签: 胸外心脏按压机 监护系统 自动控制 电脑 电动 河北医科大学
  • 简介:房室传导阻滞(简称AVB)在体表心电图(简称ECG)上无法判断其精确部位,只有依赖希氏束电图才能确诊,而希氏束(简称HBE)阻滞合并束支复合系统病变报道甚少,我院自1985~1999年共做了444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386例是AVB、束支阻滞(RBBB)的病人,但希氏束阻滞只有28例(7.2%)。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希氏束电图 复合系统 心电生理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病 束支阻滞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于放射性损伤所致的小鼠血虚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60Co照射小鼠,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模型,即产生小鼠血虚证.评价SMI对于60Co所致的小鼠血虚证的治疗作用.结果:SMI对60Co照射所致小鼠血虚证症状如虚汗多、寒战、精神萎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60Co照射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有明显对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还显示,照射后四天SMI大、中剂量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骨髓造血功能比较活跃,提示SMI对放射性损伤所致小鼠血虚证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于小鼠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SMI对小鼠放射性损伤所致血虚证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60CO照射 小鼠 血液系统作用 研究 血虚证
  • 简介:目的:解决全指标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的信号采集、显示和数据储存问题。方法:选用低功耗单片机、大容量Flash芯片和LCD模块,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多导信号的采集、显示和存储。结果:研制成功可实时多导采集、显示与储存12导生理信号的电路模块和驱动程序。结论:本文提供了适用于全指标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的信号采集、显示和数据储存的方法。

  • 标签: FLASH芯片 液晶模块 单片机 多导睡眠图
  • 简介:严重体表烫伤后心脏舒缩功能显著降低,是导致烧伤休克及病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寻找有效防治心脏舒缩功能降低药物的研究对烧伤病人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本室近年观察到烧伤后动物心肌β-AR密度下调,中药有效成份三七总皂甙(PNS)能明显改善烧伤动物的心脏舒缩功能,并同时升高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结合近来(1995)KacimiR等关于β-AR信号转导系统(β-ARSTS)对心脏舒缩功能调节起重要作用的报道,本文进一步探讨了PNS对烧伤大鼠心脏β-AR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信号转导系统 Β-AR 大鼠心脏 心脏舒缩功能 膜脂流动性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大量研究表明,AF的发生和维持与AF早期钙超载及心房肌电重构的发生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rn,RAS)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对A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心房肌局部RAS的激活也是促成房颤的重要因素。本文就AF与胞内钙调控、RAS系统激活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钙超载 电重构
  • 简介:报告73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痫大发作患者的EEG和CT结果。EEG异常率为82.1%。CT异常率为32.88%。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中,EEG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CT异常率与病程关系不大,存有发病诱因的继发性癫痫CT异常率较无明显原因者显著增高。EEG为癫痫诊断的重要的电生理检查方法,且有粗略的定位意义,而CT能显示脑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有利于查找病因及病变部位。

  • 标签: 癫痫大发作 脑电图 CT